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1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垂尾和起落架;所述垂尾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起落架的上方;所述垂尾包括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第四翼肋、第一前梁、第二前梁、第一后梁、第二后梁、前缘条、加强板、连接板和固定座;所述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通过第一前梁、第二前梁、第一后梁、第二后梁沿垂尾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所述起落架为液压式起落架,包括外筒、内筒、前轮、后轮、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和第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结构,将垂尾结构强度足够大的主梁同时当作起落架的主梁,减小了飞行器的结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飞行器中很多采用滑跑起飞和滑跑降落的方式,这种方式对飞行器的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在滑跑降落时若操控者或者飞行控制系统对高度有一定误差时,容易造成飞行器在触地时产生较大的过载,飞行器在多次承受此过载后容易在飞行器内部结构上产生疲劳,尤其是机翼梁结构以及一些连接件上容易产生疲劳,由疲劳会引发很多飞行事故。除此之外,飞行器大过载降落对飞机产生损伤后,小型飞行器不容易察觉出飞行器内部的损伤,且在出现损伤后的维修也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因此,小型飞行器的设计过程中起落架的减震系统对于保证飞行器的安全降落有重要意义。对于小型飞行器来说,起落架在升空之后属于多余重量,且大多数小型飞行器采用前三点式不可收放起落架,因此在飞行时会带来一定的不期望的气动阻力,造成一定量的气动效率的损耗,当飞行速度增加后,此损耗会更加明显。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减少气动阻力的起落架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垂尾和起落架;所述垂尾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起落架的上方;/n所述垂尾包括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第四翼肋、第一前梁、第二前梁、第一后梁、第二后梁、前缘条、加强板、连接板和固定座;所述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沿垂尾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前梁和第一后梁为铝板,均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翼肋和第二翼肋之间,作为垂尾起落架的易损件;所述第二前梁和第二后梁为纤维管,均垂直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之间;所述第一前梁和第二前梁同轴,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同轴;所述前缘条平行于第二前梁,并与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垂尾和起落架;所述垂尾垂直固定安装于所述起落架的上方;
所述垂尾包括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第四翼肋、第一前梁、第二前梁、第一后梁、第二后梁、前缘条、加强板、连接板和固定座;所述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沿垂尾的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前梁和第一后梁为铝板,均垂直安装于所述第一翼肋和第二翼肋之间,作为垂尾起落架的易损件;所述第二前梁和第二后梁为纤维管,均垂直贯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之间;所述第一前梁和第二前梁同轴,第一后梁和第二后梁同轴;所述前缘条平行于第二前梁,并与第一翼肋、第二翼肋、第三翼肋和第四翼肋的前缘固定,用于支撑和定位;所述加强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翼肋和第三翼肋之间;所述垂尾顶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机翼前梁、机翼后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三翼肋的下表面中心处,与加强板和第三翼肋固定点的位置相对;
所述起落架为液压式起落架,包括外筒、内筒、前轮、后轮、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和第一固定板;所述外筒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和第四翼肋之间;所述垂尾通过第四翼肋固定安装于水平设置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一端下表面通过前轮支架安装有所述前轮,另一端开有通孔;所述内筒上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四翼肋上的通孔,然后同轴插入所述外筒内,其下端通过后轮支架安装有所述后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易损件的垂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洲郑黎明王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