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72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排料阀,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侧壁外周设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空腔的加热装置,所述釜体内腔还设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上端穿过所述釜体顶壁与设置在所述釜体外部上方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辊转动,所述搅拌辊上设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用于搅拌所述釜体内腔,所述第二叶片用于刮擦所述釜体的侧壁和底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其第二叶片延伸至所述釜体侧壁和底壁从而起到对侧壁和底壁的刮擦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固化剂又名硬化剂、熟化剂或变定剂,是一类增进或控制固化反应的产品。固化剂是很多化工产品必不可少的添加物,无论是作粘接剂、涂料、浇注料等都需添加固化剂。固化剂的品种对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都有很大影响。生产固化剂的反应釜是决定其品质是否合格的关键因素。此外,由于大部分固化剂粘度较大,现有的固化剂生产用反应釜往往面临搅拌不匀以及固化剂挂壁较多造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固化剂生产用反应釜,且该反应釜能够更好的避免搅拌不匀和挂壁浪费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排料阀,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侧壁外周设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空腔的加热装置,所述釜体内腔还设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上端穿过所述釜体顶壁与设置在所述釜体外部上方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搅拌辊转动,所述搅拌辊上设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用于搅拌所述釜体内腔,所述第二叶片分别与所述釜体侧壁和底壁接触,并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刮擦所述釜体的侧壁和底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其内部设置的搅拌辊上独特的设置了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其中最重要的第二叶片延伸至所述釜体侧壁和底壁从而起到对侧壁和底壁的刮擦作用,一方面能够防止反应釜侧壁加热时,粘附在侧壁上的固化剂原料传热不匀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出料的时候对侧壁和底壁进行刮擦,防止侧壁的底壁粘附过多的固化剂从而造成原料浪费的现象发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叶片为桨式、涡轮式或锚式叶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一叶片根据固化剂具有较高粘附性的特点,选择表面积较小的叶片,相对于螺杆,螺带式搅拌装置具有相同的搅拌效果却具有更少的固化剂粘附。进一步,所述釜体为圆筒形,所述第二叶片为框式叶片,且所述框式叶片的框体外侧边缘与所述釜体的侧壁和底壁接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为框式搅拌叶片的,能够对有效的对所述釜体内壁进行刮擦。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围绕在所述釜体侧壁外周的加热管和包覆在所述釜体外周并包裹所述加热管的保温层。具体的,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例如玻璃棉、岩棉、发泡珍珠岩等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或热传导加热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加热管能够令所述釜体的加热更加均匀,所述保温层一方面能够防止热量流失,使整个产品更加节能,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隔离热源的功能,从而防止操作人员烫伤,增加釜体加热时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搅拌辊为空心辊,且其外周设有喷水孔,所述搅拌辊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可以通过法兰,螺栓等方式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用于开合其的开关。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设计能够在釜体生产完毕时直接通过所述搅拌辊的所述喷水孔对其内部进行冲洗,该设计冲洗方便,均匀,能够快速对釜体内部进行清洁,省事省力,也防止水体外溅。进一步,所述釜体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具体的,所述透明观察窗采用有机玻璃,高强度玻璃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透明观察窗主要是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叶片刮擦是否完全,以及釜体内部清洗是否足够干净。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计仅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进行的设置,所述釜体内壁设有四氟乙烯不沾层、釜体内部设有温度计,粘度计等为常规操作,在此不一一赘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釜体;2、进料口;3、出料口;4、加热装置;5、搅拌辊;6、驱动装置;7、第一叶片;8、第二叶片;9、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端设有进料口2,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排料阀,所述釜体1侧壁外周设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空腔的加热装置4,所述釜体1内腔还设有搅拌辊5,所述搅拌辊5上端穿过所述釜体1顶壁与设置在所述釜体1外部上方的驱动装置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搅拌辊5转动,所述搅拌辊5上设有第一叶片7和第二叶片8,所述第一叶片7用于搅拌所述釜体1内腔,所述第二叶片8分别与所述釜体1侧壁和底壁接触,并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刮擦所述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其内部设置的搅拌辊上独特的设置了第一叶片7和第二叶片8,其中最重要的第二叶片8延伸至所述釜体1侧壁和底壁从而起到对侧壁和底壁的刮擦作用,一方面能够防止釜体1侧壁加热时,粘附在侧壁上的固化剂原料传热不匀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在出料的时候对侧壁和底壁进行刮擦,防止侧壁的底壁粘附过多的固化剂从而造成原料浪费的现象发生。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6为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叶片7为桨式、涡轮式或锚式叶片。所述第一叶片7根据固化剂具有较高粘附性的特点,选择表面积较小的叶片,相对于螺杆,螺带式搅拌装置具有相同的搅拌效果却具有更少的固化剂粘附。优选的,所述釜体1为圆筒形,所述第二叶片8为框式叶片,且所述框式叶片的框体外侧边缘与所述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接触。所述第二叶片8为框式搅拌叶片能够对有效的对所述釜体1内壁(侧壁和底壁)进行刮擦。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围绕在所述釜体1侧壁外周的加热管和包覆在所述釜体1外周并包裹所述加热管的保温层。具体的,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例如玻璃棉、岩棉、发泡珍珠岩等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加热管为电加热管或热传导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能够令所述釜体1的加热更加均匀,所述保温层一方面能够防止热量流失,使整个产品更加节能,另一方面能够起到隔离热源的功能,从而防止操作人员烫伤,增加釜体1加热时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搅拌辊5为空心辊,且其外周设有喷水孔,所述搅拌辊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9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端设有进料口(2),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排料阀,所述釜体(1)侧壁外周设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空腔的加热装置(4),所述釜体(1)内腔还设有搅拌辊(5),所述搅拌辊(5)上端穿过所述釜体(1)顶壁与设置在所述釜体(1)外部上方的驱动装置(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搅拌辊(5)转动,所述搅拌辊(5)上设有第一叶片(7)和第二叶片(8),所述第一叶片(7)用于搅拌所述釜体(1)内腔,所述第二叶片(8)分别与所述釜体(1)侧壁和底壁接触,并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刮擦所述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所述搅拌辊(5)为空心辊,且其外周设有喷水孔,所述搅拌辊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9)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化剂生产用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顶端设有进料口(2),底端设有出料口(3),所述出料口(3)处设有排料阀,所述釜体(1)侧壁外周设有用于加热其内部空腔的加热装置(4),所述釜体(1)内腔还设有搅拌辊(5),所述搅拌辊(5)上端穿过所述釜体(1)顶壁与设置在所述釜体(1)外部上方的驱动装置(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所述搅拌辊(5)转动,所述搅拌辊(5)上设有第一叶片(7)和第二叶片(8),所述第一叶片(7)用于搅拌所述釜体(1)内腔,所述第二叶片(8)分别与所述釜体(1)侧壁和底壁接触,并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转动刮擦所述釜体(1)的侧壁和底壁,所述搅拌辊(5)为空心辊,且其外周设有喷水孔,所述搅拌辊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瑞奇化工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