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7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直接连接至所述内盖。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盖组件可使密封环无需中间部件而直接连接至内盖,从而可简化内盖和密封环的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烹饪器具(诸如电饭煲)产品中,通常在面盖的内侧设置有可拆盖组件,一方面用于对内锅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则便于拆卸清洗。然而,现有的可拆盖组件的装配结构较为复杂。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在进行可拆盖组件的装配时,需先将硅胶密封环12’固定在塑胶环13’上,再将金属盖板3’安装至塑胶环13’,然后将三者通过诸如卡扣的紧固件连接及固定。可以看出,现有的可拆盖组件包括至少三个零部件,零部件之间还需要通过附加的紧固件安装固定,因此装配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盖组件,其包括:内盖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直接连接至所述内盖。根据本技术的内盖组件,通过密封环直接连接至内盖而无需任何中间部件,能够方便地进行内盖组件的装配,从而降低装配工艺难度与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密封环是与所述内盖分离的构件。该方案可以便于密封环和内盖分开加工制造,或者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工厂进行制造,从而提高了便利性和灵活性。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内盖。该方案能够便于密封环和内盖的单独清洗或更换等操作。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包括第一凸缘部,所述内盖的外缘设置有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包覆在所述第二凸缘部外侧。该方案能够提高密封环与内盖连接的便利性。可选地,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的截面为弧形。该方案能够提高密封环与内盖配合的紧密度。可选地,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角度大于或等于270°。该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环与内盖配合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密封环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下端斜向下延伸的抵靠部。该方案能够通过抵靠部受压变形,增大与内锅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密封效果。可选地,所述抵靠部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最大角度A小于90°。该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上盖和如上所述的内盖组件,所述内盖连接至所述上盖,所述密封环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内盖和所述内锅之间。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通过密封环直接连接至内盖而无需任何中间部件,能够方便地进行内盖组件的装配,从而降低装配工艺难度与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内盖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上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上盖。该方案能够提高内盖组件对内锅的密封效果。可选地,所述上盖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内盖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轴配合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安装轴,以使所述内盖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上盖。该方案能够简单方便地实现内盖的装配和拆卸,同时减小装配与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可选地,所述安装套为弹性材质。该方案能够便于安装套从安装轴的套设安装和/或拆卸分离。可选地,所述安装套可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以使所述内盖在所述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上可移动。该方案能够提高内盖与内锅之间的密封效果。可选地,所述内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套设置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卡槽供所述内盖的围绕所述通孔的端部插入。该方案能够便于安装套固定至内盖。可选地,所述安装套还设置有从所述卡槽沿朝向所述上盖的方向延伸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能够随所述内盖的移动而抵靠在所述上盖上。该方案通过使弹性件产生形变可以对内盖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内盖能够更紧密地贴合在内锅上。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纵截面具有弧形形状,且所述弹性件的上端具有密封面,所述上盖具有与所述密封面配合的抵靠面。该方案有利于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可选地,所述弹性件的变形量为1~20mm。该方案能够防止弹性件的失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安装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缘。该方案能够避免安装套从安装轴脱落,从而进一步增强安装套及内盖与安装轴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可拆盖组件和内锅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K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可拆盖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煲体;图5为图4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内盖处于拆卸状态;图6为图4中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的内盖和密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图4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4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密封构件的剖面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内盖的局部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组件2:上盖3:内盖4:安装轴5:安装套6:限位凸缘7:通孔8:卡槽9:弹性件10:密封面11:抵靠面12:密封环13:第一凸缘部14:第二凸缘部15:抵靠部16:开口20:烹饪器具21:内锅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并且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炒菜等各种功能。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10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20包括煲体(图中未示出)和盖体组件1。煲体通常构造为圆角长方体的形状,其内部设置有内锅21。内锅21可以构造为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煲体中,以便于取出清洗。盖体组件1以可开合的方式设置在煲体上。因此,盖体组件1通常具有与煲体形状相适应的形状,以便于严密地盖合煲体。当盖体组件1相对于煲体打开时,煲体中的内锅21的开口露出,用户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3)和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直接连接至所述内盖(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组件包括内盖(3)和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直接连接至所述内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是与所述内盖(3)分离的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内盖(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包括第一凸缘部(13),所述内盖的外缘设置有第二凸缘部(14),所述第一凸缘部(13)包覆在所述第二凸缘部(14)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部(13)和所述第二凸缘部(14)的截面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部(13)和所述第二凸缘部(14)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角度大于或等于27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凸缘部(13)的下端斜向下延伸的抵靠部(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15)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所形成的最大角度A小于90°。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20)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21);
盖体组件(1),所述盖体组件(1)包括上盖(2)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组件,所述内盖(3)连接至所述上盖(2),所述密封环(12)密封地设置在所述内盖(3)和所述内锅(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梦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