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96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包括左半钳、右半钳、铰链销,所述左半钳和右半钳通过铰链销连接成钳身,所述钳身的前部为钳臂,所述钳臂的中部呈弧形,所述钳臂的前端固定设有撑开块,所述钳臂的后部为钳柄,所述钳柄上设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导致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心外科或是其他科室,对于表浅手术暴露使用的一般都是乳突牵开器,但是现有的乳突牵开器,其乳突牵开器的器头一般都是采用牵开爪的结构,牵开爪的爪部较为尖锐,在手术中非常容易导致手术野组织误损伤,特别是血管和神经,容易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并且在收拢取出时候容易导致组织勾扯,取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时不容易导致组织损伤的表浅组织撑开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包括左半钳、右半钳、铰链销,所述左半钳和右半钳通过铰链销连接成钳身,所述钳身的前部为钳臂,所述钳臂的中部呈弧形,所述钳臂的前端固定设有撑开块,所述钳臂的后部为钳柄,所述钳柄上设有锁紧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撑开块的外侧壁为撑开接触部,所述撑开接触部呈圆弧过渡状;所述撑开接触部的下端往外延伸凸设有卡接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条进行倒角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由扇形齿板、带扳手齿扳和锁紧簧片构成,所述扇形齿板的一端固连在左半钳上,所述右半钳上设有通孔,所述扇形齿板的另一端穿过通孔,所述带扳手齿扳铰接在右半钳上,所述锁紧簧片固连在右半钳上且可弹性地将带扳手齿扳啮合在扇形齿板的任意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柄的后部设有手指操作环部,所述手指操作环部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纹。r>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半钳、右半钳、铰链销、撑开块均由不锈钢材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使用时,向内夹持钳柄使得钳臂往外撑开,当钳臂往外撑开到一定的距离后,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紧,钳臂上的撑开块撑开患者的表浅组织,由于撑开块呈块状结构,因此不会对患者的组织造成误损伤,在收拢取出时候不会勾扯患者的组织,取出简单;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不容易导致组织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包括左半钳101、右半钳102、铰链销103,所述左半钳101和右半钳102通过铰链销103连接成钳身100,所述钳身100的前部为钳臂104,所述钳臂104的中部呈弧形,所述钳臂104的前端固定设有撑开块106,所述钳臂104的后部为钳柄105,所述钳柄105上设有锁紧机构。使用时,向内夹持钳柄105使得钳臂104往外撑开,当钳臂104往外撑开到一定的距离后,通过锁紧机构进行锁紧,钳臂104上的两块撑开块106撑开患者的表浅组织,由于撑开块106呈块状结构,因此不会对患者的组织造成误损伤,在收拢取出时候不会勾扯患者的组织,取出简单。此外,钳臂104的中部呈弧形,能增加手术视野。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撑开块106的外侧壁为撑开接触部107,所述撑开接触部107呈圆弧过渡状;所述撑开接触部107的下端往外延伸凸设有卡接条108。两块撑开块106左右并列设置,撑开时,撑开块106的外侧壁直接接触撑开患者的组织,撑开块106的外侧壁为撑开接触部107,撑开接触部107呈圆弧过渡状,可以增加撑开块106与患者组织的接触面积,撑开接触部107的下端往外延伸凸设有卡接条108,撑开时,卡接条108能减少撑开块106从患者的组织上滑落或者脱落的可能。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接条108进行倒角处理。撑开时,卡接条108同样直接接触患者的组织,为了减少卡接条108的直角、直边对患者的组织造成刮伤,因此卡接条108进行倒角、倒边处理。