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5353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包括煲盖主体、按钮、摆臂、弹簧、摆动架、锅体、铰接轴与扭簧,所述煲盖主体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下相连,所述按钮嵌入所述上盖板上表面,该按钮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摆臂,该摆臂另一端铰接所述上盖板以使按钮带动托架自动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煲盖打开关闭的按钮设置在煲盖的顶面,而不是设置在传统电饭煲煲盖与外胆之间的连接处,如此使用户可直接从电饭煲顶面打开关闭电饭煲,使用方便,减少误开的机会;同时按钮与扣爪扣接槽之间的距离延长,根据杠杆原理可实现省力,实现电饭煲的打开关闭,不但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而且简单的结构会提高电饭煲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
技术介绍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专利技术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现有的电饭煲的煲盖,其打开关闭的按钮设置于煲盖与外胆之间的连接处,容易造成误开,而且现有的煲盖打开关闭结构较为复杂或用非常简单的扣实现打开关闭,如此会使煲盖的打开关闭结构容易出现损坏,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电饭煲的开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包括煲盖主体、按钮、摆臂、弹簧、摆动架、锅体、铰接轴与扭簧,所述煲盖主体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上下相连,所述按钮嵌入所述上盖板上表面,该按钮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摆臂,该摆臂另一端铰接所述上盖板以使按钮带动托架自动打开,同时所述按钮底部还成形有一向下延伸的顶杆,所述下盖板一端成形有托架,所述摆动架转折处分别成形有两转轴以与所述托架相铰接使摆动架以转轴为中心摆动,所述摆动架呈倒L字形结构设置,该摆动架的水平侧板向上抵触所述顶杆,同时所述摆动架下方设置所述弹簧以使摆动架向下摆动时接触弹簧实现复位,摆动架的竖向侧板向内侧开有一扣接槽台;所述锅体设置于所述下盖板下侧,该锅体上侧面设置有一扣爪以与所述扣接槽台相互卡扣配合将煲盖主体固定于锅体上,所述锅体另一端设置所述铰接轴,所述铰接轴水平方向设置并分别铰接所述锅体与下盖板,同时该铰接轴上套装所述扭簧以带动煲盖主体自动打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在本技术中通过将控制煲盖打开关闭的按钮设置在煲盖的顶面,而不是设置在传统电饭煲煲盖与外胆之间的连接处,如此使用户可直接从电饭煲顶面打开关闭电饭煲,使用方便,减少误开的机会;同时按钮与扣爪扣接槽之间的距离延长,根据杠杆原理可实现省力,设置按钮、摆臂、弹簧、摆动架等组件,实现电饭煲的打开关闭,使电饭煲的煲盖打开关闭整体结构简单,不但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而且简单的结构会提高电饭煲的整体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的水平侧板底部成形有一十字形块,同时所述下盖板上成形有一十字形块,下盖板上的十字形块上设置所述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按钮呈圆柱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上成形有一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所述摆动架的竖向侧板的上方以限制摆动架的摆动幅度。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底部设置有两限位扣,两所述限位扣与所述摆臂相铰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二。图6为本技术的扣爪与扣接槽台的配合结构图。其中,11为上盖板,111为限位扣,12为下盖板,121为托架,122为限位凸台,21为按钮,22为摆臂,31为摆动架,311为转轴,312为扣接槽台,313为十字形块,32为弹簧,4为锅体,41为扣爪,51为铰接轴,52为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包括煲盖主体、按钮21、摆臂22、弹簧32、摆动架31、锅体4、铰接轴51与扭簧52,煲盖主体包括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上下相连,按钮21嵌入上盖板11上表面,该按钮21下侧固定连接摆臂22,该摆臂22另一端铰接上盖板11以使按钮21带动托架121自动打开,同时按钮21底部还成形有一向下延伸的顶杆,下盖板12一端成形有托架121,摆动架31转折处分别成形有两转轴以与托架121相铰接使摆动架31以转轴为中心摆动,摆动架31呈倒L字形结构设置,该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向上抵触顶杆,同时摆动架31下方设置弹簧32以使摆动架31向下摆动时接触弹簧32实现复位,摆动架31的竖向侧板向内侧开有一扣接槽台312;锅体4设置于下盖板12下侧,该锅体4上侧面设置有一扣爪41与扣接槽台312相互卡扣配合将煲盖主体固定于锅体4上,锅体4另一端设置铰接轴51,铰接轴51水平方向设置并分别铰接锅体4与下盖板12,同时该铰接轴51上套装扭簧52以带动煲盖主体自动打开。