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系统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90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包括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调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计算现浇柱与预制柱的连接钢筋工程量、估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包括汇总计算完成选择一个或多个预制柱图元,获得钢筋工程量、按照钢筋类别和直径编辑信息、将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按照计算的布置方式实时显示在柱子的对应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实现预制柱的钢筋计算、新建预制柱构件以及相关计算规则和节点设置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图纸需求灵活设置,保证准确完成工程预算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系统和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建设领域和计算机软件领域,用于解决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柱在现场绑扎的钢筋量的计算问题,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将生产工艺由人工转变到机械,生产地点由工地现场变成工厂,施工方法由现场施工变为现场拼装,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其技术优点在于缩短工期、方便施工、提高质量、保护环境和控制成本。目前,装配式业务中预制柱面临的问题是,工程面积大,预制柱数量多,预制柱工程量分段计算难度大。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计算问题的方案。现有的建模方案都是按照纯现浇的建筑物算量建模的,没有专门针对预制构件建模及计算的解决方式,主要依靠用户使用现浇构件建模及算量工具进行变通处理。现浇模型的构件往往造型简单,算量人员使用现浇模型变通进行装配式模型的算量需要反复的调整标高和位置,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且出错后不容易查找错误部位。更重要的是对于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计算以及现浇框架柱和预制框架柱之间钢筋的连接使用替代方式也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建模并计算钢筋的方法,用户通过创建和绘制预制柱构件,即可快速准确实现预制柱的钢筋计算。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包括:步骤一、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包括构件名称、截面宽/高、坐浆高度、预制高度、后浇高度、纵筋信息、箍筋信息、现场预埋钢筋工程量以及上/下加密范围;步骤二、调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计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预制柱只计算后浇部分的箍筋工程量,包括箍筋计算参数、现场预埋钢筋计算参数;步骤三、调整现浇柱节点设置,计算现浇柱与预制柱的连接钢筋工程量,包括预制柱底部现浇柱工程量、预制柱顶部现浇柱工程量;步骤四、估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包括汇总计算完成选择一个或多个预制柱图元,获得钢筋工程量、按照钢筋类别和直径编辑信息、将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按照计算的布置方式实时显示在柱子的对应位置。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首先输入图纸信息,转换为数字图纸信息,根据图纸中给定的预制柱的名称来命名构件名称。优选的,上述步骤一根据图纸输入截面宽/高,确定预制柱整体的俯视截面尺寸。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坐浆高度是柱底坐浆部位的高度,通过确定坐浆单元的高度确定预制单元的起始位置。优选的,上述步骤一预制高度是预制柱在工厂加工部分混凝土的高度,通过确定预制单元的高度确定后浇单元的起始位置。优选的,上述步骤一后浇高度是预制柱在现场需要再次浇筑混凝土的部分的高度,也即预制柱现场浇筑时需要计算箍筋的范围,所述高度通过预制柱的顶底高差扣减坐浆和预制高度计算。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所述纵筋信息的输入按照原来柱子的纵筋输入方式输入,所述箍筋信息(包括节点区箍筋),按照原来框架柱的箍筋输入,预制柱中在计算时只计算后浇部分高度范围内的箍筋,不计算预制部分和坐浆部分的箍筋。优选的,上述步骤一中上/下加密范围属于图元的私有属性,用于控制柱箍筋上下加密区的范围;如果对图元在此处设置了加密区范围则按照该处的设置长度来计算加密区。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箍筋计算参数包括: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的起始位置从预制部分顶端开始;预制柱箍筋根数计算时将箍筋的根数做取整计算;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加密区的长度设置图集有标准。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现场预埋钢筋计算参数包括:预制柱上下层纵筋的连接方式通过底部预留套筒的形式来与下层柱的钢筋进行连接,通过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现场预埋钢筋的计算;现场预埋在下层现浇柱或者预制柱中的纵筋伸入本层预制柱底部的套筒中,按照钢筋直径来确定预埋钢筋伸入预制柱套筒长度,即在节点设置中增加现场预埋钢筋伸入预制柱的节点,节点里面伸入预制柱部分的长度可以设置为d1,在计算设置中再添加一个现场钢筋伸入预制柱的长度d1的设置表按照计算设置中给出的直径对应层长度伸入到预制柱的套筒中不同的长度。优选的,上述步骤三中预制柱底部现浇柱时包括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现浇柱钢筋能伸入预制柱时伸入预制柱,不能伸入预制柱时在柱顶锚固。优选的,上述步骤三预制柱顶部现浇柱时预制柱纵筋预留出伸入现浇柱的长度,到现场后上部现浇柱钢筋直接与预制柱预留出来的钢筋进行搭接计算,设置预制柱顶部现浇柱钢筋的实际位置。