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壮专利>正文

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65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包括承载架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机构均安装于承载架构上;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装置和安装于打磨装置上的升降装置;打磨装置能够实现磨砂轮绕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的摆动,升降装置通过第二液压缸能够实现磨砂轮的升降;工件固定机构的第四支撑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第三轴杆,第三轴杆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磁铁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磨砂轮水平方向的移动、绕第一轴杆的摆动和绕第二轴杆的摆动等多维方向的运动,运动方向灵巧可控,能够使磨砂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无死角打磨,实现打磨更充分彻底、打磨均匀的效果,进而提升打磨抛光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打磨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
技术介绍
球形容器通常是由两个半球壳通过焊接形成球体。球形容器具有受力均匀、相同壁厚下承载能力高、相同容积下表面积小、相同压力与容积下重量轻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军事、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由于球形容器经常用于贮存高温、高压、腐蚀、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各种气体或液体,容器材料的性能难免会受到应力、氧化、腐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容器在应用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对容器表面进行抛光打磨、镀层等多种处理提高容器材料的性能。在对球壳体工件进行抛光打磨时,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存在难以打磨彻底和难以固定等缺陷。专利号为CN201420526443.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半球形壳体镀层结合强度测试的装夹装置,包括:夹具座、法兰、球壳套、拉伸试柱和定位螺钉。所述夹具座的一端通过销钉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下夹头上;所述夹具座的另一端设置为与球壳套外球面弧度一致的凹面,沿凹面不同角度的径向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球壳套设置在夹具座的凹形夹持面内,球壳套内设置有与夹具座螺纹孔位置相互对应的定位沉孔;三个定位螺钉一端固定在球壳套的定位沉孔内,另一端旋入夹具座的螺孔内,实现球壳套与夹具座在不同角度的定位连接;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球壳套的开口面上,用于实现被测半球壳体在球壳套中的定位。该申请虽然能够对球壳体进行一定的固定,但是仍然存在固定方式不够牢固,不能使球壳体旋转,难以应用于球壳体工件的抛光打磨处理。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通过打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磨砂轮水平方向的移动、绕第一轴杆的摆动和绕第二轴杆的摆动等多维方向的运动,运动方向的灵巧可控,能够使磨砂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无死角打磨,实现打磨更充分彻底、打磨均匀的效果,进而提升打磨质量;通过工件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从底部、侧面和上边缘位置等多处对工件进行固定,能够实现稳固的固定效果,提高工件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梯形块上橡胶条的设置,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提升旋转打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打磨抛光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包括承载架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机构,打磨机构和工件固定机构均安装于承载架构上;承载架构包括承载底框,承载底框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四根第一立柱和四根第二立柱,四根第一立柱和四根第二立柱分别位于两侧,第一立柱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横梁,两根第一立柱之间还固定有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贯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第三立柱固定于承载底框上,第一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一L形板,第一L形板与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第二立柱的上端固定有两根第三横梁和两根第四横梁,处于斜对位的两根第二立柱的侧面还固定有第二L形板;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装置和安装于打磨装置上的升降装置;打磨装置包括两根第一滑条,两根第一滑条分别固定于两根第一横梁的上表面,第一滑条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L形承载板,L形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框,第一方形框的下表面与第一L形板固接;第一方形框的上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第三立柱,第三立柱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框,第二方形框的表面固定有两块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上固定有承接板,承接板上固定有承载板,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方筒体,方筒体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三L形板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方筒体的另一侧表面通过第四L形板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