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205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0
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清洗室,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前侧壁和后侧壁对称安装有高压喷头;干燥箱,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均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传输台,依次穿过清洗室和干燥箱,传输台的台面开设有多个顶升孔,顶升孔内安装有顶升板,顶升板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竖向连接,传输台的侧栏开设有多个推送口,推送口处安装有推动板,推动板与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横向连接;多个分流台,垂直连通于传输台,分流台与顶升孔、推送口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零件自动分送至各个组装工位,提高装配效率,节约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流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装配过程中,需要将零件传输分配至各个组装台;同时,组装前需要对零件进行清洗,避免装配后缝隙内残留杂质,影响机床运作。传统的传输装置只能单线传送,一条传输线只对一个组装工位供应零件,每个组装工位都要配备传输装置,设备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分流的传输装置,零件通过传输主轨道批量输送,到达组装工作台时分流,以到达各组装工位,为组装人员配送元件。不用每个组装工位分别配置传输台,可节约设备成本及占地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可将零件自动分送至各个组装工位,提高装配效率,节约设备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清洗室,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前侧壁和后侧壁对称安装有高压喷头;干燥箱,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均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传输台,依次穿过所述清洗室和干燥箱,所述传输台的台面开设有多个顶升孔,所述顶升孔内安装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竖向连接,所述传输台的侧栏开设有多个推送口,所述推送口处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与推动气缸的活塞杆横向连接;多个分流台,垂直连通于所述传输台,所述分流台与所述顶升孔、推送口共线。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室底部设有锥形的积液槽,所述积液槽安装有连通至所述高压喷头的一对输液管,各所述输液管管路上安装有高压泵;所述积液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篮,所述过滤篮位于所述输液管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箱顶部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至所述积液槽。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台位于所述清洗室内的部分设置为传输辊,所述传输辊转动安装于所述清洗室前后侧壁。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室内安装有清洗刷。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挡板间连接提升板,所述提升板与传输气缸的活塞杆竖向连接,所述传输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干燥箱顶面。相对于现有的传输装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每个分流台处设置顶升板和推动板,将零件推入分流台,将零件分流至对应的组装工位,实现对零件的自动分配;同时,零件在推进过程中,统一进行清洗干燥,然后分流传输,工序集成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零件统一放置于传输台,传输至每个分流台时再分别传送,不用每个工位都配置传输台,节约设备成本,传输起点处统一控制上料,只需监控一条线路,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清洗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传输台,10-顶升孔,11-推送口,2-清洗室,20-传输辊,21-积液槽,23-排气管,24-清洗刷,25-高压喷头,3-干燥箱,30-挡板,31-提升板,4-推动板,5-顶升板,6-分流台,7-高压泵,8-传输气缸,91-顶升油缸,92-推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包括:清洗室2,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前侧壁和后侧壁对称安装有高压喷头25;干燥箱3,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均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30;传输台1,依次穿过清洗室2和干燥箱3,传输台1的台面开设有多个顶升孔10,顶升孔10内安装有顶升板5,顶升板5与顶升油缸91的活塞杆竖向连接,传输台1的侧栏开设有多个推送口11,推送口11处安装有推动板4,推动板4与推动气缸92的活塞杆横向连接;多个分流台6,垂直连通于传输台1,分流台6与顶升孔10、推送口11共线。具体实施过程:零件依次放置于传输台1,后面的零件推动前面的零件前进,零件进入清洗室2后,传输起点处暂停上料;零件清洗后,再继续上料推进前面零件前行,零件被推入干燥箱3,暂停上料,并关闭两个挡板30;干燥完成后,打开两个挡板30,继续上料;零件被推进至顶升孔10位置时,暂停上料,启动顶升油缸91伸长其活塞杆,然后启动推动气缸92,零件被推入分流台6,控制顶升油缸91的活塞杆缩短,推动板4复位,然后顶升板5复位;以此,完成一个周期,传输起点处上料装置周期性暂停和启动。如图1所示,每个分流台6、顶升孔10、推送口11位于同一直线,构成一条垂直于主轨道的支路,顶升板5上可安装重力传感器,以检测零件是否到达分流台6位置。每个分流台6的顶升油缸91和推动气缸92可独立控制,组装工人根据需要启动,顶升油缸91、推动气缸92联动启动,并且与进料装置开关联动,当任意一个分流台6的顶升油缸91启动时,进料装置暂停一段时间,当顶升板5复位后,进料装置自动启动。进一步地,清洗室2底部设有锥形的积液槽21,积液槽21安装有连通至高压喷头25的一对输液管22,各输液管22管路上安装有高压泵7;积液槽21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篮,过滤篮位于输液管22上方。清洗室2底部设置积液槽21收集清洗液,并通过输液管22及高压泵7输送至顶部的高压喷头25,如此循环利用清洗液;同时,积液槽21内安装过滤篮收集零件清洗过程中的渣屑,可回收利用其中的金属渣,经处理后回炉熔炼。进一步地,干燥箱3顶部安装有排气管23,排气管23连通至积液槽21。排气管23将干燥箱3内余热传导至积液槽21,可对清洗液加热,提高清洗效果。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传输台1位于清洗室2内的部分设置为传输辊20,传输辊20转动安装于清洗室2前后侧壁;清洗室2内安装有清洗刷24,清洗刷24安装于顶部,宽度与清洗室2宽度相当。传输辊20间隔设置,清洗液从间隙漏入下方的积液槽21,传输辊20外可包裹清洗绒布,零件向前推动过程中,高压喷头25向下喷淋清洗液,零件被清洗刷24和清洗绒布洗刷。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自动控制挡板30开合的方式,两个挡板30间连接提升板31,提升板31与传输气缸8的活塞杆竖向连接,传输气缸8竖直安装于干燥箱3顶面。驱动传输气缸8的活塞杆伸长,可向上顶升提升板31,带动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的挡板30同时向上打开,向前推动可将干燥箱3内的零件推出;然后,缩短传输气缸8的活塞杆,向下拉动提升板31,两个挡板30同时向下关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清洗室(2),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前侧壁和后侧壁对称安装有高压喷头(25);/n干燥箱(3),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均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30);/n传输台(1),依次穿过所述清洗室(2)和干燥箱(3),所述传输台(1)的台面开设有多个顶升孔(10),所述顶升孔(10)内安装有顶升板(5),所述顶升板(5)与顶升油缸(91)的活塞杆竖向连接,所述传输台(1)的侧栏开设有多个推送口(11),所述推送口(11)处安装有推动板(4),所述推动板(4)与推动气缸(92)的活塞杆横向连接;/n多个分流台(6),垂直连通于所述传输台(1),所述分流台(6)与所述顶升孔(10)、推送口(11)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室(2),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前侧壁和后侧壁对称安装有高压喷头(25);
干燥箱(3),左右侧壁对称开设有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传输进口和传输出口处均竖向滑动安装有挡板(30);
传输台(1),依次穿过所述清洗室(2)和干燥箱(3),所述传输台(1)的台面开设有多个顶升孔(10),所述顶升孔(10)内安装有顶升板(5),所述顶升板(5)与顶升油缸(91)的活塞杆竖向连接,所述传输台(1)的侧栏开设有多个推送口(11),所述推送口(11)处安装有推动板(4),所述推动板(4)与推动气缸(92)的活塞杆横向连接;
多个分流台(6),垂直连通于所述传输台(1),所述分流台(6)与所述顶升孔(10)、推送口(11)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分流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室(2)底部设有锥形的积液槽(21),所述积液槽(21)安装有连通至所述高压喷头(25)的一对输液管(22),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锋谢清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川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