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69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3
本揭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光转换涂层。所述背板设置有容纳腔和固定构件。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由所述固定构件固定。所述光转换涂层,涂覆在所述光源上。其中,所述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所述光吸收因子用于吸收特定频段的光。以进一步提升KSF背光的色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本揭示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也是对色彩再现能力的追求,从第一代的色域规格sRGB到DCI-P3,一直到下一代的BT.2020,色域都在提升。高色域意味着电视能够显示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具有更强的色彩展现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在显示的时候出现失真和色块的情况。DCI-P3的色域规格被视为取代sRGB的下一代色域规格,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它是一种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导的色域标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域。相较于sRGB,拥有更广阔的红色和绿色系范围。目前针对DCI-P3的色域规格,通过量子点技术可以实现高阶的DCI-P3达到99%,但是量子点技术的成本高居不下。而且,量子点技术中需使用的重金属镉,也限制着其广泛使用。而一般的KSF背光目前可以使DCI-P3最高达到95%,要到达高阶的DCI-P3色域规格依旧比较困难。因此,需进一步提升KSF背光的色域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以缓解需进一步提升KSF背光的色域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背板、光源、光转换涂层。所述背板设置有容纳腔和固定构件。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由所述固定构件固定。所述光转换涂层,涂覆在所述光源上。其中,所述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所述光吸收因子用于吸收特定频段的光。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荧光粉包括绿色荧光粉和KSF荧光粉。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光吸收因子包括罗丹明类染料、亚酞菁类染料或四氮杂卟啉类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染料。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特定频段的光的波长范围为580纳米至610纳米。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方式为侧入式背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反射片和导光板,其中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底部,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方式为直下式背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下扩散片及上扩散片,所述下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光源上方,所述上扩散片设置于所述下扩散片上方。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提供一背板,在所述背板上形成容纳腔和固定构件。步骤S20、提供一光源,在所述光源上涂覆光转换涂层。步骤S30、通过所述固定构件把涂覆有所述光转换涂层的所述光源固定在所述容纳腔内。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其中所述荧光粉包括绿色荧光粉和KSF荧光粉,所述光吸收因子包括罗丹明类染料、亚酞菁类染料或四氮杂卟啉类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染料。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中,所述绿色荧光粉、所述KSF荧光粉及所述光吸收因子的掺杂比例分别为x、y、1-x-y,其中x为50%至70%,y为20%至45%,且x+y小于1。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其中之一所述的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下偏光片及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的上偏光片。本揭示的有益效果为:本揭示提供的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光源上涂覆的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荧光粉用于提升色域,光吸收因子可以吸收特定频段的黄橙光,进一步提升了色域。同时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滤光片中红光和绿光的重叠区也在黄橙光的波长区域内,光吸收因子可以吸收此重叠区的光,提纯了红光和绿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掺杂有光吸收因子的背光的频谱示意图;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背光模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而非用以限制本揭示。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其包括背板10、光源20、光转换涂层30。所述背板10设置有容纳腔11和固定构件12。所述光源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且由所述固定构件12固定。所述光转换涂层30涂覆在所述光源20上。其中,所述光转换涂层30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所述光吸收因子用于吸收特定频段的光。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100的背光方式为侧入式背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反射片40和导光板50,其中所述反射片4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底部,所述导光板5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40上,且所述光源20位于所述导光板50的一侧。所述光源20和所述导光板50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光源20发出的光射向所述导光板50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荧光粉包括绿色荧光粉和KSF荧光粉。进一步的,所述光吸收因子包括罗丹明类染料、亚酞菁类染料或四氮杂卟啉类染料等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染料。所述光吸收因子可以吸收波长范围在580纳米至610纳米的光。黄橙光的波长范围即为580纳米至610纳米。具体的,把罗丹明类染料、亚酞菁类染料或四氮杂卟啉类染料等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染料分散在硅胶中,然后和绿色荧光粉和KSF荧光粉按照一定比例掺杂在一起,涂覆在所述光源上作为光转换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绿色荧光粉、所述KSF荧光粉及所述光吸收因子的掺杂比例分别为x、y、1-x-y,其中x为50%至70%,y为20%至45%,且x+y小于1。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蓝光LED。进一步的,掺杂有光吸收因子的光转换涂层涂覆在所述光源上形成的背光频谱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掺杂有光吸收因子的背光的频谱曲线B与没有掺杂光吸收因子的KSF背光频谱曲线A对比可知,在黄橙光的波长区域580纳米至610纳米内,掺杂有光吸收因子的背光的波峰明显低于没有掺杂光吸收因子的KSF背光的波峰。具体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在经过所述光转换涂层后,其中波长范围在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背板,设置有容纳腔和固定构件;/n光源,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由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以及/n光转换涂层,涂覆在所述光源上;/n其中,所述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所述光吸收因子用于吸收特定频段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设置有容纳腔和固定构件;
光源,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由所述固定构件固定;以及
光转换涂层,涂覆在所述光源上;
其中,所述光转换涂层包括荧光粉和光吸收因子,所述光吸收因子用于吸收特定频段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包括绿色荧光粉和KSF荧光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因子包括罗丹明类染料、亚酞菁类染料或四氮杂卟啉类染料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染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频段的光的波长范围为580纳米至61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方式为侧入式背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反射片和导光板,其中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底部,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且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背光方式为直下式背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下扩散片及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宝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