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热压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52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包括外框架,外框架内部的顶部固设有一个固定热板,外框架内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外框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移动热板,移动热板与外框架之间设有限定热板最低位置的限位装置;相邻的两个热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固定热板与移动热板的内部均设有容纳加热液体的容纳腔;外框架底部设有升降机构;还包括用于输送加热液体的输送管和输送支管,所述输送管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输送管与容纳腔通过输送支管连接;还包括用于向单板吹风降温的吹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高、降温均匀、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单板烘干后次品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单板烘干作业时使用,特别适用于热压式单板热压烘干机烘干单板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板热压烘干机
本技术属于木材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
技术介绍
单板是由木材旋切或木方刨切而成的薄板,是复合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复合板的质量。刚生产出来的单板含水量比较高,无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实际生产中,需对单板进行烘干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传统的烘干方法是自然晾晒,但这种烘干方法不仅效率低下、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且极易造成单板卷曲。为了实现工业化高效率烘干单板,市场上出现了品类众多的单板烘干设备,现有的单板烘干设备中使用最多的是单板干燥热压机,此种单板干燥热压机中设有多个热板,每个热板为空腔结构,空腔内通有加热单板的液体,使用时将多个单板叠压在一起放在热板上,然后利用升降机构将放置有叠压单板的热板抬升,令叠压的单板顶压于上一层的热板上,进而单板被相邻的两个热板压紧,加热一定时间后升降机构收回,将单板取出。这种单板烘干设备生产出来的单板不会卷曲,生产效率高,但是,靠近热板的单板会加热过度而温度过高导致开裂甚至被炭化,远离热板的单板会出现加热不到位温度偏低烘干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以达到烘干均匀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顶部固设有一个固定热板,所述外框架内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外框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移动热板,所述移动热板与外框架之间设有限定热板最低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相邻的两个热板之间形成放置单板的容纳空间,且固定热板与移动热板的内部均设有容纳加热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外框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移动热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单板热压烘干机还包括用于输送加热液体的输送管和输送支管,所述输送管至少设有两个,输送管与容纳腔通过输送支管连接,还包括用于向容纳空间内的单板吹风降温的吹风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吹风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和送风管道,所述供气装置和送风管道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送风管道包括沿外框架高度方向设置的出风管和用于连接供气装置与出风管的连接管,所述出风管上固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容纳空间连通;所述供气装置设于外框架外部。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风量的阀门。作为对本技术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吹风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出风管沿外框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的移动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链条和固设于外框架上的驱动机构、链轮,所述链条与出风管通过固设于出风管上的连接块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出风管上的滑轮、固设于外框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与滑轮相配合。作为对本技术的更进一步限定:所述外框架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驱动机构、供气装置、升降机构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供气装置、升降机构电联形成闭合回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吹风装置,能够在单板烘干时降低靠近热板的单板的温度,使叠压于热板上的单板温度均匀,降低次品率;本技术设置的送风管道,能够实现空气远距离输送,并且可以降低生产场所内的噪声,设置的出风口,能够更加精准的将风送到单板表面;(2)本技术中连接管上设置的阀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风量大小,实现风量精准控制;设置的移动装置,能够带动出风管沿单板长度方向左右移动,进而令吹进的风能够均匀吹向单板,使单板各部位均匀地吹风降温,移动装置中采用链条、链轮,链条-链轮传动效率高,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3)本技术中出风管两端均设有滑轮,外框架上还固设有导轨,能够增加出风管在沿外框架长度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还能够降低移动时的摩擦力,驱动机构、供气装置、升降机构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综上所述,本技术稳定性高、降温均匀、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单板烘干后次品率低,本技术适用于单板烘干作业时使用,特别适用于热压式单板烘干机烘干单板时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C部局部放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框架,21-固定热板,22-移动热板,3-连接口,4-容纳空间,5-升降机构,51-平台,52-液压缸,6-输送管,7-输送支管,8-限位装置,81-限位棒,82-限位板,9-吹风装置,91-供气装置,92-送风管道,921-出风管,922-连接管,923-连接块,924-滑轮,925-出风口,926-阀门,93-移动装置,931-链条,932-驱动机构,933第一链轮,934-电机,935-第二链轮,936-导轨,10-控制装置,101-PLC控制器,102-第一触点开关,103-第二触点开关,104-第三触点开关,105-第四触点开关,106-红外测温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单板热压烘干机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单板热压烘干机本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包括外框架1,外框架1为槽钢焊接制成的、长方体框架,固定在地面上,在外框架1内部的顶部固设有一个固定热板21,在外框架1的内部、沿外框架1高度方向还设有九个可上下移动的移动热板22,相邻的两个热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单板的容纳空间4,固定热板21与移动热板22的结构相同,均为具有容纳腔的长方板体,其容纳腔内装有热油,长方板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连接外部供油装置的连接口3。在外框架1左右两侧的外部各设有一个用于向容纳腔内输送热油的输送管6,输送管6分别与各热板上的连接口3通过输送支管7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热板22能够上下移动,为限定移动热板22的向下的最低位置,本实施例设有限位装置8,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限位棒81和沿外框架1高度方向设置的限位板82,其中限位棒81固设于移动热板22上,且每个移动热板22上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限位棒81,所述限位板82设有四个,分别沿外框架1的四个竖直槽钢设置,且限位板82呈阶梯形,每个限位板82有九个等高阶梯,设于最底端移动热板22上的限位棒81至设于最上方的移动热板22上的限位棒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顶部固设有一个固定热板,所述外框架内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外框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移动热板,所述移动热板与外框架之间设有限定热板最低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相邻的两个热板之间形成放置单板的容纳空间,且固定热板与移动热板的内部均设有容纳加热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外框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移动热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单板热压烘干机还包括用于输送加热液体的输送管和输送支管,所述输送管至少设有两个,输送管与容纳腔通过输送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容纳空间内的单板吹风降温的吹风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板热压烘干机,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部的顶部固设有一个固定热板,所述外框架内部还设有至少一个可沿外框架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移动热板,所述移动热板与外框架之间设有限定热板最低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相邻的两个热板之间形成放置单板的容纳空间,且固定热板与移动热板的内部均设有容纳加热液体的容纳腔;所述外框架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移动热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单板热压烘干机还包括用于输送加热液体的输送管和输送支管,所述输送管至少设有两个,输送管与容纳腔通过输送支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容纳空间内的单板吹风降温的吹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板热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和送风管道,所述供气装置和送风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板热压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包括沿外框架高度方向设置的出风管和用于连接供气装置与出风管的连接管,所述出风管上固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军杨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华杰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