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属于深厚软基区域道路拓宽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公路运输量的不断增多,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量增大的趋势愈发加剧。在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将大量已有的低等级公路改建成高等级公路的艰巨任务,这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老路的拓宽.利用老路拓宽改造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同时可以少占用土地也利于环保,然而在旧路拓宽改造中往往面临着新老路路基的差异沉降(尤其对于软土地基而言)也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深厚软基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低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等特点,其工程力学性质很差。对在种软土上修建的道路的拼宽会遇到更为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老公路的融合贯通、新老桥台的拼接组合和新老路堤的相互影响等沉降变形问题,处理不当就会使新老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过大,导致路面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压实的道路原路面与拓宽桩土混合路基土的交界处之间采用不均匀沉降处理结构相互构筑;该不均匀沉降处理结构在位于原道路路面的交界处铺设桩土混合路基,桩土混合路基上铺设压实层,压实层的高度与原道路路面齐平;位于原道路路面与压实层之间的交界处上覆盖第一层加筋板层,第一层加筋板层的上方覆盖钢塑格栅;位于第一层加筋板层上的钢塑格栅上方覆盖水泥压实土层,水泥压实土层上覆盖第二层加筋板层,第二层加筋板层的上方覆盖土工格栅;压实土自第二层加筋板层上的土工格栅向下覆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其压实的道路原路面与拓宽桩土混合路基土的交界处之间采用不均匀沉降处理结构相互构筑;该不均匀沉降处理结构在位于原道路路面的交界处铺设桩土混合路基,桩土混合路基上铺设压实层,压实层的高度与原道路路面齐平;位于原道路路面与压实层之间的交界处上覆盖第一层加筋板层,第一层加筋板层的上方覆盖钢塑格栅;位于第一层加筋板层上的钢塑格栅上方覆盖水泥压实土层,水泥压实土层上覆盖第二层加筋板层,第二层加筋板层的上方覆盖土工格栅;压实土自第二层加筋板层上的土工格栅向下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加筋板层由若干个加筋板组成,若干个所述的加筋板为塑料板或钢板;若干个加筋板沿原道路路面与压实层之间的交界处依次从纵列排列;每个加筋板之前设有一定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原道路路面与压实层之间的交界处为中心,所述的第一层加筋板层覆盖与原道路路面及压实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基上道路拓宽交界处路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于第一层加筋板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澍洋,王哲,江振华,陈佩,熊禹,张晓春,王伟成,杨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