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271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包括机架、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第二电晕辊和挡边罩,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第二电晕辊和挡边罩均安装在机架上,第一电极辊和第二电极辊分别位于机架的两侧,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安装在机架的中部,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外部设置挡边罩,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交错设置,挡边罩呈Z字形,其中部与机架通过转轴相连接,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分别位于挡边罩的两侧,机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转轴位于弧形槽的内部,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侧壁上,其输出端与转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塑料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
本技术涉及电晕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
技术介绍
电晕机是一种利用电晕处理,提高硅橡胶、塑胶和其他材料的表面的附着性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在放电极与电晕处理辊(一般为耐高温、耐臭氧、高绝缘的硅橡辊或者是陶瓷辊)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0V),当电压超过1-2mm的空气间隙的电力电阻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于是使空气电离并形成大量臭氧。臭氧是一种强化剂,使塑料表层分子氧化,产生羰基化合物、过氧化合物等,同时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等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而冲击薄膜表面,使其链状分子断裂,产生自由基与空气电晕产物发生氧化交链反应,使薄膜表面受到离子气体的强烈冲击而粗化,使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终改善了表面的印刷、涂胶及复合的牢度。公告号为CN20704473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晕机,包括机架、电晕机头和送料辊;电晕机头和送料辊安装在机架上;电晕机头包括表面电晕机头和底面电晕机头;送料辊包括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表面电晕机头设置在第一送料辊的上方;底面电晕机头设置在第二送料辊的下方;送料辊上设有辊套;送料辊通过辊轴与机架活动连接;辊轴的两端设有缓冲部件;该电晕机设置缓冲部件,对送料辊进行缓冲,使得物料匀速经过电晕机头,能够均匀地进行电晕处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包装膜厚度不一致,仅通过调节送料辊调节安装高度,使用不便,容易造成塑料膜在送料辊处发生褶皱,导致塑料膜表面电晕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电晕机,具有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塑料膜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包括机架、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第二电晕辊和挡边罩,所述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第二电晕辊和挡边罩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电极辊和第二电极辊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外部设置所述挡边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交错设置,所述挡边罩呈Z字形,其中部与机架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分别位于所述挡边罩的两侧,所述机架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壁上,其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极辊和第二电极辊对经过电晕机表面的塑料膜的表面产生高频、高压电流,并在周围空气中产生臭氧,位于挡边罩内部的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对塑料膜的两面进行电晕处理,提高塑料表面张力,呈Z字形的挡边罩能够将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包括在内,挡边罩中部转轴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沿着弧形槽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将塑料膜安装在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气缸与所述转轴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转盘,所述连接转盘的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转盘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相铰接,所述铰接点位于所述连接转盘远离转轴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转盘提高伸缩气缸和转轴之间连接稳定性,并且将伸缩气缸的直线运动转为转轴的弧形运动,从而便于调节挡边罩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两端设置若干个相对设置U形槽,所述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两端均安装在所述U形槽的内部,所述U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夹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槽便于将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或第二电晕辊安装在机架的内部,通过夹紧组件便于第一电机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或第二电晕辊与机架进行装卸。进一步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手柄、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所述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所述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均位于所述U形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夹紧支架与第二夹紧支架的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的铰接点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机架与所述调节手柄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手柄转动对调节螺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与调节螺杆固定连接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之间的夹角从而发生变化,实现调节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或第二电晕辊与机架之间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外部还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U形槽的底部相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之间的底部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能够有效地提高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的连接稳定性,便于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在U形槽内移动。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的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便于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在U形槽内部移动,提高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移动方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支架与第二夹紧支架的内部还设有防滑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片提高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与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或第二电晕辊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或第二电晕辊在工作过程中从U形槽内滑出。进一步的,所述挡边罩的两侧均开设有臭氧排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氧排出口能够对设备产生的臭氧及时排出,保持其内部的臭氧浓度,避免设备内部的臭氧浓度过高,影响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了通过转轴和伸缩气缸与机架相连接的挡边罩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产生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塑料膜的效果;2.采用了具有夹紧组件的机架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便于装卸第一电极辊、第二电极辊、第一电晕辊和第二电晕辊的效果;3.采用了在U形槽的内部设置导向槽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产生提高第一夹紧支架和第二夹紧支架之间移动的准确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架;11、转轴;12、弧形槽;13、伸缩气缸;14、连接转盘;15、U形槽;2、第一电极辊;3、第一电晕辊;4、第二电晕辊;5、第二电极辊;6、挡边罩;61、臭氧排出口;62、进出口;63、侧板;7、夹紧组件;71、调节螺杆;72、调节手柄;73、第一夹紧支架;74、第二夹紧支架;75、缓冲弹簧;76、防滑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晕机,包括机架1、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第二电晕辊4和挡边罩6,机架1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一电极辊2、第一电晕辊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包括机架(1)、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第二电晕辊(4)和挡边罩(6),所述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第二电晕辊(4)和挡边罩(6)均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电极辊(2)和第二电极辊(5)分别位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的外部设置所述挡边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交错设置,所述挡边罩(6)呈Z字形,其中部与机架(1)通过转轴(1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分别位于所述挡边罩(6)的两侧,所述机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转轴(11)位于所述弧形槽(12)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气缸(13),所述伸缩气缸(1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侧壁上,其输出端与所述转轴(1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包括机架(1)、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第二电晕辊(4)和挡边罩(6),所述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第二电晕辊(4)和挡边罩(6)均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电极辊(2)和第二电极辊(5)分别位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的外部设置所述挡边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交错设置,所述挡边罩(6)呈Z字形,其中部与机架(1)通过转轴(11)相连接,所述第一电晕辊(3)和第二电晕辊(4)分别位于所述挡边罩(6)的两侧,所述机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弧形槽(12),所述转轴(11)位于所述弧形槽(12)的内部,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气缸(13),所述伸缩气缸(1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侧壁上,其输出端与所述转轴(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缸(13)与所述转轴(11)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转盘(14),所述连接转盘(14)的与所述转轴(11)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转盘(14)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伸缩气缸(13)的输出轴相铰接,铰接点位于所述连接转盘(14)远离转轴(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端设置若干个相对设置U形槽(15),所述第一电极辊(2)、第二电极辊(5)、第一电晕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奥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