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具体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印刷辊,两个所述印刷辊外侧均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固定设于箱体内部,所述储存箱内部设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一侧固定设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延伸出储存箱顶部,所述输墨管与储存箱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输墨管一端固定设有油墨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收集机构的设计,可将未落在印刷辊上的油墨进行收集,还可以对油墨进行再次利用,避免了油墨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将印刷辊上多余的油墨刮下,避免了印刷辊上油墨过多而使得印刷品上的颜色过浓,保证了印刷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印刷机在工作时,油墨喷嘴输出油墨,会造成一部分油墨未落在印刷辊上,引起油墨的浪费,同时有时候油墨喷嘴喷出的油墨较多,会使印刷辊上的推积较多的油墨,使得印刷出来的印刷品的颜色过浓而使印刷品不合格。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通过收集机构的设计,可将未落在印刷辊上的油墨进行收集,还可以对油墨进行再次利用,避免了油墨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将印刷辊上多余的油墨刮下,避免了印刷辊上油墨过多而使得印刷品上的颜色过浓,保证了印刷品的合格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印刷机在工作时,油墨喷嘴输出油墨,会造成一部分油墨未落在印刷辊上,导致油墨的浪费,同时有时候油墨喷嘴喷出的油墨较多,会使印刷辊上的推积较多的油墨,使得印刷出来的印刷品的颜色过浓而使印刷品不合格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印刷辊,两个所述印刷辊外侧均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固定设于箱体内部,所述储存箱内部设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一侧固定设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延伸出储存箱顶部,所述输墨管与储存箱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输墨管一端固定设有油墨喷嘴,所述储存箱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收集板顶部固定设有刮板,所述刮板设于印刷辊正下方,所述储存箱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设于收集板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与输墨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顶部设有注墨口,所述注墨口内部设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延伸出储存箱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前侧设有两个活动门,两个所述活动门均与箱体通过合页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储存箱之间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收集板底部,所述连接板内部固定设有两个发热板。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发热板内侧均固定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储存箱一侧固定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另一端与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设于连接板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收集机构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将未落在印刷辊上的油墨进行收集,还可以对油墨进行再次利用,避免了油墨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将印刷辊上多余的油墨刮下,避免了印刷辊上油墨过多而使得印刷品上的颜色过浓,保证了印刷品的合格率;2、通过发热板等结构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印刷辊印刷出来的物料快速的烘干,避免了物料上的油墨未干就将物料堆放而使物料上的油墨变的模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收集板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储存箱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板的立体图。图中:1箱体、2印刷辊、3储存箱、4微型水泵、5输墨管、6油墨喷嘴、7收集板、8固定板、9刮板、10通槽、11支撑板、12橡胶塞、13活动门、14连接板、15发热板、16网板、17斜板、18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两个印刷辊2,两个所述印刷辊2外侧均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储存箱3,所述储存箱3固定设于箱体1内部,所述储存箱3内部设有微型水泵4,所述微型水泵4一侧固定设有输墨管5,所述输墨管5延伸出储存箱3顶部,所述输墨管5与储存箱3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输墨管5一端固定设有油墨喷嘴6,所述储存箱3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板7,所述收集板7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8,所述收集板7顶部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刮板9设于印刷辊2正下方,所述储存箱3一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设于收集板7顶部。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3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顶端与输墨管5固定连接,便于对输墨管5的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箱3顶部设有注墨口,所述注墨口内部设有橡胶塞12,所述橡胶塞12延伸出储存箱3顶部,便于往储存箱3内部注入油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前侧设有两个活动门13,两个所述活动门13均与箱体1通过合页连接,便于拿取物料。进一步地,所述箱体1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8,便于对物料进行印刷。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本技术连接外部电源,由于印刷辊2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然后将需要印刷的物料从进料口18放入箱体1内部,然后再由两个印刷辊2对物料进行双面印刷,在印刷辊2工作时,微型水泵4也会工作,微型水泵4工作将储存箱3内部的油墨通过输墨管5传输给油墨喷嘴6,然后油墨喷嘴6再将油墨喷到印刷辊2上,当油墨喷涂到印刷辊2外部时,喷涂到印刷辊2外部的油墨会被收集板7收集,收集板7将收集的油墨通过通槽10将油墨传送回储存箱3内部,同时在印刷辊2转动时,由于刮板9设于印刷辊2的正下方,所以刮板9可将印刷辊2上推积的油墨刮下,并将多余的油墨进行收集,避免油墨的浪费,通过收集机构的设计,可将未落在印刷辊2上的油墨进行收集,还可以对油墨进行再次利用,避免了油墨的浪费,同时还可以将印刷辊2上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两个印刷辊(2),两个所述印刷辊(2)外侧均设有收集机构;/n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储存箱(3),所述储存箱(3)固定设于箱体(1)内部,所述储存箱(3)内部设有微型水泵(4),所述微型水泵(4)一侧固定设有输墨管(5),所述输墨管(5)延伸出储存箱(3)顶部,所述输墨管(5)与储存箱(3)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输墨管(5)一端固定设有油墨喷嘴(6),所述储存箱(3)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板(7),所述收集板(7)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8),所述收集板(7)顶部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刮板(9)设于印刷辊(2)正下方,所述储存箱(3)一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设于收集板(7)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两个印刷辊(2),两个所述印刷辊(2)外侧均设有收集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储存箱(3),所述储存箱(3)固定设于箱体(1)内部,所述储存箱(3)内部设有微型水泵(4),所述微型水泵(4)一侧固定设有输墨管(5),所述输墨管(5)延伸出储存箱(3)顶部,所述输墨管(5)与储存箱(3)通过密封圈连接,所述输墨管(5)一端固定设有油墨喷嘴(6),所述储存箱(3)一侧固定设有收集板(7),所述收集板(7)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板(8),所述收集板(7)顶部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刮板(9)设于印刷辊(2)正下方,所述储存箱(3)一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设于收集板(7)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3)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顶端与输墨管(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面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3)顶部设有注墨口,所述注墨口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健,吴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吴伟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