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怀山专利>正文

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8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该牵引器本体包括若干层状叠加的气囊,在所述牵引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牵引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循环加热装置,该循环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处设置有加热网,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扇和为该风扇提供动力的电机;充气泵,该充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加热网、电机和充气泵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牵引治疗的同时,为患者的颈部提供全方位的热敷,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但是如果牵引器使用不当,强行牵引容易造成肌肉和神经组织损伤,导致肌肉萎缩,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中国技术专利CN200720005515.6公开了一种热敷颈椎牵引器,其在充气内胆的外侧固定热敷机构,在牵引治疗的同时,能够对颈椎关节及周围肌肉起到热敷祛寒、活血化瘀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只是将热敷机构设置在某一固定位置,属于单点热敷,疗效有限,且容易造成温度过高,导致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可以在牵引治疗的同时,为患者的颈部提供全方位的热敷,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该牵引器本体包括若干层状叠加的气囊,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在所述牵引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牵引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循环加热装置,该循环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处设置有加热网,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扇和为该风扇提供动力的电机;充气泵,该充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加热网、电机和充气泵供电。本技术中,患者可以先将牵引器本体套在颈部,然后通过充气泵为气囊充气至患者所需状态;在充气泵工作时,电源模块也同时为加热网和电机供电,充气泵泵入的气体依次通过充气管、循环加热装置和进气管进入气囊中,在气体经过循环加热装置时,被加热网加热,使得进入气囊中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对患者的颈部起到了热敷的作用,由于气囊中没有热源,空气难以长时间维持温度,因此,本技术在循环加热装置内还设置有风扇,风扇转动的过程中,在出气管内形成负压,使得空气从气囊内排出并再次经由加热网加热后进入到气囊内,从而可以使得气囊内的温度维持不变,提高热敷效果,促进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优选地,所述加热网的外周通过隔热装置与所述循环加热装置的内壁连接,设置隔热装置可以防止循环加热装置表面过热,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患者被循环加热装置烫伤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加热网采用电阻丝制成。优选地,所述隔热装置采用石棉制成。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所述电源模块和加热网连接,以用于控制加热网的温度;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牵引器本体的内周,且该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控制器连接。由于电阻丝在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使得患者颈部不适,因此增设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牵引器本体和患者颈部之间的温度,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即调低电阻丝的温度,来缓解患者颈部的不适。优选地,所述气囊为“C”形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所述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循环加热装置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的结构框图。附图标记:1-牵引器本体;2-循环加热装置;3-充气泵;4-电源模块,5-控制器;11-气囊;12-连通管;13-进气口;14-出气口;15-温度传感器;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23-第三连接孔;24-进气管;25-出气管;26-加热网;27-风扇;28-电机;29-隔热装置;31-充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包括牵引器本体1、循环加热装置2、充气泵3和电源模块4,上述牵引器本体1包括三个层状叠加的气囊11,该气囊11为“C”形结构,相邻两个气囊11之间通过连通管12连通,且在牵引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3,在牵引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4;上述循环加热装置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22和第三连接孔23,所述第一连接孔21通过进气管24与所述进气口1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22通过出气管25与所述出气口1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21处设置有加热网26,在所述第二连接孔22处设置有风扇27和为该风扇27提供动力的电机28;上述充气泵3的输出端通过充气管31与所述第三连接孔23连接;上述电源模块4用于为所述加热网26、电机28和充气泵3供电。在使用时,患者可以先将牵引器本体1套在颈部,然后通过充气泵3为气囊11充气至患者所需状态;充气泵3泵入的气体依次通过充气管31、循环加热装置2和进气管24进入气囊11中,在气体经过循环加热装置2时,被加热网26加热,使得进入气囊11中的空气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对患者的颈部起到了热敷的作用;风扇2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在出气管25内形成负压,使得空气从气囊11内排出并再次经由加热网26加热后进入到气囊11内,从而使得空气在气囊11、出气管25和进气管24中不断循环,维持气囊11内的空气温度不变,提高热敷效果,促进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循环加热装置2表面过热,本实施例中,在加热网26的外周设置有采用石棉制成的隔热装置29,该隔热装置29的外周与循环加热装置2的内壁连接,内周与加热网26的外周连接,以避免出现患者被循环加热装置2烫伤的情况。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还包括控制器5,该控制器5与上述电源模块4和加热网26连接;且在上述牵引器本体1的内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该温度传感器15分别与上述电源模块4和控制器5连接。本实施例中,加热网26采用电阻丝制成,在电阻丝工作的过程中,温度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高,引起患者的不适,因此温度传感器15会实时监测患者颈部与牵引器本体1之间的温度,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5即调低加热网26的温度,缓解患者的不适。众所周知,电阻丝的温度与流经电阻丝的电流有关,也就是与电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有关,在阻值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两端电压就会降低温度;此外,也可以通过改变电阻来调节,比如说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增加,温度就会降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减小电压或者增加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降低电阻丝的温度属于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解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牵引器本体,该牵引器本体包括若干层状叠加的气囊,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在所述牵引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牵引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n循环加热装置,该循环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处设置有加热网,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扇和为该风扇提供动力的电机;/n充气泵,该充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n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加热网、电机和充气泵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器本体,该牵引器本体包括若干层状叠加的气囊,相邻两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且在所述牵引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牵引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
循环加热装置,该循环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处设置有加热网,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处设置有风扇和为该风扇提供动力的电机;
充气泵,该充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充气管与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
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加热网、电机和充气泵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怀山
申请(专利权)人:莫怀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