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55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它由井式结构体和其内下端带套环的主钢丝绳悬挂的吊架和吊架下方的方便安装、拆卸海流计的夹持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井式结构体由一根穿过并焊接在浮标上的钢管及其下端的大圆锥筒与钢管上端的孔盖组成,吊架是由一个其下端固定在金属盘上的爪状体,其上端则经由一只卸扣固定在套环上,固定在金属盘下方的夹持装置是一个开合的圆筒形卡子。吊架的中间部位焊接一个与大圆锥筒配合的小圆锥筒。为防止海流计脱落丢失,在钢管侧再配置一细钢管及其内的钢丝绳连接在金属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已有海洋浮标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从而实现长期定点无人职守进行海流监测,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监测技术中的固定装置,具体说是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海流计是一种可以准确探测所测海域海流的一种海洋监测设备。为了准确了解某一海域的海流全年变化规律,一般需要长期收集该海域的海流数据。已有的办法一般是海流计随海洋调查船测量。该方法存在不少缺点。首先,探测地点受海洋调查船任务的限制,调查船可能经常活动,带来海流计探测数据不准确;其次,海洋调查船受海洋环境、补给等条件限制不可能长期呆在海上,并且长期呆在海上各种费用很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型海洋浮标上不能安装海流计的难题,为此专门设计一种固定装置,将海流计固定在浮标上。本技术充分考虑海流计的工作环境,即海流计下方不得有影响其测量准确性的阻挡物。为此专门在浮标上设置了一个井式结构体并配合该结构设计了一个海流计安装吊架,以便将海流计安装固定在浮标的下方。因此本技术是由井式结构体与其内下端带套环的主钢丝绳悬挂的吊架和吊架下方的夹持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井式结构体由一根穿过并焊接在浮标上的方便安装、拆卸海流计的钢管及其下端的大圆锥筒组成,吊架是由一个其下端固定在金属盘上的爪状体,其上端则经由一只卸扣固定在套环上,固定在金属盘下方的夹持装置是一个可开合的圆筒形卡子,以该夹持装置方便固定海流计。吊架的中间部位焊接了一个与大圆锥筒配合的小圆锥筒。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下海流计脱落丢失,进一步如同井式结构体的钢管,在钢管侧可配置一细钢管及其内的钢丝绳,该钢丝绳下端经套环、卸扣连接在金属盘上,上端固定与主钢丝绳的固定方法一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在浮标上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下端固定海流计)图2本技术在浮标上的井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固定海流计的吊架结构和夹持装置示意图。图5本技术固定海流计的吊架结构和夹持装置侧视图。图6A-A剖面图。图7B-B剖面图。其中1、浮标(外围剖面)2、钢管3、大圆锥筒4、细钢管5、孔盖6、小孔盖7、吊架8、小圆锥筒9、夹持装置10、海流计11、卸扣12、套环13、主钢丝绳14、钢丝绳15、绳夹16、金属盘17、井式结构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由井式结构体17和其内下端带套环12的主钢丝绳13悬挂的吊架7和吊架7下方的夹持装置9三部分组成,所述井式结构体17由一根穿过并焊接在浮标1上的钢管2及其下端的大圆锥筒3组成;吊架7是由一个其下端固定在金属盘16上的爪状体,其上端则经由一只卸扣11固定在套环12上,固定在金属盘16下方的夹持装置9是一个开合的圆筒形卡子,以该夹持装置9方便固定海流计。吊架7的中间部位焊接了一个与大圆锥筒3配合的小圆锥筒8。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下海流计脱落丢失,进一步如同井式结构体17的钢管2,在钢管2侧可配置一细钢管4及其内的钢丝绳14,该钢丝绳14下端经套环12、卸扣11连接在金属盘16上。如图1、图2,在浮标1上适当位置设置一个井式结构体17。该井式结构体17由穿过并焊接在浮标1上的钢管2及焊接在钢管2下端的大圆锥筒3组成。在钢管2、细钢管4上面各配一个中间带孔(孔的大小比要使用的钢丝绳稍大)的孔盖5和小孔盖6。如图4,为方便固定、装卸海流计10,制作一个吊架7。在吊架7的中间部位焊接一个与大圆锥筒3配合的小圆锥筒8,用来固定吊架7;吊架7的下端设计有可拆卸海流计的夹持装置9,用来装卸海流计10。