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结构、插座结构以及接电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头结构、插座结构以及接电组件。
技术介绍
现在的插座结构普遍为扁平的金属片结构,限制了插头的安装方向,在一些场合下会影响其他插口的安装使用。由于接线头固定不能移动,在某些场合下,如电源适配器的结构较大时,在接入插座时会和其他电器电源接头干涉,从而影响其他接头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结构、插座结构以及接电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头结构的位置不能变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头结构,其包括:插头主体;至少两个接电柱,各个接电柱均设置在插头主体上,各个接电柱的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插头主体为柱状结构,插头主体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插座结构上,插头主体的中心线与预定轴线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接电柱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为圆柱面,接电柱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球冠状。进一步地,接电柱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以使接电柱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头主体(110);/n至少两个接电柱(120),各个所述接电柱(120)均设置在所述插头主体(110)上,各个所述接电柱(120)的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n其中,所述插头主体(110)为柱状结构,所述插头主体(110)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插座结构上,所述插头主体(11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主体(110);
至少两个接电柱(120),各个所述接电柱(120)均设置在所述插头主体(110)上,各个所述接电柱(120)的至少部分由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插头主体(110)为柱状结构,所述插头主体(110)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插座结构上,所述插头主体(11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柱(120)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为圆柱面,所述接电柱(120)的自由端的端面为球冠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柱(120)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凹槽(121),以使所述接电柱(120)通过所述卡接凹槽(121)与所述插座结构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电柱(120)中的至少一个接电柱(12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平行设置;和/或
所述至少两个接电柱(1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电柱(12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柱(120)为两个,一个所述接电柱(12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平行,另一个所述接电柱(120)的中心线与所述预定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110)为圆柱状,各个所述接电柱(120)的中心线均与所述插头主体(110)的中心线平行设置。
7.一种插座结构,与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头结构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结构包括:
插座主体(210),所述插座主体(210)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孔(211)和第二插接孔(212);
第一接电部件(220),所述第一接电部件(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接孔(211),所述第一接电部件(220)由导电材料制成;
第二接电部件(230),所述第二接电部件(230)设置在所述第二插接孔(212),所述第二接电部件(230)由导电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第二插接孔(212)为环绕所述第一插接孔(211)设置的环形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斌,高超,唐杰,陈道远,赵毓斌,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