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73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由顶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组成,顶板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且顶板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加强筋,两个顶板之间还形成一用于安装机械手的安装区域,第二支撑柱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柱的底端,基板水平固定在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且顶板与基板为垂直分布设置,基板与第二支撑柱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加强筋;优点是安装方便、占地较少且整体较为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涉及到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于机电、汽车、交通运输、建材、包装、农业、及人们日常生活各个领域,而其中,机械手能够代替人工从注塑机中取件,降低了安全隐患,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已经作为注塑机不可缺少的其中一部分。目前大部分的机械手都是通过底座和转接座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从注塑机中取出产品后然后放置在传送带或工作台上,再由工人将产品取走并应用到下一个生产环节,但是受注塑机内的空间限制,导致机械手的运动范围有限,因而无法代替工人进行更多的操作工序,仅仅只有取料的作用,因此让机械手从注塑机上脱离,使其能够安装在平整的地面上,不仅能让机械手取出注塑机的产品,还能让机械手进行搬运和组装零部件的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其中的技术关键则是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支撑结构来代替原先注塑机的底座和转接座,使其能可靠与机械手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安装方便、占地较少且整体较为牢靠。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支撑单元,每个所述的支撑单元由顶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组成,所述的顶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的顶板之间还形成一用于安装机械手的安装区域,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底端,所述的基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基板为垂直分布设置,所述的基板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铁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铁板,所述的第一铁板和所述的第二铁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丝固定。该结构中,第一铁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柱的底部,第二铁板也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柱的顶部,这样固定更为牢靠,第一铁板和第二铁板的厚度在20~22mm之间,它们依靠四个矩形分布的第一螺丝进行固定,这样便于拆装,而第一螺丝采用规格为M20*55的内六角螺钉。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柱均为方钢管结构。其好处在于在减轻整体重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整体的强度,其中,第一支撑柱采用规格为250*250*9的方钢管结构,第二支撑柱则采用180*180*6的方钢管结构。所述的基板的左右两端各开设有四个供化学膨胀锚栓穿过的圆孔。该结构中,圆孔的设置供化学膨胀锚栓穿插,圆孔的直径为21mm,在进行安装时,首先在地面开设多个与圆孔相对应的M20的螺纹孔,然后再安装化学膨胀锚栓,这样整个基板便能牢靠与地面进行接触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上部开设有第一吊孔,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吊孔。该结构中,第一吊孔的直径为70mm,第二吊孔的直径为60mm,这样便于进行吊装。所述的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60°。第一加强筋、第一支撑柱和顶板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结构,使顶板能够更加牢靠与第二支撑柱连接固定,此外在此角度范围内,第一加强筋能够更好的支撑顶板,使顶板承受更大的压力。所述的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的基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70°。在此角度范围内,第二加强筋能够更加稳定与第二支撑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机械手的调整固定机构。该结构中,调整固定机构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固定机械手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调平机械手,使其工作更牢靠。所述的调整固定机构包括八个紧固单元,八个所述的紧固单元由组合螺丝和螺母组成,所述的顶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的组合螺丝对应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孔内,且所述的组合螺丝的一端穿出所述的安装孔,所述的螺母螺接在所述的组合螺丝上,且紧贴所述的顶板的底部。该结构中,采用了八个紧固单元,使得机械手的安装更为稳定,组合螺丝螺接在安装孔中,其一端伸出安装孔的范围能够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机械手进行调平,而螺母螺接在组合螺丝上,在组合螺丝调整完毕后,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两个支撑单元的设置,用来安装机械手设备,安装完毕后,两个支撑单元之间具有一个过道,该过道位于机械手的下方,在过道内可以安装传送带、注塑设备等,这样有效利用了空间,且机械手的操作范围大大增强,便于处理更多的工序;支撑单元由顶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组成,采用模块化的形式,便于后续拆装和运输;第一加强筋的设置起到连接顶板和第一支撑柱的作用,使得顶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一加强筋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结构,顶板能够承受更多的压力,不易变形;第二加强筋起到连接第二支撑柱和基板的作用,使整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本技术安装方便、占地较少且整体较为牢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机械手配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撑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单元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包括两个间隔且对称分布的支撑单元1,每个支撑单元1由顶板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5组成,顶板2水平固定在第一支撑柱3的顶部,且顶板2与第一支撑柱3之间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加强筋6,两个顶板2之间还形成一用于安装机械手的安装区域,第二支撑柱4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柱3的底端,基板5水平固定在第二支撑柱4的底端,且顶板2与基板5为垂直分布设置,基板5与第二支撑柱4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加强筋7。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铁板31,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铁板41,第一铁板31和第二铁板41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丝8固定。该结构中,第一铁板3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柱3的底部,第二铁板41也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柱4的顶部,这样固定更为牢靠,第一铁板31和第二铁板41的厚度在20~22mm之间,它们依靠四个矩形分布的第一螺丝8进行固定,这样便于拆装,而第一螺丝8采用规格为M20*55的内六角螺钉。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均为方钢管结构。其好处在于在减轻整体重量的情况下不影响整体的强度,其中,第一支撑柱3采用规格为250*250*9的方钢管结构,第二支撑柱4则采用180*180*6的方钢管结构。实施例三:如图所示,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基板5的左右两端各开设有四个供化学膨胀锚栓穿过的圆孔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支撑单元,每个所述的支撑单元由顶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组成,所述的顶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的顶板之间还形成一用于安装机械手的安装区域,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底端,所述的基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基板为垂直分布设置,所述的基板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支撑单元,每个所述的支撑单元由顶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用于与地面固定的基板组成,所述的顶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顶部,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的顶板之间还形成一用于安装机械手的安装区域,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竖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底端,所述的基板水平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且所述的顶板与所述的基板为垂直分布设置,所述的基板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连接有倾斜分布的第二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铁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二铁板,所述的第一铁板和所述的第二铁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螺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的第二支撑柱均为方钢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手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洁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迈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