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754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味装置领域,公开了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包括箱体,材料进口,材料出口,除味筒;滚轴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左端连通在材料进口上,右端连通在材料出口上的除味筒,除味筒的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若干组左右分布的滚轴,滚轴设置为钢板,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轨,位于前侧的导轨转动连接在除味筒的前侧壁上,除味筒的上下部均开设有风孔,位于上侧风孔的内侧设置有一层用于吸收内饰材料本体内部释放的气味中有害物质的活性炭层;箱体的内部左下角固定安装有一组热风机,热风机的上侧输出端连通有一组出风孔。本装置可对大批量的内饰材料本体进行不间断的移动式的除味操作,除味彻底,除味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味装置领域,具体是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新的汽车内部有味道主要来自于车里内饰材料本身,车内空气质量已经逐渐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汽车内饰材料散发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严重影响驾乘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对内饰材料除味成为了关键,现有的除味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565004U,公告日:2018.07.03)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加热除味装置,包括输送箱、支撑架、电源、热风机、送风腔、除味箱、离心风机、排气管、隔音板与电动轮,所述输送箱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挡门,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输送箱的底端外表面,所述挡门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锁芯,所述锁芯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把手,所述输送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辊轴与驱动轴,所述热风机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该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材料加热除味装置,设有除味箱、隔音板与电动轮,能够更加深度彻底的祛除内饰材料的异味。该装置无法针对汽车内饰材料进行不间断的除味操作,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无法控制汽车内饰材料加热的时间,以致于汽车内饰材料可能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包括箱体(10),材料进口(11),材料出口(12),除味筒(17);箱体(10)设置为矩形结构且箱体(10)的左侧壁上部开设有材料进口(11),右侧壁下部开设有材料出口(12),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左端连通在材料进口(11)上,右端连通在材料出口(12)上的除味筒(17),其特征在于,除味筒(17)的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若干组左右分布的滚轴(21),滚轴(21)由钢板制成,滚轴(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轨(23),位于前侧的导轨(23)转动连接在除味筒(17)的前侧壁上,位于后侧的导轨(23)的转动连接在固定在除味筒(17)后侧壁上的围板(24)中,围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饰材料除味装置,包括箱体(10),材料进口(11),材料出口(12),除味筒(17);箱体(10)设置为矩形结构且箱体(10)的左侧壁上部开设有材料进口(11),右侧壁下部开设有材料出口(12),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左端连通在材料进口(11)上,右端连通在材料出口(12)上的除味筒(17),其特征在于,除味筒(17)的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若干组左右分布的滚轴(21),滚轴(21)由钢板制成,滚轴(2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导轨(23),位于前侧的导轨(23)转动连接在除味筒(17)的前侧壁上,位于后侧的导轨(23)的转动连接在固定在除味筒(17)后侧壁上的围板(24)中,围板(24)的内顶部设置有一组电源箱,滚轴(21)的内部设置有一圈加热电阻丝(27),位于围板(24)内部的加热电阻丝(27)的一侧通过导线(26)电性连接到电源(25),除味筒(17)的上下部均开设有风孔(18),位于上侧风孔(18)的内侧设置有一层用于吸收内饰材料本体(20)内部释放的气味中有害物质的活性炭层(19);箱体(10)的内部左下角固定安装有一组热风机(13),热风机(13)的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生黄立幸陈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