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0524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包括干燥室窑体结构、送热支烟道风管、排潮总烟道,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安装在干燥室窑体结构一侧,且送热支烟道风管通过电动配冷风阀和变频送热轴流风机与干燥室窑体结构的内腔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另一侧设有排潮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监控干燥室窑体结构内的温湿度情况,并通过电动配冷风阀、变频送热轴流风机、自动偏转配风器、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定时搅拌轴流风机等设备对干燥室窑体结构内气流进行扰动,增加截面温度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简化干燥室结构的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干燥室内设备易损坏,散热孔和排潮孔容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烧结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干燥技术和设备中,砖瓦、墙体材料、陶瓷、耐火材料等湿坯均需要采用不同的干燥技术和干燥室装备,传统干燥能耗达到产品生产全过程能耗的30%,属于高能耗环节。干燥装备内部干燥介质的均布,往往依靠设置在干燥装备内的旋转布风器、固定散热孔、固定排潮孔和轴流风机,由于干燥室内部工作环境潮湿、粉尘、含硫酸盐,设备容易损坏、散热孔和排潮孔容易堵塞,气流阻力提高,干燥效率逐步降低,因此需要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在干燥室内没有运转设备、没有固定散热孔、固定排潮孔布置的热工系统,依靠干燥室窑体外的送风、配风、循环、搅拌和排潮设施系统,减少干燥室内潮湿含硫气体、粉尘对设备的危害。能够适应不同种类原料、不同规格产品的干燥工艺要求,能够对任意单条干燥室进行温度调节和湿度调节,不会影响其他干燥室的运行。实现缩短干燥周期、提高产量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设备容易损坏、散热孔和排潮孔容易堵塞等造成干燥效率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包括干燥室窑体结构、送热支烟道风管、排潮总烟道,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安装在干燥室窑体结构一侧,且送热支烟道风管通过电动配冷风阀和变频送热轴流风机与干燥室窑体结构的内腔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另一侧设有排潮管道,排潮管道一端通过变频排潮轴流风机与干燥室窑体结构内腔连通,排潮管道另一端与排潮总烟道连通,所述变频送热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上设有自动偏转配风器。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上部设有定时搅拌轴流风机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安装在定时搅拌轴流风机两侧,且定时搅拌轴流风机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通过循环热风管道相互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内设有托板,托板沿干燥室窑体结构长方向间隔排列,托板有多层,且托板上放置有湿坯。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通过电动配热风闸与送热总烟道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干燥室窑体结构外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一侧设有密闭门。所述自动偏转配风器由固定钢架、导流叶片,固定钢架两端固定在变频送热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上,导流叶片中部与固定钢架铰接,且导流叶片之间通过连杆A相互连接,导流叶片上方设有主动旋转杆,主动旋转杆一端与控制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被动连杆。所述控制电机固定在变频送热轴流风机的出风口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传感器监控干燥室窑体结构内的温湿度情况,并通过电动配冷风阀、变频送热轴流风机、自动偏转配风器、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定时搅拌轴流风机等设备对干燥室窑体结构内气流进行扰动,增加截面温度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简化干燥室结构的同时,又解决了传统干燥室内设备易损坏,散热孔和排潮孔容易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自动偏转配风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配热风闸,2-送热支烟道风管,3-电动配冷风阀,4-变频送热轴流风机,5-自动偏转配风器,6-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7-循环热风管道,8-定时搅拌轴流风机,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湿坯,12-托板,14-干燥室窑体结构,16-密闭门,17-变频排潮轴流风机,18-排潮管道,20-排潮总烟道,21-控制器,51-固定钢架,52-导流叶片,53-连杆A,54-主动旋转杆,55-被动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包括干燥室窑体结构14、送热支烟道风管2、排潮总烟道20,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2安装在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一侧,且送热支烟道风管2通过电动配冷风阀3和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的内腔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另一侧设有排潮管道18,排潮管道18一端通过变频排潮轴流风机17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腔连通,排潮管道18另一端与排潮总烟道20连通,所述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的出风口上设有自动偏转配风器5。干燥室运行前,将湿坯11放置在托板12上,然后通过叉车将托板12运至干燥室窑体结构14处,并通过轨道运送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设置的混凝土牛腿上,单条干燥室装满后,即关闭密闭门后,可进行干燥运行。干燥室运行过程中,干燥介质依次通过送热总烟道、电动配热风闸1、送热支烟道风管2后,通过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送入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同时可以根据可根据温度需要,采用电动配冷风阀3调整干燥介质温度,然后由自动偏转配风器5调节气流方向后,进入干燥室,对湿坯进行湿热交换,进行过程中,采用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和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对干燥室内气流进行扰动,增加截面温度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热交换后的潮气经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与密闭门16构成的排潮支烟道,通过变频排潮轴流风机17输送到排潮管道18,进入排潮总烟道20带出干燥室窑体外。干燥室窑体结构14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多条干燥室窑体结构14并列,设置为室式干燥室组合,以满足不同产量和工厂连续生产的要求。干燥结束后,打开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一端的密闭门16,再由指状叉车将放有干燥砖坯的托板12取出,得到符合残余水分要求的干砖坯,完成湿砖坯脱水干燥的一次循环过程。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上部设有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安装在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两侧,且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通过循环热风管道7相互连接,通过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可以吸收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一处的空气,从另一侧吹出,使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空气进行扰动,有利干燥过程,同时也起到气流搅拌作用,能够均化干燥室内气流分布状况和截面温度。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设有托板12,托板12沿干燥室窑体结构14长方向间隔排列,托板12有多层,且托板12上放置有湿坯11,托板12沿干燥室窑体结构14长方向间隔排列,当干燥介质流过时,可以与湿坯11接触,达到干燥的作用。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2通过电动配热风闸1与送热总烟道连接,通过电动配热风闸1将送热总烟道内的干燥介质引入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以便于对湿坯11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设有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干燥室窑体结构14外设有控制器21,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1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9和湿度传感器10提供数据,便于控制器21控制设备运行。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一侧设有密闭门16,在设备运行使,避免干燥介质泄露。所述自动偏转配风器5由固定钢架51、导流叶片52,固定钢架51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窑体结构(14)、送热支烟道风管(2)、排潮总烟道(20),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2)安装在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一侧,且送热支烟道风管(2)通过电动配冷风阀(3)和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的内腔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另一侧设有排潮风道(18),排潮风道(18)一端通过变频排潮轴流风机(17)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腔连通,排潮风道(18)另一端与排潮总烟道(20)连通;所述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的出风口上设有自动偏转配风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窑体结构(14)、送热支烟道风管(2)、排潮总烟道(20),所述送热支烟道风管(2)安装在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一侧,且送热支烟道风管(2)通过电动配冷风阀(3)和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的内腔连接;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另一侧设有排潮风道(18),排潮风道(18)一端通过变频排潮轴流风机(17)与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腔连通,排潮风道(18)另一端与排潮总烟道(20)连通;所述变频送热轴流风机(4)的出风口上设有自动偏转配风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上部设有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安装在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两侧,且定时搅拌轴流风机(8)和正反向热风循环轴流风机(6)通过循环热风管道(7)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进出平流自动化室式干燥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窑体结构(14)内设有托板(12),托板(12)沿干燥室窑体结构(14)长方向间隔排列,托板(12)有多层,且托板(12)上放置有湿坯(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生张乃从万军张笠陈蕾余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建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