活塞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固定于回形框上,回形框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方筒体上;方筒体和回形框上贯穿安装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三带轮通过皮带与第四带轮连接,第四带轮转动安装于第四连接板上,第四带轮连接有磨砂轮,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回形框上;升降装置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底座安装于盒体上,活塞杆贯穿盒体,活塞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第五连接板的下表面,第五连接板固定于方筒体的下表面,盒体的侧表面转动安装于第六连接板上,第六连接板固定于第一方形框的侧表面;工件固定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固定于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的上表面,第四支撑板的表面贯穿安装有第三轴杆,第三轴杆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盘,第三电机通过承载梁固定于第二立柱上;固定盘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磁铁盘,固定盘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梯形板,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固定有1-4个固定架。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底框的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地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沿承载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横梁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立柱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沿承载底框的宽度方向设置,第四横梁沿承载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梁的两端固定于第二L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梯形板为镂空结构,镂空后嵌装有橡胶条,球形壳体工件的底端通过磁铁盘吸住,外壁与梯形板的橡胶条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Z形板,Z形板一端固定于第四支撑板的表面,另一端通过第四轴杆连接有抵接盘,第四轴杆转动安装于Z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垂直固定有四根第四立柱,第四立柱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的表面固定有C形板,C形板上贯穿安装有第五轴杆,第五轴杆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另一端连接有修边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打磨机构,第一L形板固定于打磨装置的第一方形框上,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螺纹杆旋转,在第一L形板和第一螺纹杆的螺纹配合作用下,和在第一滑条和第一滑块的滑动配合作用下,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整个打磨装置沿整个承载底框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实现磨砂轮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升降装置的第二液压缸能够通过控制液压杆的伸缩,使方筒体绕第一轴杆旋转,实现磨砂轮绕第一轴杆的摆动,实现磨砂轮的升降;控制打磨装置的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的伸缩,能够使回形框绕第二轴杆旋转,实现磨砂轮绕第二轴杆的摆动;第二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第二带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三带轮旋转,再带动第四带轮旋转,实现磨砂轮的旋转;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工件固定装机构,将工件的底端通过磁铁盘固定于固定盘上,工件的周侧外壁与梯形板上的橡胶条抵接,工件的上端边缘部分与抵接盘的下表面抵接,进一步对工件进行固定;第三电机驱动固定盘旋转,使工件旋转,磨砂轮对其内侧表面进行抛光打磨;本专利技术通过打磨装置和升降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磨砂轮水平方向的移动、绕第一轴杆的摆动和绕第二轴杆的摆动等多维方向的运动,运动方向的灵巧可控,能够使磨砂轮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无死角打磨,实现打磨更充分彻底、打磨均匀的效果,进而提升打磨质量;通过工件固定机构的设置,能够从底部、侧面和上边缘位置等多处对工件进行固定,能够实现稳固的固定效果,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构(1)、打磨机构(2)和工件固定机构(3),打磨机构(2)和工件固定机构(3)均安装于承载架构(1)上;/n承载架构(1)包括承载底框(11),承载底框(1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四根第一立柱(13)和四根第二立柱(14),四根第一立柱(13)和四根第二立柱(14)分别位于两侧,第一立柱(13)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横梁(15),两根第一立柱(13)之间还固定有第二横梁(16),第二横梁(16)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601),第一支撑板(1601)上贯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602),第一螺纹杆(1602)与第一支撑板(1601)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602)连接有第一电机(1603),第一电机(1603)通过第三立柱(1604)固定于承载底框(11)上,第一螺纹杆(1602)上安装有第一L形板(1605),第一L形板(1605)与第一螺纹杆(1602)螺纹配合;第二立柱(14)的上端固定有两根第三横梁(17)和两根第四横梁(18),处于斜对位的两根第二立柱(14)的侧面还固定有第二L形板(1401);/n打磨机构(2)包括打磨装置(21)和安装于打磨装置(21)上的升降装置(22);/n打磨装置(21)包括两根第一滑条(2101),两根第一滑条(2101)分别固定于两根第一横梁(15)的上表面,第一滑条(210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2