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18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及其制备工艺,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导体、若干光纤和公共绝缘层;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导体的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线槽,每根所述光纤通过粘接剂嵌设于对应的每个所述线槽中;每个所述导体的表面均绕包有第一绝缘层,各所述导体层叠设置形成一导体组;所述公共绝缘层绕包于所述导体组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通过将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准确的粘接在一起,使得载流导体上的温度、变形等信息能通过光纤得到准确的传递;且结构简单、机械性能良好,适用范围广,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压器绕组线设计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电力变压器作为关键设备,对其温度、变形等状态量的智能化监测一直是研究热点,但一般通过外部加装传感器等方式间接测量,存在传感器寿命及运维导致的应用限制。通过对变压器绕组温度、应变等传感技术及应用研究,解决组合导线和光纤传感器一体化技术及制备工艺难题,实现对变压器内部的温度、应变的直接测量,为变压器线圈温升、机械结构(绕组变形情况)监测提供技术手段。变压器内部运行工况复杂,载流导体与传感光纤的结合需要解决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绕组测温光纤光栅传感器,仅可以实现对电磁线表面的温度进行点式测量,也就是只能测量导体上有限个温度物理量,无法测量导体的变形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及其制备工艺,旨在解决现有光纤传感器难以对变压器内部的应变进行直接测量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导体、若干光纤和公共绝缘层;其中,/n至少一个所述导体的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线槽,每根所述光纤通过粘接剂嵌设于对应的每个所述线槽中;每个所述导体的表面均绕包有第一绝缘层,各所述导体层叠设置形成一导体组;所述公共绝缘层绕包于所述导体组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导体、若干光纤和公共绝缘层;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导体的表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线槽,每根所述光纤通过粘接剂嵌设于对应的每个所述线槽中;每个所述导体的表面均绕包有第一绝缘层,各所述导体层叠设置形成一导体组;所述公共绝缘层绕包于所述导体组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两个,每个所述导体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线槽,两个所述线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体的重叠部分的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缩醛漆或环氧自粘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为三角槽、弧形槽或方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光纤与载流导体一体化的组合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开口宽度为0.30±0.02mm、深度为0.26±0.02mm。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征宇张书琦李鹏赵志刚程涣超杨帆王琳王健一孙建涛吕晓露刘雪丽汪可李熙宁梁宁川谭瑞娟赵晓宇汤浩吴超赵晓林李戈琦高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