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敏芬专利>正文

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1008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包括:壳体、脚架、连接块、万向轮、液压杆、连接轴、连接转轴、矫正辊轮、连接片、矫正槽、轴承一、轴承二、连接转轴一、传动辊轮、同步带轮、同步带、电机、漏网层、废料收集箱、把手,壳体的底部四个角焊接有脚架,脚架的下端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壳体顶端设有两个液压杆,液压杆的下端设有连接轴,两连接轴之间设有连接转轴,连接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矫正辊轮,壳体内壁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与矫正槽的上端固定连接,矫正槽的内壁中间设有漏网层,漏网层的下端设有废料收集箱,漏网层的上端设有传动辊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在型钢轧制的企业,一般是通过矫直机来完成矫直的。矫直与弯曲是俩个相反的工艺过程,但它们的变形机理是相同的。为了将钢材矫直,首先要了解金属的弹性特征;通常不同金属的弹性极限大小有所不同。就是说在塑性变形时也伴随这弹性变形。过去在矫直生产中,人们就认识到弹性的存在,也总结出了:“矫枉过正”的规律,也是矫直操作的基本原理。现有技术中的的钢材加工尤其是螺纹钢在加工前期需要进行矫直处理方能进行,但在实际的矫直设备中往往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矫直不彻底,使用不流畅和矫直后易回正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矫直不彻底,使用不流畅和矫直后易回正等缺点。(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包括:壳体、脚架、连接块、万向轮、液压杆、连接轴、连接转轴、矫正辊轮、连接片、矫正槽、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包括:壳体(1)、脚架(2)、连接块(3)、万向轮(4)、液压杆(5)、连接轴(6)、连接转轴(7)、矫正辊轮(8)、连接片(9)、矫正槽(10)、轴承一(11)、轴承二(12)、连接转轴一(13)、传动辊轮(14)、同步带轮(15)、同步带(16)、电机(17)、漏网层(18)、废料收集箱(19)、把手(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四个角焊接有脚架(2),所述脚架(2)的下端焊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两个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下端设有连接轴(6),所述两连接轴(6)之间设有连接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加工用钢条矫正装置,包括:壳体(1)、脚架(2)、连接块(3)、万向轮(4)、液压杆(5)、连接轴(6)、连接转轴(7)、矫正辊轮(8)、连接片(9)、矫正槽(10)、轴承一(11)、轴承二(12)、连接转轴一(13)、传动辊轮(14)、同步带轮(15)、同步带(16)、电机(17)、漏网层(18)、废料收集箱(19)、把手(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四个角焊接有脚架(2),所述脚架(2)的下端焊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4),所述壳体(1)顶端设有两个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下端设有连接轴(6),所述两连接轴(6)之间设有连接转轴(7),所述连接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矫正辊轮(8),所述壳体(1)内壁中间位置连接有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与矫正槽(10)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矫正槽(10)的内壁中间设有漏网层(18),所述漏网层(18)的下端设有废料收集箱(19),所述漏网层(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芬
申请(专利权)人:何敏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