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31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包括吸筒、连接管、吸管、限流组件和吸头,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推盘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吸筒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管,吸管的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限流组件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压块和二号压块,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头,吸头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槽道,吸头外表面和通气槽道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吸槽,单手握持吸筒,并通过推块和推杆带动推盘、固定杆和活塞柱移动,从而进行负压吸痰,单手操作,使用简单,吸痰方便,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尤其在冬季,雾霾天气的增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越来越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呼吸道有痰,且呼吸道痰液的是以粘膜的方式分布在呼吸道上,这些痰液如果不及时清除,将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影响呼吸患者的身体健康,呼吸道是人体实现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并且具有支撑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作用,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呼吸道病患容易出现排痰困难,较多的痰、脓等容易阻塞严重情况堵塞呼吸道,直接导致病患呼吸困难的危险症状,市场上吸痰护理器多数为电动式,手控操作简单方便,简单易学,但在无电源途中情况下,对伤病人进行常规吸痰处理就成为一大难题,因此需要一种便携式手动吸痰护理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手动吸痰护理器通过负压原理对病人进行常规吸痰处理,但现有的手动吸痰护理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吸痰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双手对吸痰器共同握持,单手操作不便,不便于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吸痰器在吸痰结束后,吸管内部会溢流一部分痰液,清洁不便,不便于对病人的吸痰处理;吸痰器在吸痰过程中,需要调节吸管开口位置来对管道内部痰液进行吸出,吸管开口调节不便,吸痰不够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具有安全卫生和吸痰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包括吸筒、连接管、吸管、限流组件和吸头,吸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推盘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吸筒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管,吸管的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限流组件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压块和二号压块,吸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头,吸头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槽道,吸头外表面和通气槽道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吸槽。作为本技术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优选技术方案,限流组件为方形结构且内部开设有方槽,限流组件与吸管穿合相连接,一号压块与二号压块均为方形结构且均与限流组件嵌合相连接,一号压块与二号压块的内表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有限位卡块,活动杆与限位卡块均为方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优选技术方案,吸头为弧形结构且与吸管固定相连接,吸槽为圆形结构且与吸头内部相通,通气槽道为弧形结构且呈环形阵列排列。作为本技术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的一端与吸筒嵌合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管固定相连接,连接管为锥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优选技术方案,推盘的外部四周为弧形结构,推盘与吸筒的外部宽度相等。作为本技术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优选技术方案,推块为弧形结构且与吸筒的外表面相互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为一种新型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吸筒内部设置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且活塞柱、固定杆和推盘依次固定连接,推盘上端一侧固定有推杆,推杆一端固定有推块,单手握持吸筒,并通过推块和推杆带动推盘、固定杆和活塞柱移动,从而进行负压吸痰,单手操作,使用简单,吸痰方便;吸筒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吸管,吸管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吸痰结束后通过限流组件两侧设置的一号压块和二号压块向内相对移动,对吸管进行贴合挤压,从而限制吸管内部痰液溢流,清洁方便,使用简单,吸痰方便;吸管一端设置有吸头,吸头与吸管内部相通,吸头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处吸槽,吸头外部四周还开设有若干处弧形通气槽道,通过吸头能够对呼吸道内部痰液进行均匀吸出,且通过通气槽道的设置便于呼吸道内部空气的流动,防止病人缺氧胸闷头晕,且吸痰器为一次性产品,安全卫生。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推杆取下后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吸筒外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吸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推杆取下后吸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限流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吸头正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吸头前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筒;2、连接管;3、吸管;4、限流组件;5、吸头;6、推盘;7、推杆;8、推块;9、固定杆;10、活塞柱;11、一号压块;12、二号压块;13、活动杆;14、限位卡块;15、吸槽;16、通气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9,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包括吸筒1、连接管2、吸管3、限流组件4和吸头5,吸筒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推盘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推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8,吸筒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吸管3,吸管3的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4,限流组件4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压块11和二号压块12,吸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头5,吸头5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槽道16,吸头5外表面和通气槽道1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吸槽15,本实施例中吸筒1为塑料柱形结构且内部中空,吸筒1内部设置有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且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活塞柱10为橡胶圆形结构,用于负压吸气,固定杆9为塑料柱形结构,用于连接活塞柱10和推盘6,推盘6用于固定杆9和或活塞柱10的拉动,推块8用于推杆7和推盘6的推动,推块8与推盘6通过推杆7固定相连接,推杆7为塑料弧形结构,推杆7与推块8均与吸筒1外表面相互贴合,单手握持吸筒1,并通过推块8和推杆7带动推盘6、固定杆9和活塞柱10移动,从而进行负压吸痰,单手操作,使用简单,吸痰方便,吸痰结束后通过限流组件4两侧设置的一号压块11和二号压块12向内相对移动,对吸管3进行贴合挤压,从而限制吸管3内部痰液溢流,清洁方便,使用简单,吸痰方便,通过吸头5能够对呼吸道内部痰液进行均匀吸出,且通过通气槽道16的设置便于呼吸道内部空气的流动,防止病人缺氧造成胸闷头晕,且吸痰器为一次性产品,安全卫生。具体的,限流组件4为方形结构且内部开设有方槽,限流组件4与吸管3穿合相连接,一号压块11与二号压块12均为方形结构且均与限流组件4嵌合相连接,一号压块11与二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筒(1)、连接管(2)、吸管(3)、限流组件(4)和吸头(5),吸筒(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推盘(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推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8),吸筒(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吸管(3),吸管(3)的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4),限流组件(4)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压块(11)和二号压块(12),吸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头(5),吸头(5)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槽道(16),吸头(5)外表面和通气槽道(1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吸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筒(1)、连接管(2)、吸管(3)、限流组件(4)和吸头(5),吸筒(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活塞柱(10)、固定杆(9)和推盘(6)从右至左依次固定相连接,推盘(6)的内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推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块(8),吸筒(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吸管(3),吸管(3)的一端外部四周设置有限流组件(4),限流组件(4)的外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压块(11)和二号压块(12),吸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头(5),吸头(5)的外部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槽道(16),吸头(5)外表面和通气槽道(16)的内表面均开设有吸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吸痰护理器,其特征在于:限流组件(4)为方形结构且内部开设有方槽,限流组件(4)与吸管(3)穿合相连接,一号压块(11)与二号压块(12)均为方形结构且均与限流组件(4)嵌合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娟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