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母连接器以及母端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754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母连接器以及母端子的制造方法,其中电连接器母端子包括: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公端子连接部用于夹接公端子,电缆连接部用于与电缆导体连接,其中,电缆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所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一刀口,第二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二刀口,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对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端子能够明显提高母端子连接电缆导体的可靠性,占用空间小,结构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母连接器以及母端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母连接器以及母端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一种机电设备,用于连接电导体并创建电路。其允许可拆卸的连接以传输电力和电信号。信号或电功率通过金属导体传输,而塑料外壳用于连接器以将金属导体彼此隔离。塑料外壳还用于对准导体并确保导体牢固地锁定到母外壳。电连接器用于不同电子产品之间的电性连接,以进行电子产品之间的信号传输。电连接器分为母连接器和公连接器,母连接器与公连接器的配合,可用于通过电缆连接将信号电路板(PCB)连接到另一个电路板(PCB)。连接器系统的一端(公连接器)将焊接到PCB,而连接器系统的另一端(母连接器)将端子端接到电缆上。连接器中有导体,其中母连接器中的导体称为母端子,公连接器中的导体称为公端子或公针。公针通常具有可与母端子接插的笔直长度。母端子中一端具有用于接插并保持与公针连接的部位,另一端的端子将可以连接到电缆导体。连接到电缆导体的端接有不同方法,例如可采用绝缘位移或夹接的端接方法。目前的电连接器应用在汽车领域中时,由于汽车经常存在颠簸的情况,可能会影响电连接器与电缆导体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包括: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公端子连接部用于夹接公端子,电缆连接部用于与电缆导体连接,其中,电缆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所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一刀口,第二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二刀口,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对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母端子连接电缆导体的可靠性,占用空间小,结构简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具有导入开口和狭缝,导入开口的宽度沿电缆导体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导入电缆导体,导入开口由两个相对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呈斜面的导入面构成,两个导入面沿导入开口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狭缝自导入开口沿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电缆导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导入面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夹角小于55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狭缝由相对的内壁面构成,内壁面与导入面的底端的交界处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割破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的顶端处均具有两个顶面,两个顶面分别与导入面相交形成朝向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锐角,顶面与导入面的顶端的交界处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刺破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具有沿第一方向相背的两个侧面,导入面、内壁面以及顶面与侧面的相交处设有倒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公端子连接部包括弹性双臂和夹持双梁,夹持双梁固定于弹性双臂的自由端,用于夹持公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弹性双臂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夹持双梁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第二方向垂直于公端子插入方向,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形成弧形双梁,弧形双梁组成喇叭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公端子连接部为由整块板材经切削或冲压形成,通过切削或冲压形成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具有由切削或冲压形成的夹缝;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自由端延伸有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分别沿各自的翻折线朝向弹性双臂11的所在面翻折90度,再通过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分别背向弹性双臂弯折,形成弧形双梁,第一翻折体的翻折线和第二翻折体的翻折线相对于公端子插入方向为斜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公端子连接部还设有卡接部,用于与母连接器卡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由整块板材形成,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根部由第一中间板连接,电缆连接部通过将第二绝缘位移刀片朝向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弯折180度形成,弯折处在第一中间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由整块板材料通过切削或冲压以及折弯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之间由第二中间板连接,通过将第二中间板沿第二翻折线弯折90度使得公端子连接部所在面与电缆连接部所在面垂直,第二翻折线沿母端子的延伸方向上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整块板材中形成公端子连接部和第二中间板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形成电缆连接部的部分的厚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母连接器,包含上述电连接器用母端子。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上述的母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型加工:将整块板材切削或冲压形成连成一体的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公端子连接部用于夹接公端子,电缆连接部用于与电缆导体连接,其中,在板材上切削或冲压形成的电缆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根部由第一中间板连接,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一刀口,第二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二刀口;立体弯折:将第二绝缘位移刀片朝向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弯折180度,弯折处在第一中间板,使得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所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对齐;形成母端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通过选取板材经过切削、弯折即可形成体成型的母端子,其制造方法简便高效,获得的母端子结构简易,不占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刀口和第二刀口均具有导入开口和狭缝,导入开口的宽度沿电缆导体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导入电缆导体,导入开口由两个相对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呈斜面的导入面构成,两个导入面位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两侧,狭缝自导入开口沿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电缆导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的制造方法,导入面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夹角小于55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的制造方法,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所述公端子连接部用于夹接公端子,所述电缆连接部用于与电缆导体连接,其中,/n所述电缆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所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一刀口,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和所述第二刀口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子连接部和电缆连接部,所述公端子连接部用于夹接公端子,所述电缆连接部用于与电缆导体连接,其中,
所述电缆连接部至少包括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第二绝缘位移刀片,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所在面分别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一刀口,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包括供电缆导体嵌入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和所述第二刀口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口和所述第二刀口均具有导入开口和狭缝,所述导入开口的宽度沿电缆导体插入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导入所述电缆导体,所述导入开口由两个相对于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呈斜面的导入面构成,两个所述导入面沿所述导入开口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狭缝自所述导入开口沿所述电缆导体插入方向延伸,用于容纳电缆导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面与所述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夹角小于55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由相对的内壁面构成,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导入面的底端的交界处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割破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口和所述第二刀口的顶端处均具有两个顶面,两个所述顶面分别与所述导入面相交形成朝向所述电缆导体插入方向的锐角,所述顶面与所述导入面的顶端的交界处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刺破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口和所述第二刀口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背的两个侧面,所述导入面、所述内壁面以及所述顶面与所述侧面的相交处设有倒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连接部包括弹性双臂和夹持双梁,所述夹持双梁固定于所述弹性双臂的自由端,用于夹持公端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双臂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夹持双梁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翻折体和第二翻折体,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公端子插入方向,所述第一翻折体和所述第二翻折体形成弧形双梁,所述弧形双梁组成喇叭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连接部为由整块板材经切削或冲压形成,通过切削或冲压形成位于同一平面的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具有由切削或冲压形成的夹缝;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自由端延伸有所述第一翻折体和所述第二翻折体,所述第一翻折体和所述第二翻折体分别沿各自的翻折线朝向弹性双臂11的所在面翻折90度,再通过所述第一翻折体和所述第二翻折体分别背向弹性双臂弯折,形成所述弧形双梁,所述第一翻折体的翻折线和所述第二翻折体的翻折线相对于所述公端子插入方向为斜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连接部还设有卡接部,用于与母连接器卡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由整块板材形成,所述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和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的根部由第一中间板连接,所述电缆连接部通过将所述第二绝缘位移刀片朝向第一绝缘位移刀片弯折180度形成,弯折处在所述第一中间板。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电缆连接部由整块板材料通过切削或冲压,以及折弯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电缆连接部之间由第二中间板连接,通过将第二中间板沿第二翻折线弯折90度使得所述公端子连接部所在面与所述电缆连接部所在面垂直,所述第二翻折线沿所述母端子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整块板材中形成所述公端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中间板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形成所述电缆连接部的部分的厚度。


15.一种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丰廖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涌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