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357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包括工字型底轨、设置于底轨上的嵌入型滚轮及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有滑动基座及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通过位于基座端面的轴承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轴承外侧还设转动环;滑动基座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螺纹相契合的滑动螺纹;所述基座及滑动基座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动件;在所属滑动基座上设有可伸缩支架;所述滑动基座上表面还设有第二螺纹杆;还包括铲平叶轮,铲平叶轮通过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契合的内螺纹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需材料均为施工场地常见材料,节约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墙面抛光效果优异,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墙面作为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面子工程”,对于墙面的平整度及光滑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在隧道工程中,在当前的隧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施工环节却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尤其是在初衬混凝土施工中,会对其表面的平整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施工人员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而影响初衬混凝土平整度的因素除了初衬混凝土施工方面的原因外,墙体本身的平整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当前一般是选用人工施工的方式进行墙体的初步找平,费时费力,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机械化找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包括工字型底轨、设置于工字型底轨上的嵌入型滚轮及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有滑动基座,所述基座及滑动基座之间沿垂直于底轨行进方向设有第一螺纹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底轨(1)、设置于工字型底轨上的嵌入型滚轮(11)及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与所述滚轮(11)固定连接的基座(2);所述基座(2)上方设有滑动基座(3),所述基座(2)及滑动基座(3)之间沿垂直于底轨(1)行进方向设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通过位于基座(2)端面的轴承(31)与所述基座(2)连接,所述轴承(31)外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固定连接的转动环(41);所述滑动基座(3)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契合的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上的螺纹相契合的滑动螺纹;所述基座(2)及滑动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底轨(1)、设置于工字型底轨上的嵌入型滚轮(11)及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与所述滚轮(11)固定连接的基座(2);所述基座(2)上方设有滑动基座(3),所述基座(2)及滑动基座(3)之间沿垂直于底轨(1)行进方向设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通过位于基座(2)端面的轴承(31)与所述基座(2)连接,所述轴承(31)外侧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固定连接的转动环(41);所述滑动基座(3)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契合的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上的螺纹相契合的滑动螺纹;所述基座(2)及滑动基座(3)在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动件;在所属滑动基座(3)的上表面设有可伸缩的竖直支架(5);所述滑动基座(3)上表面还设有竖直设立的穿过所述支架(5)顶面的第二螺纹杆(33);还包括铲平叶轮(34),所述铲平叶轮(34)通过与所述第二螺纹杆(33)契合的内螺纹环(3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3)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铲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5)顶部的输出电机(51),所述输出电机(51)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5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螺纹环(35)上方的外齿套杆(53),所述外齿套杆(53)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杆(33)外部且与所述主动齿(52)咬合,通过转动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架(5)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亮梁涛袁幸朝唐晖刘丽李二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