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170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其中结构包括:形成于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顶通道和斜向连接于所述顶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坡道;水平贯穿于两个所述坡道的多个对拉锚杆,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凸伸出对应的坡道并于对应的坡道表面锚固;在对应的所述坡道的底部通过分级放坡形成的二级坡道;斜向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二级坡道内的多个斜拉锚杆,所述斜拉锚杆的一端凸伸出所述二级坡道且于所述二级坡道的表面锚固;于顶通道竖向向下注浆形成间隔的多个注浆桩,多个所述注浆桩和所述对拉锚杆以及所述斜拉锚杆通过注浆固接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施工中,两个相邻的基坑之间形成有通道。通道一般包括用于通行的水平的顶面和位于顶面相对两侧的斜向的坡面。现有技术中为防止通道滑坡,一般对通道的坡面上的裸露土体进行覆盖。对坡面的覆盖一般是在全部土体的坡面都施工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在此施工过程中也存在滑坡等安全问题。而且用来覆盖土体的材料经过风吹日晒,总需要更换,造价高工序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全部土体的坡面施工完成之后再通过覆盖裸露土体,存在滑坡风险且常需更换覆盖材料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包括:形成于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顶通道和斜向连接于所述顶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坡道;水平贯穿于两个所述坡道的多个对拉锚杆,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凸伸出对应的坡道并于对应的坡道表面锚固;在对应的所述坡道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形成于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顶通道和斜向连接于所述顶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坡道;/n水平贯穿于两个所述坡道的多个对拉锚杆,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凸伸出对应的坡道并于对应的坡道表面锚固;/n在对应的所述坡道的底部通过分级放坡形成的二级坡道;/n斜向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二级坡道内的多个斜拉锚杆,所述斜拉锚杆的一端凸伸出所述二级坡道且于所述二级坡道的表面锚固;以及/n于顶通道竖向向下注浆形成间隔的多个注浆桩,多个所述注浆桩和所述对拉锚杆以及所述斜拉锚杆通过注浆固接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于相邻两个基坑之间的顶通道和斜向连接于所述顶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坡道;
水平贯穿于两个所述坡道的多个对拉锚杆,所述对拉锚杆的两端凸伸出对应的坡道并于对应的坡道表面锚固;
在对应的所述坡道的底部通过分级放坡形成的二级坡道;
斜向穿设于对应的所述二级坡道内的多个斜拉锚杆,所述斜拉锚杆的一端凸伸出所述二级坡道且于所述二级坡道的表面锚固;以及
于顶通道竖向向下注浆形成间隔的多个注浆桩,多个所述注浆桩和所述对拉锚杆以及所述斜拉锚杆通过注浆固接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于所述对拉锚杆的凸伸出所述坡道的端部的一对对拉槽钢,一对所述对拉槽钢相互固接且贴设于所述坡道的表面;
套设于所述对拉锚杆的凸伸出一对所述对拉槽钢的端部的对拉垫板,所述对拉垫板贴设于所述对拉槽钢;以及
螺合于所述对拉锚杆的对拉螺母,通过将所述对拉螺母顶紧于所述对拉垫板以对所述对拉锚杆进行对拉锚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于所述斜拉锚杆的凸伸出所述二级坡道的端部的一对斜拉槽钢,一对所述斜拉槽钢相互固接且贴设于所述二级坡道的表面;
套设于所述斜拉锚杆的凸伸出一对所述斜拉槽钢的端部的斜拉垫板,所述斜拉垫板贴设于所述斜拉槽钢;以及
螺合于所述斜拉锚杆的斜拉螺母,通过将所述斜拉螺母顶紧于所述斜拉垫板以对所述斜拉锚杆进行斜拉锚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射于所述坡道和所述二级坡道的防护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顶通道上的钢筋混凝土层。


6.一种基坑之间的连接通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相邻的两个基坑时,于相邻的两个基坑之间保留土方以在所保留的土方的顶面形成顶通道;
随着两个基坑向下开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呼国栋王金宝陈光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