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49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包括底盘、固定导向轮、随动导向轮机构,驱动轮机构,压力轮,轨道;底盘上分别有一对随动导向轮机构且对角安装在底盘上,驱动轮机构和固定导向轮各一个并且对角安装在底盘上,轨道在固定导向轮与随动导向轮机构之间,并固定在地面上,且随动导向轮机构并沿着轨道运动,随动导向轮机构采用弹性杆连接,小车在转弯时所述随动导向轮根据所述轨道形状进行摆动,并由弹性元件将其所述随动导向轮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实行,经济可靠,可使整机运行平稳,且振动小,能使小车平稳通过较小的转弯半径轨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
]本技术涉及游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游乐设备不断的发展,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游乐领域出现了多元化,不再是以前的单一模式,主题乐园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娱乐乐趣,最大限度的发掘出游乐领域价值。然而对游乐设备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室外庞然大物游乐设备,而且需要室内小巧玲珑型游乐设备,而室内设备要求体积小,操控灵活,要求占地面积小。目前室内游乐设备种类繁多,但是游乐设备由于技术缺陷使得体积大笨重,操控不灵活。例如现有轨道小车过弯采用双轮驱动,过弯时通过改变两驱动轮转速,来实现小车在轨道上顺利过弯。由于现有技术缺陷无法保证在不同弯道时两驱动轮的差速同步,从而产生两驱动轮相互牵扯问题。造成驱动轮磨损,使用寿命降低。对轨道精度要求高并且对电气控制及其苛刻。维护成本高,时常电子设备误报与报错,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包括底盘1、固定导向轮5、随动导向轮机构6,驱动轮机构3,压力轮4,轨道2;所述底盘1上分别有一对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且对角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驱动轮机构3和所述固定导向轮5各一个并且对角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所述轨道2在所述固定导向轮5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之间,并固定在地面上。且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并沿着所述轨道2运动,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采用弹性杆连接,小车在转弯时所述随动导向轮6根据所述轨道2形状进行摆动,并由弹性元件将其所述随动导向轮6复位。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固定导向轮5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安装在底盘1上且所述固定导向轮5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面对面对角安装。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压力轮4与所述驱动轮机构相切并且所述驱动轮机构轮3与所述轨道2侧面贴合,所述轨道2另一侧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轮6贴合。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轨道2在所述固定导向轮5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之间,安装在地面上。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采用弹性杆连接,小车在转弯时所述随动导向轮6根据所述轨道2形状进行摆动,并由弹性元件将其所述随动导向轮6复位。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驱动轮机构3是由电机输入动力,驱动小车运动。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由随动导向轮、压紧组件构成,随动导向轮通过压紧组件以压紧状态与轨道接触,所述压紧组件由转轴、导向轮转动臂62、导向轮固定座65、随动转轴66、轴承座67、摆动杆固定座63、摆动杆64、压缩弹簧68、弹簧固定件,所述随动导向轮61通过导向轮固定座65与导向轮转动臂62固定,导向轮转动臂62的一端端部设有转轴,与转轴转动固定;导向轮转动臂62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座67,通过轴承座67夹持随动转轴66,摆动杆64横向贯穿所述随动转轴66,摆动杆64远离轨道一端套设有压缩弹簧68并设有弹簧固定件固定,摆动杆64近轨道一端设有摆动杆固定座63。对上述优化方案设计中,导向轮转动臂62的另一端上下分别设有轴承座67,上下两端轴承座67中间夹持随动转轴6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维护次数减少,安全可靠性提供,满足客户要,值得推广应用。易于实行,经济可靠,可使整机运行平稳,且振动小,能使小车平稳通过较小的转弯半径轨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轨道小车过弯时随动导向轮机构仰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轨道小车过弯后随动导向轮机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随动导向轮机构轴侧图;图4是本技术的随动导向轮机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向轮固定座剖面图;图中标记说明:1底盘、2轨道、3驱动轮机构、4压力轮、5固定导向轮、6第二随动导向轮机构、7第一随动导向轮机构。