102),第一滑块(2102)的上表面固定有L形承载板(2103),L形承载板(210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框(2104),第一方形框(2104)的下表面与第一L形板(1605)固接;第一方形框(2104)的上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第三立柱(2105),第三立柱(2105)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框(2106),第二方形框(2106)的表面固定有两块第二支撑板(2107),第二支撑板(2107)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轴杆(2108),第一轴杆(2108)上固定有承接板(2109),承接板(2109)上固定有承载板(2110),承载板(2110)的上表面固定有方筒体(2111),方筒体(2111)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三L形板(2112)固定有第二电机(2113),第二电机(2113)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方筒体(2111)的另一侧表面通过第四L形板(2114)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115),第一液压缸(2115)的活塞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板(2116),第三连接板(2116)固定于回形框(2117)上,回形框(2117)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方筒体(2111)上;方筒体(2111)和回形框(2117)上贯穿安装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带轮(2118)和第三带轮(2119),第二带轮(2118)与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三带轮(2119)通过皮带与第四带轮(2120)连接,第四带轮(2120)转动安装于第四连接板(2121)上,第四带轮(2120)连接有磨砂轮(2122),第四连接板(2121)的另一端固定于回形框(2117)上;/n升降装置(22)包括第二液压缸(2201),第二液压缸(2201)的底座安装于盒体(2202)上,活塞杆贯穿盒体(2202),活塞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第五连接板(2203)的下表面,第五连接板(2203)固定于方筒体(2111)的下表面,盒体(2202)的侧表面转动安装于第六连接板(2204)上,第六连接板(2204)固定于第一方形框(2104)的侧表面;/n工件固定机构(3)包括第四支撑板(31),第四支撑板(31)固定于第三横梁(17)和第四横梁(18)的上表面,第四支撑板(31)的表面贯穿安装有第三轴杆(32),第三轴杆(32)一端连接有第三电机(3201),另一端连接有固定盘(3202),第三电机(3201)通过承载梁(3203)固定于第二立柱(14)上;固定盘(3202)的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磁铁盘(3204),固定盘(3202)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固定有若干梯形板(3205),第四支撑板(31)的上表面还固定有1-4个固定架(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壳体工件抛光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构(1)、打磨机构(2)和工件固定机构(3),打磨机构(2)和工件固定机构(3)均安装于承载架构(1)上;
承载架构(1)包括承载底框(11),承载底框(1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有四根第一立柱(13)和四根第二立柱(14),四根第一立柱(13)和四根第二立柱(14)分别位于两侧,第一立柱(13)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横梁(15),两根第一立柱(13)之间还固定有第二横梁(16),第二横梁(16)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601),第一支撑板(1601)上贯穿安装有第一螺纹杆(1602),第一螺纹杆(1602)与第一支撑板(1601)转动连接,第一螺纹杆(1602)连接有第一电机(1603),第一电机(1603)通过第三立柱(1604)固定于承载底框(11)上,第一螺纹杆(1602)上安装有第一L形板(1605),第一L形板(1605)与第一螺纹杆(1602)螺纹配合;第二立柱(14)的上端固定有两根第三横梁(17)和两根第四横梁(18),处于斜对位的两根第二立柱(14)的侧面还固定有第二L形板(1401);
打磨机构(2)包括打磨装置(21)和安装于打磨装置(21)上的升降装置(22);
打磨装置(21)包括两根第一滑条(2101),两根第一滑条(2101)分别固定于两根第一横梁(15)的上表面,第一滑条(2101)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2102),第一滑块(2102)的上表面固定有L形承载板(2103),L形承载板(210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方形框(2104),第一方形框(2104)的下表面与第一L形板(1605)固接;第一方形框(2104)的上表面四个顶角位置固定有第三立柱(2105),第三立柱(2105)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方形框(2106),第二方形框(2106)的表面固定有两块第二支撑板(2107),第二支撑板(2107)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轴杆(2108),第一轴杆(2108)上固定有承接板(2109),承接板(2109)上固定有承载板(2110),承载板(2110)的上表面固定有方筒体(2111),方筒体(2111)的一侧表面通过第三L形板(2112)固定有第二电机(2113),第二电机(2113)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方筒体(2111)的另一侧表面通过第四L形板(2114)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115),第一液压缸(2115)的活塞端连接至第三连接板(2116),第三连接板(2116)固定于回形框(2117)上,回形框(2117)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方筒体(2111)上;方筒体(2111)和回形框(2117)上贯穿安装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带轮(2118)和第三带轮(2119),第二带轮(2118)与第一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三带轮(2119)通过皮带与第四带轮(2120)连接,第四带轮(2120)转动安装于第四连接板(2121)上,第四带轮(2120)连接有磨砂轮(2122),第四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壮
申请(专利权)人:李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