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61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模切生产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加工的刀具轴合格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步骤A,毛坯加工,对刀具轴毛坯进行加工,模切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确保加工精度步骤B,粗加工,粗磨并加工模切刀具轴的直径、图形及刃宽留量;步骤C,热处理加工,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加工;步骤D,精加工,精磨并加工刀具轴上的尺寸、图形及刃宽留量,使刀具轴的刀刃宽细一致;步骤E,检验,检验刀具轴成品,合格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刀具轴进行多次加工,使其尺寸精度更高,切削一致,提高了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生产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模切刀具轴精度的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模切是一种已知的方法,并且在众多领域当中使用都非常广泛。模切工艺可以把印刷品或者其他纸制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制作成模切刀版进行裁切,从而使其形状不再局限于直边直角。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552234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滚筒式飞剪机刀具轴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料,粗车,粗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粗车每面留有10mm余量,后进行超声波探伤,二次车各面留有6mm余量后再次进行超声波探伤,划线先划刀具轴的横向中心线并将其引到有螺旋槽一侧的外圆的表面,精划螺旋槽加工线,然后粗铣螺旋槽使其每面留有5mm余量,后进行人工时效;半精车,待残余应力释放过后进行半精加工;精加工,刀具轴螺旋槽及各调整螺钉的孔都是数控车铣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精加工过程中会不间断的对工件浇注冷却液;检测入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刀具轴只经过粗车、半精车和精车三个步骤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后的精度不高,同时只经过了一次热处理加工,在后期的加工过程中,会加大工件加工的误差,也会导致最后刀具轴的成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模切刀具轴精度和成品合格率的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步骤A,毛坯加工对刀具轴毛坯进行加工,模切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确保加工精度;步骤B,粗加工粗磨并加工模切刀具轴的直径、图形及刃宽留量;步骤C,热处理加工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加工;步骤D,精加工精磨并加工刀具轴上的尺寸、图形及刃宽留量,使刀具轴的刀刃宽细一致;步骤E,检验检验刀具轴成品,合格入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轴毛坯经过五个加工工序,步骤A先将毛坯加工成型,在经过精车加工后,刀具轴的各个尺寸都预留余量,然后进行步骤B、C、D和E,对刀具轴再次进行粗磨加工、CNC粗加工、热处理加工、精磨加工、CNC精加工,最后成品检验,不仅提高刀具轴的精度,还提高了刀具轴成品的合格率,(CNC加工(通常是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A包括:步骤A1,粗车模切刀具轴上各阶梯轴及直径尺寸;步骤A2,调质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预调质处理;步骤A3,精车精车模切刀具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车,模切刀具轴上各阶梯轴及直径尺寸,加工精度为:圆跳动0-0.05mm,直径要求±0.1mm,总长度留量0.5mm;调质,热处理预调质处理,消除刀具轴内应力,减少最终热处理变形量;精车,模切刀具轴,完成初步的刀具轴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A3中的精车的加工精度为:圆跳动0-0.03mm,直径要求±0.03mm,长度留量0-0.1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车后的刀具轴的各尺寸初步加工完成,为后续的加工工序作准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B包括:步骤B1,粗磨加工放量粗磨刀具轴版面直径;步骤B2,CNC粗加工加工刀具轴上各图形及刃宽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磨加工,粗磨模切刀具轴版面直径,加工精度为:整体跳动0-0.01mm,光洁度为Ra1.6(范围),直径精度±0.01mm;CNC粗加工,加工模切刀具轴上各图形及刃宽留量,完成粗加工工序。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B2中的粗磨加工的加工精度为:模切刀具轴刀刃高精度0-0.05mm,刃宽精度±0.01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轴CNC粗加工尺寸完成,为后续的加工工序作准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D包括:步骤D1,精磨加工刀具轴经过热处理加工合格后,精磨刀具轴各尺寸;步骤D2,CNC精加工加工刀具轴上各图形及刃宽留量;步骤D3,手雕加工手雕修补模切刀具轴,使刀具轴上刀刃宽细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精磨加工,检测经过热处理加工后的刀具轴,硬度合格后精磨各尺寸,加工精度为:刀具轴整体跳动0-0.003mm,光洁度达到Ra0.4,直径精度达到±0.005mm;CNC精加工,加工模切刀具轴上各图形及刃宽留量,刀具轴的刃宽0.003-0.007mm;手雕加工,手工修补模切刀具轴在CNC精加工中未加工到位的区域,使刀具轴整体达到0.003-0.007。由于设备误差、刀具误差、加工误差叠加会造成刀尖上的一些点加工出来会超出0.003-0.007mm这个范围,从而就需要手雕加工进行处理,使这些点最终在0.003-0.007mm这个范围内。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D3对CNC加工中未加工到位的区域进行补偿加工,使其整体精度范围在0.003-0.007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雕雕刻刀对刀具轴进行加工补偿CNC精加工未加工到位的区域,使刀具轴的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的步骤D3是在100倍显微镜下手工修补模切刀具轴的刀刃,使刀刃宽细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CNC精加工后,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的精度已经得到提高,误差很小,为了提高刀具轴的合格率,还需要手雕加工,采用100倍显微镜才能保证完成更加精准的加工工作,使刀具轴的刀刃切削一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对刀具轴进行毛坯加工后,再进行粗加工、热处理加工和精加工,使其尺寸误差减小,加工的精度更高,切削一致,提高了成品合格率;2、刀具轴要经过两次热处理加工,第一次热处理预调质处理,对刀具轴进行调质,减少刀具轴内应力;第二次热处理加工,对刀具轴进行淬火加工,以提高刀具轴的刚性、强度、耐磨性和韧性等性能,保证了刀具轴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步骤A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步骤B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步骤D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步骤D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有尺寸的留量,都以最终合格入库的刀具轴的最终尺寸(也就是产品图纸中成品刀具轴的尺寸)为基准进行留量。参照图1,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步骤A,毛坯加工对刀具轴毛坯进行加工,模切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确保加工精度;步骤B,粗加工粗磨并加工模切刀具轴的直径、图形及刃宽留量;步骤C,热处理加工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n步骤A,毛坯加工/n对刀具轴毛坯进行加工,模切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确保加工精度;/n步骤B,粗加工/n粗磨并加工模切刀具轴的直径、图形及刃宽留量;/n步骤C,热处理加工/n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加工;/n步骤D,精加工/n精磨并加工刀具轴上的尺寸、图形及刃宽留量,使刀具轴的刀刃宽细一致;/n步骤E,检验/n检验刀具轴成品,合格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步骤A,毛坯加工
对刀具轴毛坯进行加工,模切刀具轴的各个尺寸,确保加工精度;
步骤B,粗加工
粗磨并加工模切刀具轴的直径、图形及刃宽留量;
步骤C,热处理加工
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加工;
步骤D,精加工
精磨并加工刀具轴上的尺寸、图形及刃宽留量,使刀具轴的刀刃宽细一致;
步骤E,检验
检验刀具轴成品,合格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
步骤A1,粗车
模切刀具轴上各阶梯轴及直径尺寸;
步骤A2,调质
对粗加工后的刀具轴做热处理预调质处理;
步骤A3,精车
精车模切刀具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3中的精车的加工精度为:圆跳动0-0.03mmm,直径跳动0-0.03mm,模切刀具轴的长度0-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刀具轴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盛世北京模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