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689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旋转组件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悬挂板连接在旋转组件的上端,悬挂板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组件的外侧;第一定滑轮连接在悬挂板的上端一侧,第二定滑轮连接在悬挂板的上端另外一侧,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穿设有铠装电缆;摄像识别组件连接在悬挂板的下端,摄像识别组件用于对塞氏盘进行识别;塞氏盘连接铠装电缆;测深组件连接塞氏盘,测深组件用于测量塞氏盘在水中的下沉深度。本技术方案利用塞氏盘在沉入水体中消失前后的特性,将原本通过人眼判断改为摄像识别、将原本通过刻度绳读数法改为测深组件测量,减少了因人为操作、水体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属于水体透明度测量

技术介绍
水体透明度是指水能使光线透过的程度,主要与太阳高度、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等要素有关。水体透明度对水环境变化、水体光学参数、水声生态环境以及水体养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特别是随着水下光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水体透明度参数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目前,水体透明度测量主要是借助塞氏盘,塞氏盘通常是直径30cm的白色圆盘,将其沉入水中直至刚刚看不见为止,此时塞氏盘消失的深度即为透明度。传统技术方案主要通过肉眼观察和刻度绳读数法进行测量,虽然简便、易操作,但因该种方案人为主观性较大,导致测量规范不统一、误差较大,且特殊环境还存在人身安全风险,极大影响的测量效率和观测精度。因此,提供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克服人为操作、水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并且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减少了因人为操作、水体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了透明度测量精度,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旋转组件、悬挂板、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摄像识别组件、塞氏盘和测深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悬挂板连接在所述旋转组件的上端,悬挂板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组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定滑轮连接在所述悬挂板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连接在所述悬挂板的上端另外一侧,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穿设有铠装电缆,所述铠装电缆包括抗拉护套和电缆内芯;所述摄像识别组件连接在所述悬挂板的下端,摄像识别组件用于对所述塞氏盘进行识别;所述塞氏盘连接所述铠装电缆的抗拉护套;所述测深组件固定于所述塞氏盘,测深组件连接所述铠装电缆的电缆内芯,测深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塞氏盘在水中的下沉深度。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支撑体、旋转盘和旋转架;所述支撑体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设有滚珠,所述旋转盘通过所述滚珠设置在支撑体的上方;所述旋转架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盘,旋转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悬挂板的下方。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体的上端设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穿过所述旋转盘的中心,支撑转轴的顶部连接有滚动轴承。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滑轮与所述悬挂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滑轮支架,所述第一滑轮支架与所述悬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与所述悬挂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滑轮支架,所述第二滑轮支架与所述悬挂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铠装电缆末端的电缆内芯穿过所述塞氏盘的中心与测深组件连接,所述塞氏盘下侧连接有配重块。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交换机,所述交换机与所述摄像识别组件之间电连接,交换机与所述测深组件之间电连接。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与所述交换机之间电连接,工控机用于对所述摄像识别组件的塞氏盘识别数据和测深组件的水深数据进行处理。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摄像识别组件采用识别摄像头,所述测深组件采用水深传感器。基于本申请的硬件技术方案,对沉入水体中的塞氏盘信息进行识别获取下沉塞氏盘识别数据,记录对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的实时时间T1;对沉入水体中的塞氏盘信息进行识别获取下沉塞氏盘识别数据,记录对所述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的实时时间T2;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和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时均存在识别数据时,若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与刚好消失的时间间隔小于给定的固定时间t1且T2-T1>0时,同时在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后的固定时间间隔t2内不再能识别到塞氏盘,判断下沉塞氏盘识别成功,以所述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的实时时间T1或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的实时时间T2作为塞氏盘识别结果;将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与测深组件实时记录的水深信息进行时间匹配,以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对应的测深组件记录的水深信息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结果。