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01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线,属于运输技术领域,所述运输线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方,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输送链组件、导向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链组件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通过主动轴连接,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送链组件和所述导向杆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延伸;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上机架与下机架,达到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零件的上机架,用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线,能有效地节省场地空间的优点;并且通过设置导向杆以及输送链组件,使工件能够沿导向杆的方向稳固地移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线
本技术涉及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运输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的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土地的利用率上更为重视,产品的生产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工序的,工序的实现多为通过设备来实现,设备的使用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现有的运输线通常都是一体式的设置,不可拆卸,而且体积较大;此外,生产多种不同的产品需要通过不同的生产线,多条生产线会占用大量的厂房土地,进而增加企业的制造成本。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线,旨在解决现有的运输线体积大、不可拆卸,不能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线,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方,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输送链组件、导向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链组件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通过主动轴连接,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送链组件和所述导向杆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延伸。所述的运输线中,每一组所述输送链组件包括第一链条、以及与第一链条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主动轴传动连接,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中的第一从动链轮通过从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第一链条的前方设有与所述上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承接座,所述第一承接座的上部设有第一轴承以及与第一轴承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与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上机架上沿工件的运输方向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并通过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设置于第一链条的传送端的下方,用于支撑第一链条。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输送链组件还包括两条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分别设置于第一链条两侧,并与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导向杆上设有第一通孔;两条分别设置于输送链组件内侧的所述限位条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上机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且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支撑座固接。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第一链条的后方设有与所述上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承接座,所述第二承接座的上部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链条的正前方和正后方。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下机架内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为中空结构,所述下料斗的上方开口大于下方开口;所述下料斗的下方设有接料盘。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下机架的底部设有两块相对的限位板,每块限位板的两端均设有凸条;所述接料盘设置于所述凸条之间。所述的运输线中,所述上机架的四周设有防护罩。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线,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上机架与下机架,达到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零件的上机架,用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线,能有效地节省场地空间的优点;并且通过设置导向杆以及输送链组件,使工件能够沿导向杆的方向稳固地移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运输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运输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所述上机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所述上机架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所述上机架又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附图中:1-上机架、2-下机架、3-输送链组件、4-导向杆、5-驱动电机、6-主动轴、7-第一链条、8-第一主动链轮、9-第一从动链轮、10-从动轴、11-第一承接座、12-第一轴承、13-第二从动链轮、14-第二主动链轮、15-第二链条、16-支撑座、17-支撑条、18-限位条、19-第一通孔、20-连接板、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支撑杆、24-第二承接座、25-第二轴承、26-位置感应器、27-下料斗、28-上方开口、29-下方开口、30-接料盘、31-限位板、32-凸条、33-把手、34-防护罩、35-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此外,本技术中,图1-2、4-5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工件的移送方向(输送链组件的运输方向)。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线,包括:上机架1、下机架2,所述上机架1设置于所述下机架2的上方,所述上机架1与所述下机架2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1上的输送链组件3、导向杆4以及驱动电机5;所述输送链组件3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4的两侧,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3通过主动轴6连接,主动轴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所述输送链组件3和所述导向杆4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延伸。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电机5为减速电机;所述导向杆4用于向上支撑并对工件进行导向,驱动电机5驱动主动轴6转动,通过主动轴6带动两组输送链组件3同步转动,进而使位于导向杆4上的工件向前移动。通过上机架1与下机架2可拆卸的设置,便于设置在上机架1以及设置在下机架2上的零件的维修与更换;亦可将上机架1拆卸后,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零件的上机架1,用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线,在有限的厂房场地内实现不同产品的生产,能有效地节省场地空间。具体的,可通过螺钉和螺母的配合连接上机架1与下机架2。请参阅图2-5,进一步的,每一组所述输送链组件3包括第一链条7、以及与第一链条7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链轮8和第一从动链轮9,所述第一主动链轮8与主动轴6传动连接,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3中的第一从动链轮9通过从动轴10传动连接。通过从动轴10的设置,提高两组输送链组件3运转的稳固性。具体的,所述第一链条7为带顶滚轮的第一链条7。请参阅图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条7的前方设有与所述上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承接座11,所述第一承接座11的上部设有第一轴承12以及与第一轴承12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13,所述主动轴6上套设有第二主动链轮14,所述第二从动链轮13与第二主动链轮14通过第二链条15传动连接。通过上述的设置,主动轴6带动第二主动链轮14转动,从而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第二从动链轮13转动,进而使与第二从动链轮13连接的第一轴承12转动,给予运输至所述第一轴承12上的工件一个朝输送方向移动的推力,使工件能顺利地通过第一链条7的运转而向前移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方,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输送链组件、导向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链组件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通过主动轴连接,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送链组件和所述导向杆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机架、下机架,所述上机架设置于所述下机架的上方,所述上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上机架上的输送链组件、导向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链组件设置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两侧,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通过主动轴连接,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送链组件和所述导向杆沿工件的运输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输送链组件包括第一链条、以及与第一链条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主动链轮与主动轴传动连接,两组所述输送链组件中的第一从动链轮通过从动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的前方设有与所述上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承接座,所述第一承接座的上部设有第一轴承以及与第一轴承传动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二主动链轮,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与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上沿工件的运输方向设置有两个或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并通过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设置于第一链条的传送端的下方,用于支撑第一链条。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峰钱涛黎镇源刘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