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机构由扇形齿板111、带扳手齿扳112和锁紧簧片113构成,所述扇形齿板111的一端固连在左半钳101上,所述右半钳102上设有通孔,所述扇形齿板11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所述带扳手齿扳112铰接在右半钳102上,所述锁紧簧片113固连在右半钳102上且可弹性地将带扳手齿扳112啮合在扇形齿板111的任意位置。锁紧机构的作用是牵开创缘、暴露手术视野后锁紧固定该撑开器。扇形齿板111的一端固连在左半钳101上,右半钳102上设有通孔,扇形齿板11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通孔使得扇形齿板111转动更平稳。扇形齿板111及带扳手齿扳112的齿形可分别制成棘齿和棘爪状,使钳柄105只能相对靠拢而不能相对分开,但扳动带扳手齿扳112即可使其克服锁紧簧片113的锁紧力且与扇形齿板111齿脱,钳柄105即可自由分开或靠拢,从而使钳臂104前端的撑开块106靠拢或牵开。这种锁紧机构具有牵开后能自动锁定的功能,原因是当手特撑开器将左半钳101、右半钳102由远离位置相对靠拢从而使牵撑开块106将浅层软组织牵开时,带扳手齿扳112会因右半钳102的带动而充服锁紧簧片113的作用力自动调节啮合位置,并在停止手对左半钳101、右半钳102的捏拢作用力时,通过锁紧簧片113的作用力而与扇形齿板111啮合锁定。同时,浅层组织对撑开块106的作用力也使左半钳101、右半钳102绷紧。这种锁紧机构比现有技术有不同的特色,即能自动锁定,更为方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锁紧机构例如由扇形槽板和夹紧螺栓构成的锁紧机构等等也同样适用于本撑开器。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钳柄105的后部设有手指操作环部109,所述手指操作环部109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纹。使用时,医生可以把手指伸入两个手指操作环部109内,对钳柄105进行施力,钳柄105自由分开或靠拢,从而使钳臂104前端的撑开块106靠拢或牵开,手指操作环部109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纹,使得在对手指操作环部109施力时,不会打滑,增加手指与手指操作环部109的摩擦力。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半钳101、右半钳102、铰链销103、撑开块106均由不锈钢材制成。本撑开器的各个部件均可由不锈钢材制成,使用完毕后,可以对本撑开器进行高温消毒干燥后,再次循环使用。本撑开器可以用于外科所有浅表手术,比如心外科和血管外科的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钳(101)、右半钳(102)、铰链销(103),所述左半钳(101)和右半钳(102)通过铰链销(103)连接成钳身(100),所述钳身(100)的前部为钳臂(104),所述钳臂(104)的中部呈弧形,所述钳臂(104)的前端固定设有撑开块(106),所述钳臂(104)的后部为钳柄(105),所述钳柄(105)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撑开块(106)的外侧壁为撑开接触部(107),所述撑开接触部(107)呈圆弧过渡状;所述撑开接触部(107)的下端往外延伸凸设有卡接条(108);所述锁紧机构由扇形齿板(111)、带扳手齿扳(112)和锁紧簧片(113)构成,所述扇形齿板(111)的一端固连在左半钳(101)上,所述右半钳(102)上设有通孔,所述扇形齿板(11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所述带扳手齿扳(112)铰接在右半钳(102)上,所述锁紧簧片(113)固连在右半钳(102)上且可弹性地将带扳手齿扳(112)啮合在扇形齿板(111)的任意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浅组织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钳(101)、右半钳(102)、铰链销(103),所述左半钳(101)和右半钳(102)通过铰链销(103)连接成钳身(100),所述钳身(100)的前部为钳臂(104),所述钳臂(104)的中部呈弧形,所述钳臂(104)的前端固定设有撑开块(106),所述钳臂(104)的后部为钳柄(105),所述钳柄(105)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撑开块(106)的外侧壁为撑开接触部(107),所述撑开接触部(107)呈圆弧过渡状;所述撑开接触部(107)的下端往外延伸凸设有卡接条(108);所述锁紧机构由扇形齿板(111)、带扳手齿扳(112)和锁紧簧片(113)构成,所述扇形齿板(111)的一端固连在左半钳(101)上,所述右半钳(10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达封加涛简劲峰张明翰赵铎叶华安林家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