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04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动力单元和脱模单元;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顶面后侧固定有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的液压缸的顶端固定在板的底面中间;脱模单元:所述脱模单元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单元包含液压缸、滑杆和固定板,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中间,所述滑杆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杆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四角,本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不但实现了自动脱模,而且可将成型瓶盖自动移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较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瓶盖模具的脱模
,具体为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瓶盖是密封瓶子用的,根据不同的功用,有不同形状、不同操作方法的瓶盖,如矿泉水瓶盖是圆形用拧的,易拉罐瓶盖是环状用拉的,肉罐头瓶盖没有固定形状,总之瓶盖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如今瓶盖生产已形成行业,瓶装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达到规模化,这需要企业做精做强,瓶盖的行业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行业中的竞争也是日趋发展,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各企业之间成本的控制和竞争,现有的瓶盖一般都用模具制成,这种方式不但速度快,可以大规模生产,而且节省成本;现有的瓶盖生产装置大多数为人工配合机器进行操作,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现有的瓶盖生产装置不能自动脱模,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不但实现了自动脱模,而且可将成型瓶盖自动移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较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动力单元和脱模单元;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底座的顶面后侧固定有背板,所述背板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的液压缸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面中间;脱模单元:所述脱模单元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单元包含液压缸、滑杆和固定板,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中间,所述滑杆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杆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的顶面四角,所述滑杆的侧面与安装板顶面四角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入端通过油路与外界液压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通,动力单元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下压的动力,使瓶盖冲压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脱模单元包含上模座、伸缩杆一、弹簧一、脱模圈、脱模板、弹簧二、伸缩杆二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底面中间,所述伸缩杆一设有四个,四个伸缩杆一圆形阵列在上模座的侧面周围,所述伸缩杆一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面,所述伸缩杆一的底端固定在脱模圈的顶面,所述伸缩杆一的侧面套有弹簧一,所述下模座固定在工作台的顶面,所述下模座的中间设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的顶面,所述伸缩杆二的顶端固定有脱模板,所述伸缩杆二的侧面套有弹簧二,所述脱模板在下模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配合使用,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配合使瓶盖冲压成型,通过脱模板和脱模圈配合,实现自动脱模,瓶盖不会卡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动单元,所述气动单元包含气管和喷头,所述气管固定在背板的侧面,所述气管的一端与喷头的进气端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气压控制系统的输出端通过气路连通,所述喷头的中线和下模座的中线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气管提供动力使喷头进行喷气,将瓶盖吹移开下模座,然后在进行下一次冲压,这种方式实现了成型瓶盖的自动转移,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和收集槽,所述挡板固定在工作台的侧面,所述挡板正下方的底座的顶面设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收集冲压成型的瓶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本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通过提供的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配合使瓶盖冲压成型,通过脱模板和脱模圈配合,实现自动脱模,瓶盖不会卡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通过提供的通过气管提供动力使喷头进行喷气,将瓶盖吹移开下模座,然后在进行下一次冲压,这种方式实现了成型瓶盖的自动转移,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3、本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不但实现了自动脱模,而且可将成型瓶盖自动移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较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模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工作台、3动力单元、31液压缸、32滑杆、33固定板、4脱模单元、41上模座、42伸缩杆一、43弹簧一、44脱模圈、45脱模板、46弹簧二、47伸缩杆二、48下模座、5气动单元、51气管、52喷头、6挡板、7收集槽、8背板、9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3和脱模单元4;底座1:底座1的顶面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工作台2,底座1的顶面后侧固定有背板8,背板8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9,还包括气动单元5,气动单元5包含气管51和喷头52,气管51固定在背板8的侧面,气管51的一端与喷头52的进气端连通,气管51的另一端与外部气压控制系统的输出端通过气路连通,喷头52的中线和下模座48的中线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气管51提供动力使喷头52进行喷气,将瓶盖吹移开下模座,然后在进行下一次冲压,这种方式实现了成型瓶盖的自动转移,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还包括挡板6和收集槽7,挡板6固定在工作台2的侧面,挡板6正下方的底座1的顶面设有收集槽7,收集槽7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收集冲压成型的瓶盖;动力单元3:动力单元3的液压缸31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板9的底面中间,动力单元3包含液压缸31、滑杆32和固定板33,液压缸31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33的顶面中间,滑杆32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杆32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33的顶面四角,滑杆32的侧面与安装板9顶面四角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31的输入端通过油路与外界液压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通,动力单元3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下压的动力,使瓶盖冲压成型;脱模单元4:脱模单元4安装在工作台2的顶面,脱模单元4包含上模座41、伸缩杆一42、弹簧一43、脱模圈44、脱模板45、弹簧二46、伸缩杆二47和下模座48,上模座4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3的底面中间,伸缩杆一42设有四个,四个伸缩杆一42圆形阵列在上模座41的侧面周围,伸缩杆一42的顶端固定在固定板33的底面,伸缩杆一42的底端固定在脱模圈44的顶面,伸缩杆一42的侧面套有弹簧一43,下模座48固定在工作台2的顶面,下模座48的中间设有伸缩杆二47,伸缩杆二47的底端固定在工作台2的顶面,伸缩杆二47的顶端固定有脱模板45,伸缩杆二47的侧面套有弹簧二46,脱模板45在下模座48的内部滑动连接,上模座41和下模座48配合使用,通过上模座41和下模座48之间配合使瓶盖冲压成型,通过脱模板45和脱模圈44配合,实现自动脱模,瓶盖不会卡在上模座41和下模座48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使用时:首先将冲压板放在脱模单元4的上模座41和下模座48之间,然后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3)和脱模单元(4);/n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工作台(2),所述底座(1)的顶面后侧固定有背板(8),所述背板(8)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9);/n动力单元(3):所述动力单元(3)的液压缸(31)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板(9)的底面中间;/n脱模单元(4):所述脱模单元(4)安装在工作台(2)的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动力单元(3)和脱模单元(4);
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面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工作台(2),所述底座(1)的顶面后侧固定有背板(8),所述背板(8)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9);
动力单元(3):所述动力单元(3)的液压缸(31)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板(9)的底面中间;
脱模单元(4):所述脱模单元(4)安装在工作台(2)的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3)包含液压缸(31)、滑杆(32)和固定板(33),所述液压缸(31)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33)的顶面中间,所述滑杆(32)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杆(32)的底端固定在固定板(33)的顶面四角,所述滑杆(32)的侧面与安装板(9)顶面四角的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31)的输入端通过油路与外界液压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盖模具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单元(4)包含上模座(41)、伸缩杆一(42)、弹簧一(43)、脱模圈(44)、脱模板(45)、弹簧二(46)、伸缩杆二(47)和下模座(48),所述上模座(4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3)的底面中间,所述伸缩杆一(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鸿海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