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13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用于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的贴合,曲面盖板包括平直区、以及位于平直区至少一侧的弯曲区,贴合装置包括:贴合体以及设于所述贴合体上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包括贴平区和贴弯区,弹性支撑体对应贴平区部分的厚度自贴弯区指向贴平区的方向趋于增大,且贴弯区相对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最小。改善了柔性显示模组贴合至曲面盖板时的受力情况,使柔性显示模组受力均匀,避免屏体受力过大而致使柔性显示模组受损及从曲面盖板剥落,进而产生黑斑等不良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压强监测,完成平直区的贴合曲面盖板上移松开,释放剪切力,降低屏体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曲面电子产品由于其外观上的美观,还能够实现在正面和侧面上进行显示或触控,拥有更好的空间利用率及操作性能而更受消费者青睐。相关技术中,曲面盖板在与柔性显示模组贴合时,容易使得柔性显示模组在曲面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这种应力集中现象会加大柔性显示模组受损及从曲面盖板剥落风险,进而产生黑斑等不良,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上述问题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解决针对现有曲面盖板在与柔性显示模组贴合时,柔性显示模组在曲面区域产生应力集中而加大柔性显示模组受损及从曲面盖板剥落的风险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装置,用于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的贴合,所述曲面盖板包括平直区、以及位于所述平直区至少一侧的弯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贴合体以及设于所述贴合体上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贴平区和贴弯区,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区部分的厚度自所述贴弯区指向所述贴平区的方向趋于增大,且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最小。可选地,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为2-3mm。可选地,所述贴合体的外侧具有贴压面,所述贴压面包括贴平面以及与所述贴平面相邻的贴弯面,所述贴平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背向所述贴平面的一侧表面为平面;所述弹性支撑体朝向所述贴平面的一侧表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面部分的最大厚度的范围为4毫米~8毫米;且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面部分的最小厚度的范围为2毫米~5毫米。可选地,所述贴合体的所述贴弯面的形状与所述弹性支撑体朝向所述贴弯面的一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可选地,所述贴弯区为贴平区两侧的两个定位肩,其中,一个所述定位肩由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上端的第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另外一个所述定位肩由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上端的第二侧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可选地,所述贴压面包括位于所述贴平面两侧的两个所述贴弯面,所述贴合体包括第一贴合半体和第二贴合半体;所述第一贴合半体的外侧具有一所述贴弯面,所述第二贴合半体的外侧具有另一所述贴弯面;所述第一贴合半体与所述第二贴合半体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沿第一预设轨迹通过所述贴弯面施压。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曲面盖板相对柔性显示模组运动至与其接触;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接触后,曲面盖板继续相对其位移不超过1mm;当曲面盖板和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压强达到预设压强时,停止位移,进行平直区的贴合,并保持当前压强3-10s;曲面盖板上移,贴合体向两侧运动进行弯曲区的贴合。可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预设压强为0.3Mpa。上述贴合装置,在柔性显示模组在与曲面盖板贴合过程中,由于弹性支撑体对应贴平面部分的厚度自贴弯面指向贴平面的方向趋于增大,故弹性支撑体从弯曲区向平直区的方向传递的变形逐渐减小,且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最小。因此,改善了柔性显示模组贴合至曲面盖板时的受力情况,使柔性显示模组受力均匀,避免屏体受力过大而致使柔性显示模组受损及从曲面盖板剥落,进而产生黑斑等不良现象,影响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压强监测,完成平直区的贴合曲面盖板上移松开,释放剪切力,降低屏体损坏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撑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贴合方法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附图中的元件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量等要素仅仅是示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相同或对应的元件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且省略重复的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详细描述本申请之前,先对现有贴合装置的贴合过程进行分析。现有贴合装置采用硅胶衬垫将柔性显示模组压贴到曲面盖板内表面,通过先将柔性显示模组的中间部分压贴至曲面盖板的平直区,再将柔性显示模组的侧边部分压贴至曲面盖板的弯曲区而完成贴合。由于柔性显示模组与弯曲区的接触面积小,贴压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硅胶衬垫受到挤压产生变形,而后向四周挤出,但此时柔性显示模组的中间部分已经与曲面盖板的平直区贴合,故硅胶衬垫从弯曲区向平直区的方向传递的变形受阻,进而导致柔性显示模组及曲面盖板的受力增大,致使柔性显示模组易受损及从曲面盖板剥落,进而产生黑斑等不良现象,影响正常使用。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贴合装置。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弹性支撑体的截面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结构。参阅附图,本申请的贴合装置可用于将柔性显示模组200(如图3所示)贴合于曲面盖板300。应当理解,柔性显示模组200与曲面盖板300贴合须采用贴合胶层以将柔性显示模组200贴合到曲面盖板300上。具体地,贴合胶层可以为OCA光学胶层。曲面盖板300用于保护柔性显示模组200免受外部冲击,同时为获得产品正面和侧面显示,实现了曲面显示,曲面盖板300需覆盖柔性显示模组200,并具有较佳的透光性。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曲面盖板300可包括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中的至少一种,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曲面盖板300还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萘二甲酸醇酯、聚降冰片烯之一。曲面盖板300包括平直区310及位于平直区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的贴合,所述曲面盖板包括平直区、以及位于所述平直区至少一侧的弯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n贴合体以及设于所述贴合体上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贴平区和贴弯区,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区部分的厚度自所述贴弯区指向所述贴平区的方向趋于增大,且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最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模组的贴合,所述曲面盖板包括平直区、以及位于所述平直区至少一侧的弯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贴合体以及设于所述贴合体上的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贴平区和贴弯区,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区部分的厚度自所述贴弯区指向所述贴平区的方向趋于增大,且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最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弯区相对所述贴平区的最远端的的圆弧半径为2-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体的外侧具有贴压面,所述贴压面包括贴平面以及与所述贴平面相邻的贴弯面,所述贴平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背向所述贴平面的一侧表面为平面;
所述弹性支撑体朝向所述贴平面的一侧表面为向外凸出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面部分的最大厚度的范围为4毫米~8毫米;
且所述弹性支撑体对应所述贴平面部分的最小厚度的范围为2毫米~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体的所述贴弯面的形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军强杨硕袁亚鸿古春笑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