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13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车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沿轴向设有空腔,转轴的端部连接有夹持爪盘,夹持爪盘上设有与转轴同轴的通孔,所述转轴的空腔呈锥形,空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管,套管的外壁与空腔内壁锥度配合,套管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套管内沿轴向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压坯余料进行车除时不方便对工件进行准确和快速的装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车削加工
,具体为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
技术介绍
采用压坯的方式制成的轴类工件,其长度方向上均会设置一定的余料,后期加工时需要对余料进行车除。车除时一般是使用车床进行操作,将工件夹持在车床上,利用车刀对工件的余料进行逐渐车除。车床上对工件的夹持一般是使用三脚爪盘来实现的,三脚爪盘设置在主轴的端部,主轴沿轴向设置有空腔,三脚爪盘上设置有与主轴的空腔同轴的通孔,工件装夹在三脚爪盘上时,工件的一部分穿过通孔并插入主轴的空腔内,需要车除的余料部分露出三脚爪盘。在对工件进行装夹定位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工件余料的露出部位的长度,避免余料车除过多而导致工件报废。工件在装夹的时候,工人需要对露出部位进行测量,以满足车除的要求,导致工件的装夹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压坯余料进行车除时不方便对工件进行准确和快速的装夹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沿轴向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沿轴向设有空腔,转轴的端部连接有夹持爪盘,夹持爪盘上设有与转轴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空腔呈锥形,空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管,套管的外壁与空腔内壁锥度配合,套管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套管内沿轴向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沿轴向设有空腔,转轴的端部连接有夹持爪盘,夹持爪盘上设有与转轴同轴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空腔呈锥形,空腔内可拆卸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管,套管的外壁与空腔内壁锥度配合,套管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螺纹孔,套管内沿轴向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端部沿轴向开设有六边形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朝向夹持爪盘的一端固设有沿径向凸起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坯后余料车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沿轴向设置有滑腔,滑腔的一端与盲孔连通,滑腔内滑动配合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延伸至盲孔内,螺杆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顶块,顶块远离螺杆的一端与套管的内壁摩擦配合,顶块的一端伸入滑腔内与滑杆楔面配合,当滑杆沿远离盲孔的方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登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