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91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包括两根连杆,且两个所述连杆相互平行设置,每个所述连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减震裹脚,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减震裹脚之间的连杆上均套装有两个三通连接器,且每个所述三通连接器均紧邻对应的减震裹脚设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三通连接器中均相互配合插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两个末端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器上的连接口后均通过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拆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
本技术涉及起落架
,尤其涉及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小型旋翼无人机以其体积小、成本低、对起飞降落场地要求不高,携带使用方便,且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的特点,正受到军队、武警和公安特种作战部队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广泛用于执行航拍侦察、现场监视等轻量级任务。随着机载武器站技术和微小型弹药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向微型无人机加装火力打击装置实现进行火力打击已经成为了可能,如2018年中国华科尔研制的FE15消防灭火无人机系统和深圳轻准科技与湖南军工集团联合研发的QZU-01武装无人机系统,他们都通过加装火力打击系统的方式,实现了旋翼无人机的火力打击功能。现阶段的旋翼无人机起落架通常为安装在无人机底部的四个支撑杆,此种结构以大角度直接固定在无人机的底部,不能转动,重量高,拆装不方便,占用空间大,而火力打击系统大多体积较大,且需要跟随目标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现有的起落架会遮挡火力打击系统弹道,严重限制无人机的打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包括两根连杆(1101),且两个所述连杆(1101)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1101)的两端均套设有减震裹脚(110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减震裹脚(1102)之间的连杆(1101)上均套装有两个三通连接器(1103),且每个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均紧邻对应的减震裹脚(1102)设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中均相互配合插入有弯杆(1104),所述弯杆(1104)的两个末端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器(1103)上的连接口后均通过螺钉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型无人机火力打击平台用起落架,包括两根连杆(1101),且两个所述连杆(1101)相互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杆(1101)的两端均套设有减震裹脚(110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减震裹脚(1102)之间的连杆(1101)上均套装有两个三通连接器(1103),且每个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均紧邻对应的减震裹脚(1102)设置,每两个对应的所述三通连接器(1103)中均相互配合插入有弯杆(1104),所述弯杆(1104)的两个末端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器(1103)上的连接口后均通过螺钉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光周惠民文颀邓宏彬彭腾刘野刘培君顾虎涂绪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大和创防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宏海兴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