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底部成形有一十字形块313,同时下盖板12上成形有一十字形块313,下盖板12上的十字形块313上设置弹簧32。按钮21呈圆柱体结构。下盖板12上成形有一限位凸台122,限位凸台122设置于摆动架31的竖向侧板的上方以限制摆动架31的摆动幅度。上盖板11底部设置有两限位扣111,两限位扣111与摆臂22相铰接。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按下按钮21使按钮21下压以带动摆臂22向下摆动,同时按钮21底部成形的顶杆下移抵触并顶压摆动架31下移,使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向下摆动(其中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底部成形的十字形块313下移抵触弹簧32使弹簧32逐渐收缩),摆动架31的竖向侧板向上摆动直至抵触限位凸台122使摆动架31停止摆动,使摆动架31的扣接槽台312与锅体4的扣爪41相互分离,此时在铰接轴51与扭簧52的作用下,扭簧52带动下盖板12与上盖板11(即为煲盖主体)以铰接轴51为中心向上摆动,实现自动打开电饭煲的煲盖。松开按钮21后,在弹簧32的回弹作用下,弹簧32推动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向上摆动复位,从而推动摆臂22与按钮21复位。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煲盖主体、按钮(21)、摆臂(22)、弹簧(32)、摆动架(31)、锅体(4)、铰接轴(51)与扭簧(52),所述煲盖主体包括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所述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上下相连,所述按钮(21)嵌入所述上盖板(11)上表面,该按钮(21)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摆臂(22),该摆臂(22)另一端铰接所述上盖板(11)以使按钮(21)带动托架(121)自动打开,同时所述按钮(21)底部还成形有一向下延伸的顶杆,所述下盖板(12)一端成形有托架(121),所述摆动架(31)转折处分别成形有两转轴以与所述托架(121)相铰接使摆动架(31)以转轴为中心摆动,所述摆动架(31)呈倒L字形结构设置,该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向上抵触所述顶杆,同时所述摆动架(31)下方设置所述弹簧(32)以使摆动架(31)向下摆动时接触弹簧(32)实现复位,摆动架(31)的竖向侧板向内侧开有一扣接槽台(312);所述锅体(4)设置于所述下盖板(12)下侧,该锅体(4)上侧面设置有一扣爪(41)以与所述扣接槽台(312)相互卡扣配合将煲盖主体固定于锅体(4)上,所述锅体(4)另一端设置所述铰接轴(51),所述铰接轴(51)水平方向设置并分别铰接所述锅体(4)与下盖板(12),同时该铰接轴(51)上套装所述扭簧(52)以带动煲盖主体自动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煲盖主体、按钮(21)、摆臂(22)、弹簧(32)、摆动架(31)、锅体(4)、铰接轴(51)与扭簧(52),所述煲盖主体包括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所述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上下相连,所述按钮(21)嵌入所述上盖板(11)上表面,该按钮(21)下侧固定连接所述摆臂(22),该摆臂(22)另一端铰接所述上盖板(11)以使按钮(21)带动托架(121)自动打开,同时所述按钮(21)底部还成形有一向下延伸的顶杆,所述下盖板(12)一端成形有托架(121),所述摆动架(31)转折处分别成形有两转轴以与所述托架(121)相铰接使摆动架(31)以转轴为中心摆动,所述摆动架(31)呈倒L字形结构设置,该摆动架(31)的水平侧板向上抵触所述顶杆,同时所述摆动架(31)下方设置所述弹簧(32)以使摆动架(31)向下摆动时接触弹簧(32)实现复位,摆动架(31)的竖向侧板向内侧开有一扣接槽台(312);所述锅体(4)设置于所述下盖板(12)下侧,该锅体(4)上侧面设置有一扣爪(41)以与所述扣接槽台(312)相互卡扣配合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百邦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