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052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料管路上设有用于与底流管路连接的上料泵。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在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上料管路、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以根据矿浆浓度调整补水流量,通过上料管路的上料泵实现自主调浆和泵料,保证矿浆流量和浓度的稳定性,同时上料泵的自吸特性,避免浓密机产生堵料,保证作业流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选矿技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浓密机底流调浆多采用搅拌桶加水调浆的方式,浓密机底流经闸板阀放入搅拌桶后,通过搅拌桶加水搅拌形成均质矿浆后用泵打入管道进入浮选流程。铜钼分离作业中,清水用量受到严格限制,需以回水为主,回水受浓密机溢流流量影响,流量不稳。同时浓密机底流受来料影响浓度不稳定,由此导致经传统方式调浆后的矿浆流量和浓度不稳定,对后续作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浓密机底流调浆多采用搅拌桶加水的方式,其调浆后矿浆流量和浓度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所述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所述上料管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上料泵。可选地,所述清水管路包括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清水阀和清水流量检测装置;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回水阀和回水流量检测装置。可选地,所述底流管路的末端设有用于进行物料排放的排料管路,所述排料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底流管路经排料阀连接,所述排料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事故池,以进行物料存储。可选地,所述事故池与上料管路经所述底流管路连接,所述事故池连接有事故上料阀,以与所述上料管路连接进行所述事故池的上料。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事故池连接、用于矿浆临时存储的搅拌桶,所述事故池内设有污水泵,所述事故池与所述搅拌桶经所述污水泵连接。可选地,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有用于矿浆流至所述事故池的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所述搅拌桶设于所述事故池的上方,以使矿浆自流至所述事故池内。可选地,所述清水流量检测装置和所述回水流量检测装置均分别为流量计。可选地,所述底流管路上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闸板和与所述闸板连接的电动闸板阀。本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料管路上设有用于与底流管路连接的上料泵。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在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上料管路、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以根据矿浆浓度调整补水流量,通过上料管路的上料泵实现自主调浆和泵料,保证矿浆流量和浓度的稳定性,同时上料泵的自吸特性,避免浓密机产生堵料,保证作业流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电动闸板阀1、回水阀2、清水阀3、底流管路4、上料管路5、上料泵6、排料阀7、事故上料阀8、事故池9、污水泵10、搅拌桶1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以解决现有浓密机底流调浆多采用搅拌桶加水的方式,其调浆后矿浆流量和浓度不稳定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4,底流管路4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5、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上料管路5上设有用于与底流管路4连接的上料泵6。其中,浓密机与底流管路4之间设有闸板和阀门,以控制闸板的开关,阀门优选为电动闸板阀1。底流管路4上设有上料管路5,上料管路5的个数优选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上料管路5与底流管路4通过上料泵6连接,上料泵6的型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在使用时,底流管路4的底流矿浆流出,并通过回水管路和/或清水管路进行补水,补水后的底流矿浆流经上料泵6,通过上料泵6的泵体叶轮的剪切力进行自主调浆和泵料。应用本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在底流管路4上分别连接上料管路5、清水管路和回水管路,以根据矿浆浓度调整补水流量,通过上料管路5的上料泵6实现自主调浆和泵料,保证矿浆流量和浓度的稳定性,同时上料泵6的自吸特性,避免浓密机产生堵料,保证作业流畅。具体的,清水管路包括与底流管路4连接的清水阀3和清水流量检测装置;回水管路包括与底流管路4连接的回水阀2和回水流量检测装置。其中,清水流量检测装置和回水流量检测装置可均分别设置为流量计,以对补水量进行检测。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管路淤堵,底流管路4的末端设有用于进行物料排放的排料管路,排料管路的一端与底流管路4经排料阀7连接,排料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事故池9,以进行物料存储。在上料结束后,打开排料阀7将底流管路4中的物料排至事故池9中暂时存储。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事故池9连接、用于矿浆临时存储的搅拌桶11,事故池9内设有污水泵10,通过污水阀泵入管道冲洗水以防止管道堵塞,进入至搅拌桶11内的矿浆通过搅拌装置搅拌。事故池9与搅拌桶11经污水泵10连接。由此设置,以当矿浆量较大时,将矿浆输送至搅拌桶11内进行存储。进一步地,搅拌桶11的底部设有用于矿浆流至事故池9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搅拌桶11设于事故池9的上方,以使矿浆自流至事故池9内,排水管路优选设置为地沟。搅拌桶11的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搅拌桶11优选为个高3.5米,其内部设有搅拌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中,事故池9与上料管路5经底流管路4连接,事故池9连接有事故上料阀8,以与上料管路5连接进行事故池9的上料。在从事故池9进行上料时,可打开事故上料阀8,通过上料泵6吸入事故池9内矿浆,以实现上料泵6自事故池9的上料。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底流管路4的矿浆浓度进行补水,可通过回水管路和清水管路进行补水,优先通过回水管路补水,回水管路和清水管路优选设置在底流管路4的上端,底流管路4可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二者间设有倾斜部,回水管路和清水管路设置在倾斜部上,由此以便于矿浆的流动,第一水平部上设有闸板和电动闸板阀1,第二水平部上设有上料管路5、排料阀7和事故上料阀8。清水管路补水后的矿浆经底流管路4抽吸至上料泵6中进行调浆,在上料结束后,打开排料阀7将管路中的物料排至事故池9中暂时存储,当矿浆量较大时,可通过污水泵10将事故池9物料泵入至搅拌桶11中存储,在使用时通过地沟使得搅拌桶11中的矿浆流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所述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回水管路和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所述上料管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上料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浓密机连接的底流管路,所述底流管路上分别连接有上料管路、回水管路和用于补水的清水管路,所述上料管路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上料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管路包括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清水阀和清水流量检测装置;所述回水管路包括与所述底流管路连接的回水阀和回水流量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流管路的末端设有用于进行物料排放的排料管路,所述排料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底流管路经排料阀连接,所述排料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事故池,以进行物料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浓密机底流调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池与上料管路经所述底流管路连接,所述事故池连接有事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刘子龙解钊王鹤强王海青吴忠伟胡其旭李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