使用夹持装置9通过多个螺栓卡紧海流计10,然后用螺栓将夹持装置9连接在吊架7上。适当长度的主钢丝绳13的一端插扣连接套环12后,用卸扣11将套环12与吊架7上端的吊环连接。将主钢丝绳13的另一端从浮标1下面穿过井式结构体17的钢管2及钢管2上面的孔盖5,当吊架7上的小圆锥筒8与浮标1上的大圆锥筒3配合好后拉紧主钢丝绳13,然后在浮标1上面用绳夹15在紧靠孔盖5中间孔的地方卡紧主钢丝绳13,即固定好海流计10。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下因主钢丝绳13断开而丢失海流计10,还专门设置了钢丝绳14拉住海流计10作为保险,也凭借钢丝绳14下端卸插扣连接套环12后,用卸扣11将套环12连接到吊架7上的金属盘16边缘的一个连接孔上(见附图6),钢丝绳14的另一端从浮标1下面穿过细钢管4及细钢管4上面的小孔盖6,拉紧钢丝绳14,用绳夹15在紧靠小孔盖6中间孔的地方卡紧钢丝绳14。还可以在主钢丝绳13、钢丝绳14固定好后,再用几个绳夹15将交叉拉紧的主钢丝绳13、钢丝绳14卡在一起(见附图1),可增加钢丝绳固定的可靠性。本技术为现有大型浮标增添的海流计的固定装置,使海流计能安装在浮标上进行海流监测,可充分利用已有海洋浮标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海流计固定可靠,并且海流计的数据可借助已有浮标通信系统传输到岸站,从而实现长期定点无人职守进行海流监测,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整体上提升我国的海洋监测技术有重要贡献。权利要求1.一种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有井式结构体(17)与其内下端带套环(12)的主钢丝绳(13)悬挂的吊架(7)和吊架(7)下方的方便安装、拆卸海流计的夹持装置(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井式结构体(17)由一根穿过并焊接在浮标(1)上的钢管(2)及其下端的大圆锥筒(3)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吊架(7)是由一个其下端固定在金属盘(16)上的爪状体,其上端则经由一只卸扣(11)固定在套环(12)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吊架(7)下方的夹持装置(9)是一个可开合的圆筒形卡子。5.如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吊架(7)的中间部位焊接了一个与大圆锥筒(3)配合的小圆锥筒(8)。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在钢管(2)侧可配置一细钢管(4)及其内的钢丝绳(14),该钢丝绳(14)下端经套环(12)卸扣(11)连接在金属盘(16)上。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钢管(2)和细钢管(4)上面各配一个中间带孔的孔盖(5)和小孔盖(6)。专利摘要一种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它由井式结构体和其内下端带套环的主钢丝绳悬挂的吊架和吊架下方的方便安装、拆卸海流计的夹持装置三部分组成,所述井式结构体由一根穿过并焊接在浮标上的钢管及其下端的大圆锥筒与钢管上端的孔盖组成,吊架是由一个其下端固定在金属盘上的爪状体,其上端则经由一只卸扣固定在套环上,固定在金属盘下方的夹持装置是一个开合的圆筒形卡子。吊架的中间部位焊接一个与大圆锥筒配合的小圆锥筒。为防止海流计脱落丢失,在钢管侧再配置一细钢管及其内的钢丝绳连接在金属盘上,本技术可充分利用已有海洋浮标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从而实现长期定点无人职守进行海流监测,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文档编号G01D21/02GK2747544SQ20042005219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范秀涛, 李民 申请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流计在浮标上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它有井式结构体(17)与其内下端带套环(12)的主钢丝绳(13)悬挂的吊架(7)和吊架(7)下方的方便安装、拆卸海流计的夹持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秀涛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