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77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包括外壳,通风腔,导光腔,散热孔,通风孔,可插接反光盖结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散热鳍片,散热缝隙,直流风扇,第一反光板和导光板,所述的通风腔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导光腔设置在外壳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孔开设在外壳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壳,散热孔,通风箱,过滤网和通风管的设置,有利于在散热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防止灰尘进入外壳的内部,增加防尘功能;遮光盖,第一观察片,固定座,U型连接座和第二反光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反光板反射内部电器设备的工作情况,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
本技术属于LED背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
技术介绍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用于为液晶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稳定且具有一定亮度的平面光源,使得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现出图像。现有的背光源主要由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内部的LED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等组成。但是现有的LED背光源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过滤工作,不方便进行观察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内部结构反射的问题。因此,技术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以解决现有的LED背光源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过滤工作,不方便进行观察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内部结构反射的问题。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包括外壳,通风腔,导光腔,散热孔,通风孔,可插接反光盖结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散热鳍片,散热缝隙,直流风扇,第一反光板和导光板,所述的通风腔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导光腔设置在外壳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孔开设在外壳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开设在外壳的后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安装在外壳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安装在外壳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安装在散热孔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鳍片从前到后依次螺钉连接在外壳的内部底端左侧;所述的散热缝隙设置在散热鳍片之间;所述的直流风扇螺栓连接在通风孔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反光板螺钉连接在外壳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导光板设置在第一反光板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光板螺钉连接在导光腔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包括遮光盖,第一观察片,固定座,U型连接座和第二反光板,所述的第一观察片镶嵌在遮光盖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螺钉连接在遮光盖的内部顶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座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下端外壁;所述的U型连接座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反光板的上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包括防尘盖,第二观察片,铰链,固定孔和翼形螺栓,所述的第二观察片镶嵌在防尘盖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铰链分别螺栓连接在防尘盖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固定孔分别开设在防尘盖的右侧后面和后侧前面;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贯穿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包括通风箱,橡胶块,过滤网和通风管,所述的橡胶块分别胶接在通风箱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过滤网螺钉连接在通风箱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管的正表面螺纹连接在通风箱的后表面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散热鳍片设置在通风腔的内壁右侧;所述的第一反光板和导光板胶接设置;所述的散热孔和通风孔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反光板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板;所述的遮光盖采用U型的PVC盖;所述的第一观察片采用透明的PVC片。优选的,所述的遮光盖的左侧螺栓连接在外壳的内部底端左侧;所述的遮光盖设置在散热鳍片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反光板的左侧设置在遮光盖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盖采用PPC盖;所述的第二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防尘盖和翼形螺栓之间设置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盖通过铰链连接在外壳的上端右侧;所述的铰链分别螺栓连接在外壳的上端右侧前面和上端右侧后面。优选的,所述的通风箱采用后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箱;所述的通风管采用不锈钢螺纹管。优选的,所述的通风管的后端螺纹连接在散热孔的正表面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箱设置在外壳的正表面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散热孔,通风箱,过滤网和通风管的设置,有利于在散热的过程中通过过滤网防止灰尘进入外壳的内部,增加防尘功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遮光盖,第一观察片,固定座,U型连接座和第二反光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反光板反射内部电器设备的工作情况,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功能。3.本技术中,所述的防尘盖,第二观察片,铰链和外壳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观察外壳的内部,方便进行观察工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防尘盖,第二观察片,铰链,固定孔和翼形螺栓以及外壳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固定防尘盖,方便进行防尘盖转动工作,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清理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遮光盖,固定座,U型连接座和第二反光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第二反光板的角度,方便进行光线反射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通风箱,橡胶块,过滤网和通风管以及散热孔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旋转通风箱和通风管,方便进行通风箱和通风管的安装和拆卸工作,有利于进行过滤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外壳,散热孔,通风孔,散热鳍片,散热缝隙和直流风扇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散热工作,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通风腔;3、导光腔;4、散热孔;5、通风孔;6、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1、遮光盖;62、第一观察片;63、固定座;64、U型连接座;65、第二反光板;7、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1、防尘盖;72、第二观察片;73、铰链;74、固定孔;75、翼形螺栓;8、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1、通风箱;82、橡胶块;83、过滤网;84、通风管;9、散热鳍片;10、散热缝隙;11、直流风扇;12、第一反光板;13、导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包括外壳1,通风腔2,导光腔3,散热孔4,通风孔5,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散热鳍片9,散热缝隙10,直流风扇11,第一反光板12和导光板13,所述的通风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导光腔3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孔4开设在外壳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5开设在外壳1的后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安装在外壳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安装在散热孔4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鳍片9从前到后依次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底端左侧;所述的散热缝隙10设置在散热鳍片9之间;所述的直流风扇11螺栓连接在通风孔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反光板1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导光板13设置在第一反光板12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光板13螺钉连接在导光腔3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包括遮光盖61,第一观察片62,固定座63,U型连接座64和第二反光板65,所述的第一观察片62镶嵌在遮光盖6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63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包括外壳(1),通风腔(2),导光腔(3),散热孔(4),通风孔(5),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散热鳍片(9),散热缝隙(10),直流风扇(11),第一反光板(12)和导光板(13),所述的通风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导光腔(3)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孔(4)开设在外壳(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5)开设在外壳(1)的后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安装在外壳(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安装在散热孔(4)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鳍片(9)从前到后依次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底端左侧;所述的散热缝隙(10)设置在散热鳍片(9)之间;所述的直流风扇(11)螺栓连接在通风孔(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反光板(1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导光板(13)设置在第一反光板(12)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光板(13)螺钉连接在导光腔(3)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包括遮光盖(61),第一观察片(62),固定座(63),U型连接座(64)和第二反光板(65),所述的第一观察片(62)镶嵌在遮光盖(6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63)螺钉连接在遮光盖(61)的内部顶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座(64)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3)的下端外壁;所述的U型连接座(64)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反光板(65)的上端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改进的LED背光源,包括外壳(1),通风腔(2),导光腔(3),散热孔(4),通风孔(5),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散热鳍片(9),散热缝隙(10),直流风扇(11),第一反光板(12)和导光板(13),所述的通风腔(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导光腔(3)设置在外壳(1)的右侧;所述的散热孔(4)开设在外壳(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5)开设在外壳(1)的后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安装在外壳(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过滤散热管结构(8)安装在散热孔(4)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散热鳍片(9)从前到后依次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底端左侧;所述的散热缝隙(10)设置在散热鳍片(9)之间;所述的直流风扇(11)螺栓连接在通风孔(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反光板(12)螺钉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导光板(13)设置在第一反光板(12)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光板(13)螺钉连接在导光腔(3)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插接反光盖结构(6)包括遮光盖(61),第一观察片(62),固定座(63),U型连接座(64)和第二反光板(65),所述的第一观察片(62)镶嵌在遮光盖(6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63)螺钉连接在遮光盖(61)的内部顶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座(64)螺栓连接在固定座(63)的下端外壁;所述的U型连接座(64)的下端螺栓连接在第二反光板(65)的上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LED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观察遮挡板结构(7)包括防尘盖(71),第二观察片(72),铰链(73),固定孔(74)和翼形螺栓(75),所述的第二观察片(72)镶嵌在防尘盖(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铰链(73)分别螺栓连接在防尘盖(71)的左侧前面和左侧后面;所述的固定孔(74)分别开设在防尘盖(71)的右侧后面和后侧前面;所述的翼形螺栓(75)分别贯穿固定孔(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力山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金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