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59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4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并接收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基于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将产生目标信号的设备的周边区域确定为疑似噪声传递区域。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准确地确定噪声传递路径,有利于对车辆上产生的噪声进行隔离,降低车内的噪声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
本公开涉及车辆
,尤其是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普及和发展,诸如电子真空泵等汽车零部件在整车上的噪声表现对汽车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各主机厂和零部件供应商对零部件的噪声要求大多以单体总声压级为指标,该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评估某频段噪声对实车的影响,而且往往在后期调教验证过程中,靠试错方法,盲目验证,不得不反复整改,才能最终满足主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并接收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其中,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距噪声源设备预设距离处,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驾驶舱内,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噪声源设备的安装点,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噪声源设备与疑似噪声关联设备的连接点;基于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将产生目标信号的设备的周边区域确定为疑似噪声传递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包括:输出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的频谱图;通过对比频谱图,确定目标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疑似噪声传递区域中的设备与车辆分离,并使疑似噪声传递区域中的设备的工作状态与从车辆分离前的工作状态一致;再次接收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第三噪声信号;基于第二噪声信号和第三噪声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疑似噪声传递区域是否在噪声传递路径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疑似噪声传递区域是否在噪声传递路径上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果疑似噪声传递区域在噪声传递路径上,在噪声传递区域设置噪声隔离吸收装置以降低第二噪声信号所在位置的噪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是在车辆的动力装置未启动,且噪声源设备为低电压供电的情况下采集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包括:从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中分别提取有效信号段;对有效信号段进行频域转换,得到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的频谱;根据频谱确定目标信号。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噪声源设备,设置在距噪声源设备预设距离处的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驾驶舱内的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噪声源设备的安装点的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噪声源设备与疑似噪声关联设备的连接点的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用于在车辆不启动且噪声源设备工作的状态下采集噪声和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噪声源设备为电子真空泵,疑似噪声关联设备为制动助力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噪声采集装置设置在驾驶员座位上靠近驾驶员右耳处。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和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通过在车辆上的多个点设置噪声信号采集装置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获得潜在的噪声传递路径上的多个点的频谱,通过分析频谱,可以确定对噪声的传递起主要作用的设备,从而可以准确地确定噪声传递路径,有利于对车辆上产生的噪声进行隔离,降低车内的噪声水平。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的架构图。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噪声信号、第二噪声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第二振动信号的频谱图的示例性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申请概述传统的车内零部件的噪音调教主要依靠经验,片面地实施方案,对噪声传递路径验证不系统;无法确定传递路径的影响,盲目试错,反复验证,效率低。示例性系统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噪声源设备101,设置在距噪声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包括:/n接收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并接收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距噪声源设备预设距离处,所述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驾驶舱内,所述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噪声源设备的安装点,所述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噪声源设备与疑似噪声关联设备的连接点;/n基于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n将产生所述目标信号的设备的周边区域确定为疑似噪声传递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噪声传递路径测试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噪声信号和第二噪声信号,并接收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分别采集的第一振动信号和第二振动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距噪声源设备预设距离处,所述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驾驶舱内,所述第一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噪声源设备的安装点,所述第二振动信号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噪声源设备与疑似噪声关联设备的连接点;
基于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
将产生所述目标信号的设备的周边区域确定为疑似噪声传递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确定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的频谱具有重叠部分的信号作为目标信号,包括:
输出所述第一噪声信号、所述第二噪声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所述第二振动信号的频谱图;
通过对比所述频谱图,确定所述目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疑似噪声传递区域中的设备与车辆分离,并使所述疑似噪声传递区域中的设备的工作状态与从所述车辆分离前的工作状态一致;
再次接收所述第二噪声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第三噪声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和所述第三噪声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疑似噪声传递区域是否在噪声传递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疑似噪声传递区域是否在噪声传递路径上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昌胡贵乾焦新亭谭圣林高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