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系统,包括: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单元,用于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包括构件名称、截面宽/高、坐浆高度、预制高度、后浇高度、纵筋信息、箍筋信息、现场预埋钢筋工程量以及上/下加密范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计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预制柱只计算后浇部分的箍筋工程量,包括箍筋计算参数、现场预埋钢筋计算参数;现浇柱节点设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现浇柱节点设置,计算现浇柱与预制柱的连接钢筋工程量,包括预制柱底部现浇柱工程量、预制柱顶部现浇柱工程量;预制柱钢筋工程量估算单元,用于估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包括汇总计算完成选择一个或多个预制柱图元,获得钢筋工程量、按照钢筋类别和直径编辑信息、将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按照计算的布置方式实时显示在柱子的对应位置。优选的,上述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单元,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首先输入图纸信息,转换为数字图纸信息,根据图纸中给定的预制柱的名称来命名构件名称;根据图纸输入截面宽/高,确定预制柱整体的俯视截面尺寸;通过确定坐浆单元的高度确定预制单元的起始位置;通过确定预制单元的高度确定后浇单元的起始位置;通过预制柱的顶底高差扣减坐浆和预制高度计算预制柱在现场需要再次浇筑混凝土的部分的高度。优选的,上述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调整单元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的起始位置从预制部分顶端开始;预制柱箍筋根数计算时将箍筋的根数做取整计算;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加密区的长度设置图集有标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实现预制柱的钢筋计算、新建预制柱构件以及相关计算规则和节点设置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图纸需求灵活设置,保证准确完成工程预算任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计算工程量时三部分的工程量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基本流程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建模实体和属性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一、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包括构件名称、截面宽/高、坐浆高度、预制高度、后浇高度、纵筋信息、箍筋信息、现场预埋钢筋工程量以及上/下加密范围;/n步骤二、调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用于计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预制柱只计算后浇部分的箍筋工程量,包括箍筋计算参数、现场预埋钢筋计算参数;/n步骤三、调整现浇柱节点设置,用于计算现浇柱与预制柱的连接钢筋工程量,包括预制柱底部现浇柱工程量、预制柱顶部现浇柱工程量;/n步骤四、估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包括汇总计算完成选择一个或多个预制柱图元,获得钢筋工程量、按照钢筋类别和直径编辑信息、将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按照计算的布置方式实时显示在柱子的对应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一、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包括构件名称、截面宽/高、坐浆高度、预制高度、后浇高度、纵筋信息、箍筋信息、现场预埋钢筋工程量以及上/下加密范围;
步骤二、调整预制柱计算设置和节点设置,用于计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预制柱只计算后浇部分的箍筋工程量,包括箍筋计算参数、现场预埋钢筋计算参数;
步骤三、调整现浇柱节点设置,用于计算现浇柱与预制柱的连接钢筋工程量,包括预制柱底部现浇柱工程量、预制柱顶部现浇柱工程量;
步骤四、估算预制柱钢筋工程量,包括汇总计算完成选择一个或多个预制柱图元,获得钢筋工程量、按照钢筋类别和直径编辑信息、将预制柱后浇部分的箍筋按照计算的布置方式实时显示在柱子的对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定义预制柱构件数字信息首先输入图纸信息,转换为数字图纸信息,根据图纸中给定的预制柱的名称来命名构件名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根据图纸输入截面宽/高,确定预制柱整体的俯视截面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坐浆高度是柱底坐浆部位的高度,通过确定坐浆单元的高度确定预制单元的起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预制高度是预制柱在工厂加工部分混凝土的高度,通过确定预制单元的高度确定后浇单元的起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后浇高度是预制柱在现场需要再次浇筑混凝土的部分的高度,也即预制柱现场浇筑时需要计算箍筋的范围,所述高度通过预制柱的顶底高差扣减坐浆和预制高度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纵筋信息的输入按照原来柱子的纵筋输入方式输入,所述箍筋信息(包括节点区箍筋),按照原来框架柱的箍筋输入,预制柱中在计算时只计算后浇部分高度范围内的箍筋,不计算预制部分和坐浆部分的箍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上/下加密范围属于图元的私有属性,用于控制柱箍筋上下加密区的范围;如果对图元在此处设置了加密区范围则按照该处的设置长度来计算加密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箍筋计算参数包括:
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的起始位置从预制部分顶端开始;
预制柱箍筋根数计算时将箍筋的根数做取整计算;
预制柱后浇部分箍筋加密区的长度设置图集有标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钢筋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现场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