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晨晖专利>正文

一种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80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配送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架安装方便且稳定性好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和搭载在无人机主体下方的装卸货架;所述装卸货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储存飞行包裹箱的储存区和用于将飞行包裹箱从侧面递送至用户端的卸载区;所述无人机主体与装卸货架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卸货架顶部的第一连接盘和固定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下方的第二连接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无人机主体与装卸货架之间安装的稳定性,对提高无人机配送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能够方便的将无人机主体与装卸货架拆卸分离,以更换不同尺寸的装卸货架,提高了配送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配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无人机配送成为新的热门领域。在无人机配送的过程中,货物的盛装和卸载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一个核心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装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采用吊仓式装卸结构,二、货架式装卸结构。前者通过绳索将无人机与货仓连接,货物放置在货仓内,在货物送达目的地后,直接剪断绳索或直接将绳索与货仓脱扣,实现卸载;这种方式虽然在逻辑上简单易行,但考虑到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柔性的绳索连接方式可能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故飞行器的飞行速度不宜过快,且通常不宜配送质量较大的货物。同时,这种方式飞行器每次只能配送一件货物,这也制约了配送效率。后者采用在无人机飞行器上搭载货架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前者相比,能够进行相对较重的货物的运输,且稳定性也更好。但目前货架式装卸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虽然货架式装卸结构在理论上可利用货架配合推送机构满足多件货物同时配送的需求,但至今仍然存在于理论构想阶段,没有成熟可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搭载在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装卸货架(2);所述装卸货架(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储存飞行包裹箱(3)的储存区和用于将飞行包裹箱(3)从侧面递送至用户端的卸载区;/n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与装卸货架(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卸货架(2)顶部的第一连接盘(39)和固定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第二连接盘(40),所述第二连接盘(40)的顶面通过连接杆(41)与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连接盘(39)上绕中心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螺杆(42)并适配有锁紧螺母(43),所述第二连接盘(40)上对应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和搭载在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装卸货架(2);所述装卸货架(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储存飞行包裹箱(3)的储存区和用于将飞行包裹箱(3)从侧面递送至用户端的卸载区;
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与装卸货架(2)之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装卸货架(2)顶部的第一连接盘(39)和固定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下方的第二连接盘(40),所述第二连接盘(40)的顶面通过连接杆(41)与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固接;所述第一连接盘(39)上绕中心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螺杆(42)并适配有锁紧螺母(43),所述第二连接盘(40)上对应螺杆(42)设置有若干杆孔,所述螺杆(42)穿设在杆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母(43)与第二连接盘(40)锁紧;
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由两根T形的加强杆(44)构成,所述加强杆(44)两侧杆的端部设置有C形的第一卡口(45),所述螺杆(42)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口(45)相配合的第一侧槽(46),所述第一卡口(45)卡设在第一侧槽(46)内;所述加强杆(44)中间杆的端部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卡口(47),所述连接杆(41)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口(47)相配合的第二侧槽(48),所述第二卡口(47)卡设在第二侧槽(4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的侧面与无人机主体(1)的底面之间均匀设置有多张三角加强板(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盘(40)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口(47)的两侧设置有边板(50),两根加强杆(44)的第二卡口(47)上的边板(50)通过紧固螺栓(51)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区包括呈长方体状的、长度和宽度与飞行包裹箱(3)相适配的仓体(4),所述仓体(4)上部的一侧设置有高度和宽度与飞行包裹箱(3)相适配的进货口(5),底部设置有长度和宽度与飞行包裹箱(3)相适配的出货口(6);靠近所述出货口(6)左右两侧的仓体(4)侧壁上设置有承托控制机构,仓体(4)内放置有若干飞行包裹箱(3);
所述承托控制机构包括承托组件、夹持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承托组件能够在承托状态与放行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位于仓体(4)最底层的飞行包裹箱(3)的承托或放行;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在夹持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位于仓体(4)倒数第二层的飞行包裹箱(3)的夹持或解锁;所述承托组件切换至承托状态时,联动组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切换至解锁状态;所述承托组件切换至放行状态时,联动组件能够带动夹持组件切换至夹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坠落防护配送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7)和L形的托板(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固定设置在仓体(4)底部侧壁上的安装板(9)上,且伸缩端朝向仓体(4)内部,所述托板(8)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推杆(7)的伸缩端上;所述仓体(4)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托板(8)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承托组件切换至承托状态时,托板(8)经第一通孔伸入仓体(4)内,托板(8)的底侧边构成对飞行包裹箱(3)底面的支撑,托板(8)的立侧边构成对飞行包裹箱(3)侧面的抵紧;所述承托组件切换至放行状态时,托板(8)经第一通孔退出仓体(4)外,飞行包裹箱(3)沿仓体(4)下滑放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晨晖
申请(专利权)人:沈晨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