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测试高压线束引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311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测试高压线束引出装置,属于电动汽车测试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上基座壳体、下基座上壳体和下基座下壳体三部分,下基座可通过永磁体或吸盘固定在前机舱或驾驶室的零件表面,上基座与下基座通过螺钉连接,其接合面配有密封条使紧固螺钉后的上下基座防水性能达到IP54,其优势在于保证安装本装置后车辆可在潮湿、多灰或降雨时正常使用;不改变高压线束走向、避免线束折弯半径过小以影响线束的质量及效果;分离三相线束/正负极线束、线束端电压隔离不互相干扰、端子内螺钉有效固定线束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测试高压线束引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在进行某些测试时,需要实时采集各高压线束的电压及电流,电压采集直接将采集端子与高压线束连接、电流采集使用电流卡环钳于无屏蔽线的单相线束外,由此带来了以下缺点:1)电压采集问题:在电动汽车上,由于高压系统设计为封闭状态,目前的采集方法中电压采集端子通常插入配电盒内部,其引线导致配电盒盖无法密封;多数配电盒具有低压互锁保险,使非密封状态高压系统断电;2)电流采集问题:在电动汽车上,正负极线束、三相线束通常集成在一箍线束中,且外侧包裹电磁屏蔽层,采集电流时需要将外层绝缘及电磁屏蔽层剥开,导致原车电磁屏蔽被破坏且绝缘层、屏蔽层被破坏的线束影响行车安全;3)线束整理问题:通过以上现有技术采集时,线束无法有效固定,当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线束受采集设备等的多方向拉力,遇潮湿路面、多灰路面或降雨天气电压采集易暴露短路,影响整车高压安全且采集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测试高压线束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上基座壳体(1)、下基座上壳体(2)和下基座下壳体(3)三部分,上基座壳体(1)、下基座上壳体(2)和下基座下壳体(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n上基座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三个凸出环形金属圈,三个凸出环形金属圈分别用于U相、V相和W相电流钳的连接;在上基座壳体(1)边缘处对称地设置两个半圆形孔,可于下基座下壳体(2)对应位置设置的半圆形孔拼合成两个线束进出口,即线束进出口Ⅰ(4)和线束进出口Ⅱ(5);上基座壳体(1)下表面的两个线束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线束固定座,两个线束固定座上均设置有纯铜制成的W相线束端子、V相线束端子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测试高压线束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上基座壳体(1)、下基座上壳体(2)和下基座下壳体(3)三部分,上基座壳体(1)、下基座上壳体(2)和下基座下壳体(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上基座壳体(1)上表面设置有三个凸出环形金属圈,三个凸出环形金属圈分别用于U相、V相和W相电流钳的连接;在上基座壳体(1)边缘处对称地设置两个半圆形孔,可于下基座下壳体(2)对应位置设置的半圆形孔拼合成两个线束进出口,即线束进出口Ⅰ(4)和线束进出口Ⅱ(5);上基座壳体(1)下表面的两个线束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线束固定座,两个线束固定座上均设置有纯铜制成的W相线束端子、V相线束端子和U相线束端子,两个相同相的线束端子通过导线连接在一个凸出环形金属圈底部;
下基座上壳体(2)上表面与线束固定座对应位置上开有相应大小的凹槽,凹槽中与线束固定座上的W相线束端子、V相线束端子和U相线束端子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三个纯铜金属片,三个纯铜金属片通过金属弹簧与W相线束端子、V相线束端子和U相线束端子相接,所述的三个纯铜金属片分别用于U相、V相和W相电压采集端子固定;下基座上壳体(2)中凹槽的边缘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鉴郑建明覃斌吴南洋张建军宋黎明张宇飞骆实高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