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007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融合器,属于椎体融合器领域,包括多孔主体部。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且多孔主体部的两侧面分别为用于与椎体终板贴合的抵接面,抵接面的面积与相邻椎体终板的面积相同;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延伸至抵接面上,并在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腰椎融合器通过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无需钢板的固定便能稳定的嵌在相邻两个椎体的终板之间。多孔主体部的孔洞使椎体的骨质能够长入孔洞内,实现椎体与腰椎融合器的融合,凹凸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抵接面与椎体终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防止腰椎融合器移位。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腰椎融合器进行手术,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融合器
本技术属于椎体融合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腰椎融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其他病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因退变导致腰椎滑脱或不稳及其他椎间盘疾病,需要进行椎体间融合术。腰椎的椎体间融合术一般需要在腰椎的两个椎体之间植入腰椎融合器,通过腰椎融合器将两个椎体固定在一起。现有的腰椎融合器一般采用后入路的方式植入椎体之间,为了在植入时避开椎体后侧的椎板、棘突、神经和血管等,现有的腰椎融合器一般设计的体积较小,单个腰椎融合器仅能够支撑和融合椎体的局部。而且为了防止腰椎融合器从两椎体之间滑脱,还需要利用钢板将腰椎融合器与相邻的椎体固定。采用现有的腰椎融合器来进行手术,单个腰椎融合器难以将两个椎体完全融合,而采用多个腰椎融合器,手术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现有的腰椎融合器还需要通过钢板与相邻的椎体固定,进一步的增加了整个手术的复杂程度,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个腰椎融合器难以将两个椎体完全融合,还需要额外的钢板进行固定,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增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腰椎融合器,包括多孔主体部;所述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且所述多孔主体部的两侧面分别为用于与椎体终板贴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的面积与相邻椎体终板的面积相同;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延伸至所述抵接面上并在所述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包括:扁平部,呈饼状,所述扁平部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扁平部的长轴平行,且两侧面呈夹角α设置;以及两个外凸部,分别设于所述扁平部的两侧面上,且每个所述外凸部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扁平部的侧面形成所述抵接面。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内填有用于促进骨长入的填充物。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面呈中间凸出的弧型曲面。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面呈中间凸出并设有棱的弯折面。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隙率为50%至80%。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孔洞的孔径在300μm至1000μm之间。进一步地,5°≤α≤8°。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的最大厚度为H,7mm≤H≤18mm。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主体部一侧的抵接面与第五腰椎的终板面积相同,另一侧的抵接面与第一骶椎的终板面积相同。本技术提供的腰椎融合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腰椎融合器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前入路的方式植入腰椎或骶椎的椎体之间,能够取代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将两个腰椎或者腰椎与骶椎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抵接面的面积与相邻椎体终板的面积相同,使得多孔主体部一方面能够替代椎间盘保证对椎体的支撑,将两个椎体完全融合;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抵接面与椎体终板更加吻合,使得多孔主体部被限位在相邻两个椎体的终板之间,从而使本申请的腰椎融合器无需钢板的固定便能稳定的嵌在相邻两个椎体的终板之间。最后,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延伸至抵接面上,并在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一方面使椎体的骨质能够长入孔洞内,实现椎体与腰椎融合器的融合,另一方面在植入后的初期,凹凸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抵接面与椎体终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防止腰椎融合器移位。采用本技术的腰椎融合器进行手术,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腰椎融合器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腰椎融合器的B向视图;图3为图1中腰椎融合器的A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腰椎融合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腰椎融合器的C向视图图6为图1中的腰椎融合器的使用状态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多孔主体部;2-抵接面;3-扁平部;4-外凸部;5-环形面;6-椎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腰椎融合器进行说明。腰椎融合器包括多孔主体部1。多孔主体部1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且多孔主体部1的两侧面分别为用于与椎体6终板贴合的抵接面2,抵接面2的面积与相邻椎体6终板的面积相同;多孔主体部1的孔洞延伸至抵接面2上并在抵接面2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腰椎融合器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前入路的方式植入腰椎或骶椎的椎体6之间,能够取代椎体6之间的椎间盘,将两个腰椎或者腰椎与骶椎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多孔主体部1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抵接面2的面积与相邻椎体6终板的面积相同,使得多孔主体部1一方面能够替代椎间盘保证对椎体6的支撑,将两个椎体6完全融合;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抵接面2与椎体6终板更加吻合,使得多孔主体部1被限位在相邻两个椎体6的终板之间,从而使本申请的腰椎融合器无需钢板的固定便能稳定的嵌在相邻两个椎体6的终板之间。最后,多孔主体部1的孔洞延伸至抵接面2上,并在抵接面2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一方面使椎体6的骨质能够长入孔洞内,实现椎体6与腰椎融合器的融合,另一方面在植入后的初期,凹凸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抵接面2与椎体6终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地防止腰椎融合器移位。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腰椎融合器进行手术,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具体地,椎体6终板呈中间凹陷状,多孔主体部1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使得抵接面2能够与椎体6终板贴合。多孔主体部1更具体地形状可以是与椎间盘的形状相同。多孔主体部1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使得多孔主体部1内部形成互联的孔洞,使得椎体6的骨质能够沿孔洞长入多孔主体部1内。多孔主体部1的孔洞延伸至抵接面2上,使得抵接面2变得凹凸不平,从而形成凹凸防滑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腰椎融合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孔主体部1包括扁平部3和两个外凸部4。扁平部3呈饼状,扁平部3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扁平部3的长轴平行,且两侧面呈夹角α设置。两个外凸部4分别设于扁平部3的两侧面上,且每个外凸部4的外表面凸出于扁平部3的侧面形成抵接面2。脊柱的弯曲方向一般是在矢状面上前后方向弯曲,通过扁平部3的侧面与长轴平行且扁平部3两侧面的夹角α,使得腰椎融合器能够将相邻两个椎体6呈一定角度的固定,还原脊椎的生理曲度。具体地,扁平部3和外凸部4为3D打印制成的一体结构,两者上的孔洞相互连通。扁平部3的两侧面分别为平面,并且两侧面呈夹角α设置。两个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主体部;所述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且所述多孔主体部的两侧面分别为用于与椎体终板贴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的面积与相邻椎体终板的面积相同;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延伸至所述抵接面上并在所述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主体部;所述多孔主体部呈中间厚外周薄的饼状,且所述多孔主体部的两侧面分别为用于与椎体终板贴合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的面积与相邻椎体终板的面积相同;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延伸至所述抵接面上并在所述抵接面上形成凹凸防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主体部包括:
扁平部,呈饼状,所述扁平部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扁平部的长轴平行,且两侧面呈夹角α设置;以及
两个外凸部,分别设于所述扁平部的两侧面上,且每个所述外凸部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扁平部的侧面形成所述抵接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主体部的孔洞内填有用于促进骨长入的填充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元李严王辉杨大龙马雷李若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