61导向轮、62导向轮转动臂、63摆动杆固定座、64摆动杆、65导向轮固定座、66随动转轴、67轴承座、68压缩弹簧、69转轴、610导轴摆动接头、611轴套、612轴、613弹簧座、614弹簧导向套、615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相信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包括底盘1、固定导向轮5、随动导向轮机构6,驱动轮机构3,压力轮4,轨道2;底盘1上分别有一对随动导向轮机构6且对角安装在底盘1上,驱动轮机构3和固定导向轮5各一个并且对角安装在底盘1上,轨道2在固定导向轮5与随动导向轮机构6之间,并固定在地面上。且随动导向轮机构6并沿着轨道2运动,随动导向轮机构6采用弹性杆连接,小车在转弯时所述随动导向轮6根据所述轨道2形状进行摆动,并由弹性元件将其所述随动导向轮6复位。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2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6,包括底盘1、固定导向轮5、随动导向轮机构6,驱动轮机构3,压力轮4,轨道2;在底盘1一端所述压力轮4与所述驱动轮机构3相切并且所述驱动轮机构轮3与所述轨道2侧面贴合,所述轨道2另一侧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轮6保持贴合。所述驱动轮机构3是由电机输入动力,驱动小车运动。在底盘1另一端安装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与所述固定导向轮5并始终与轨道2保持贴合。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采用弹性杆连接,并由弹性元件将其所述随动导向轮6复位。小车进入轨道2弯道时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与轨道2之间受到挤压,触发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中弹性元件,使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产生摆动,如图1所示。小车运动到轨道2直线段时,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受到弹性元件作用将其复位,如图2所示。现有的技术中,轨道小车过弯机构采用双轮驱动,过弯时通过改变两驱动轮转速,来实现小车在轨道上顺利过弯。由于现有技术缺陷无法做到两驱动轮过弯时速度控制,产生两驱动轮会相互牵扯问题。造成驱动轮磨损,使用寿命降低。实施例二如图3-5所示,所述轨道压紧导向轮机构。由所述导向轮61与所述导向轮转动臂62连接,所述导向轮转动臂62连接在所述导向轮固定座65上进行转动,且所述导向轮固定座65安装在底盘上。所述轴承座67固定连接在所述导向轮转动臂62端部上下各一个,并且把所述随动转轴66安装在两轴承座67中间,所述随动转轴6能够自由转动。所述摆动杆64一端与所述导轴摆动接头610连接,所述导轴摆动接头610在所述摆动杆固定座63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固定座63安装在底盘上,所述摆动杆64穿入所述随动转轴66并自由滑动,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轮转动臂62转动时带动所述摆动杆64进行摆动。所述压缩弹簧68位于所述导向轮转动臂62一侧并与所述随动转轴66活动接触所述压缩弹簧68另一端与所述末端弹簧导向套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包括底盘(1)、轨道(2)、驱动轮机构(3)、压力轮(4)、固定导向轮(5)、随动导向轮机构(6),轨道(2)固定在底盘(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位于轨道(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随动导向轮机构(6)且呈对角安装,驱动轮机构(3)和固定导向轮(5)各一个并且对角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轨道(2)的两侧,第一随动导向轮机构(7)与驱动轮机构(3)的轮毂相对夹持轨道,第二随动导向轮机构(6)与固定导向轮(5)的轮毂相对夹持轨道;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内设有弹性元件,由弹性元件实现随动导向轮的弹性随动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包括底盘(1)、轨道(2)、驱动轮机构(3)、压力轮(4)、固定导向轮(5)、随动导向轮机构(6),轨道(2)固定在底盘(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位于轨道(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随动导向轮机构(6)且呈对角安装,驱动轮机构(3)和固定导向轮(5)各一个并且对角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位于轨道(2)的两侧,第一随动导向轮机构(7)与驱动轮机构(3)的轮毂相对夹持轨道,第二随动导向轮机构(6)与固定导向轮(5)的轮毂相对夹持轨道;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6)内设有弹性元件,由弹性元件实现随动导向轮的弹性随动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轮(4)与所述驱动轮机构相切并且所述驱动轮机构与所述轨道侧面贴合,所述驱动轮机构(3)与电机控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小车过弯随动导向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导向轮机构由随动导向轮、压紧组件构成,随动导向轮通过压紧组件以压紧状态与轨道接触,所述压紧组件由转轴、导向轮转动臂(62)、导向轮固定座(65)、随动转轴(66)、轴承座(67)、摆动杆固定座(63)、摆动杆(64)、压缩弹簧(68)、弹簧固定件,所述随动导向轮(61)通过导向轮固定座(65)与导向轮转动臂(62)固定,导向轮转动臂(62)的一端端部设有转轴,与转轴转动固定;导向轮转动臂(62)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座(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臻峰陶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