具体的,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和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时均存在识别数据时,若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与刚好消失的时间间隔小于给定的固定时间t1且T2-T1>0时,同时在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后的固定时间间隔t2内还能识别到塞氏盘,判断下沉塞氏盘识别失败,则继续识别下沉塞氏盘,直至满足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与刚好消失的时间间隔小于给定的固定时间t1且T2-T1>0时,同时在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后的固定时间间隔t2内不再能识别到塞氏盘,判断下沉塞氏盘识别成功,以T1或T2作为塞氏盘识别结果;将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与测深组件实时记录的水深信息进行时间匹配,以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对应的测深组件记录的水深信息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结果。具体的,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和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时均存在识别数据时,若当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与刚好消失的时间间隔大于给定的固定时间t1或T2-T1<0时,判断下沉塞氏盘识别失败,则继续识别下沉塞氏盘,直至满足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前一刻与刚好消失的时间间隔小于给定的固定时间t1且T2-T1>0时,同时在下沉塞氏盘刚好消失后的固定时间间隔t2内不再能识别到塞氏盘,判断下沉塞氏盘识别成功,以T1或T2作为塞氏盘识别结果;将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与测深组件实时记录的水深信息进行时间匹配,以所述塞氏盘识别结果对应的测深组件记录的水深信息作为水体透明度测量结果。本技术旋转组件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悬挂板连接在旋转组件的上端,悬挂板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组件的外侧;第一定滑轮连接在悬挂板的上端一侧,第二定滑轮连接在悬挂板的上端另外一侧,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穿设有铠装电缆;摄像识别组件连接在悬挂板的下端,摄像识别组件用于对塞氏盘进行识别;塞氏盘连接铠装电缆;测深组件连接塞氏盘,测深组件用于测量塞氏盘在水中的下沉深度。本技术方案利用塞氏盘在沉入水体中消失前后的特性,将原本通过人眼判断改为摄像识别、将原本通过刻度绳读数法改为测深组件测量,减少了因人为操作、水体环境等因素影响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了透明度测量精度,人员无需长时间或一直的靠近水体,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组件(2)、悬挂板(3)、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5)、摄像识别组件(6)、塞氏盘(7)和测深组件(8);所述旋转组件(2)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悬挂板(3)连接在所述旋转组件(2)的上端,悬挂板(3)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组件(2)的外侧;所述第一定滑轮(4)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5)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上端另外一侧,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5)之间穿设有铠装电缆(9);所述铠装电缆(9)包括抗拉护套和电缆内芯;所述摄像识别组件(6)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下端,摄像识别组件(6)用于对所述塞氏盘(7)进行识别;所述塞氏盘(7)连接所述铠装电缆(9)的抗拉护套;所述测深组件(8)固定于所述塞氏盘(7),测深组件(8)连接所述铠装电缆(9)的电缆内芯,测深组件(8)用于测量所述塞氏盘(7)在水中的下沉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组件(2)、悬挂板(3)、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5)、摄像识别组件(6)、塞氏盘(7)和测深组件(8);所述旋转组件(2)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悬挂板(3)连接在所述旋转组件(2)的上端,悬挂板(3)两端分别延伸至旋转组件(2)的外侧;所述第一定滑轮(4)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5)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上端另外一侧,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5)之间穿设有铠装电缆(9);所述铠装电缆(9)包括抗拉护套和电缆内芯;所述摄像识别组件(6)连接在所述悬挂板(3)的下端,摄像识别组件(6)用于对所述塞氏盘(7)进行识别;所述塞氏盘(7)连接所述铠装电缆(9)的抗拉护套;所述测深组件(8)固定于所述塞氏盘(7),测深组件(8)连接所述铠装电缆(9)的电缆内芯,测深组件(8)用于测量所述塞氏盘(7)在水中的下沉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支撑体(10)、旋转盘(11)和旋转架(12);所述支撑体(10)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13)内部设有滚珠,所述旋转盘(11)通过所述滚珠设置在支撑体(10)的上方;所述旋转架(12)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盘(11),旋转架(12)的上端连接所述悬挂板(3)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透明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勇吴国伟李明兵毕大勇周庆伟蔡晓晴贾文娟丁杰陈家庆孟洁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