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58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包括底板、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升降装置,底板上端设置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升降装置,两升降装置上端安装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方设置放置板,支撑装置上端右部安装弯杆,且弯杆表面设有弧度数值,放置板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夹紧装置,放置板后端右部开设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指向块,且指向块位于弯杆内,放置板后端左部安装对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观察指向块指向弯杆上的弧度数值能快速知道动叶的角度,然后使动叶和叶轮接触,再进行焊接,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动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再进行安装,现有技术中测量叶轮和动叶角度的时候需要转动一定角度后才能测量叶轮和动叶之间的角度,如果没有达到需要的角度的话,需要再转动动叶,然后再测量叶轮和动叶之间的角度,十分麻烦。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包括底板、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升降装置,底板上端设置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升降装置,两升降装置上端安装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方设置放置板,支撑装置上端右部安装弯杆,且弯杆表面设有弧度数值,放置板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夹紧装置,放置板后端右部开设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指向块,且指向块位于弯杆内,放置板后端左部安装对齐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空心板、螺纹杆一,空心板内竖向设置螺纹杆一,螺纹杆一上下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座一,且轴承座一固定连接空心板内壁,螺纹杆一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一,螺纹套一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伸出杆,且伸出杆穿过空心板上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螺纹杆一外表面设置伞齿轮一,且伞齿轮一位于螺纹套一下方,空心板内对应伞齿轮一的位置设置伞齿轮二,且伞齿轮二和伞齿轮一相啮合,空心板外对应伞齿轮二的位置设置传动杆,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伞齿轮二,传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框、螺纹杆二,固定框内横向设置螺纹杆二,螺纹杆二左端安装伺服电机,螺纹杆二右端安装轴承座二,且轴承座二固定连接固定框内右壁,螺纹杆二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二,螺纹套二上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螺纹套二,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板下端右部,夹紧装置包括内螺纹板、夹紧板,内螺纹板固定连接放置板上,内螺纹板内横向设置螺栓,螺栓一端安装夹紧板,且螺栓和夹紧板转动连接,对齐装置包括固定杆、对齐杆、对齐块,固定杆固定连接放置板后端,固定杆内设置对齐杆,对齐杆和固定杆滑动连接,且对齐杆左端穿过固定杆,对齐杆左端安装对齐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板一端安装橡胶垫,且橡胶垫表面设置防滑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下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万向轮,且四个万向轮分别分布在底板下端面的四角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左端安装合页,且合页另一端固定连接放置板左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双轴电机下端设置减震垫,且减震垫固定连接底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后端横向开设移动槽,移动槽内安装推块,且推块固定连接对齐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动叶的位置,然后拉出对齐块,双轴电机工作带动升降装置工作,升降装置带动动叶上升,使对齐块上端和叶轮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伺服电机工作通过支撑杆推动放置板右端上升,从而使动叶翻转角度,通过观察指向块指向弯杆上的弧度数值能快速知道动叶的角度,然后使动叶和叶轮接触,再进行焊接,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中对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11、万向轮;2、双轴电机;21、减震垫;3、升降装置;31、空心板;32、螺纹杆一;33、轴承座一;34、伞齿轮一;35、螺纹套一;36、伸出杆;37、伞齿轮二;38、传动杆;4、支撑装置;41、固定框;42、弯杆;43、合页;5、伺服电机;51、螺纹杆二;52、轴承座二;53、螺纹套二;54、支撑杆;6、放置板;61、滑动槽;62、指向块;7、对齐装置;71、固定杆;72、移动槽;73、对齐杆;74、推块;75、对齐块;8、夹紧装置;81、内螺纹板;82、螺栓;83、夹紧板;84、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万向轮11,所述底板1下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万向轮11,且四个万向轮11分别分布在底板1下端面的四角处,底板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升降装置3,底板1上端设置双轴电机2,且双轴电机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升降装置3,双轴电机2下端设置减震垫21,且减震垫21固定连接底板1,两升降装置3上端安装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上方设置放置板6,支撑装置4左端安装合页43,且合页43另一端固定连接放置板6左端,支撑装置4上端右部安装弯杆42,且弯杆42表面设有弧度数值,放置板6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夹紧装置8,放置板6后端右部开设滑动槽61,滑动槽61内设置指向块62,且指向块62位于弯杆42内,放置板6后端左部安装对齐装置7;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空心板31、螺纹杆一32,空心板31内竖向设置螺纹杆一32,螺纹杆一32上下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座一33,且轴承座一33固定连接空心板31内壁,螺纹杆一32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一35,螺纹套一35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伸出杆36,且伸出杆36穿过空心板31上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4,螺纹杆一32外表面设置伞齿轮一34,且伞齿轮一34位于螺纹套一35下方,空心板31内对应伞齿轮一34的位置设置伞齿轮二37,且伞齿轮二37和伞齿轮一34相啮合,空心板31外对应伞齿轮二37的位置设置传动杆38,传动杆38一端固定连接伞齿轮二37,传动杆38另一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固定框41、螺纹杆二51,固定框41内横向设置螺纹杆二51,螺纹杆二51左端安装伺服电机5,螺纹杆二51右端安装轴承座二52,且轴承座二52固定连接固定框41内右壁,螺纹杆二51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二53,螺纹套二53上安装支撑杆54,支撑杆54一端转动连接螺纹套二53,支撑杆54另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板6下端右部;所述夹紧装置8包括内螺纹板81、夹紧板83,内螺纹板81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万向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升降装置(3),底板(1)上端设置双轴电机(2),且双轴电机(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升降装置(3),两升降装置(3)上端安装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上方设置放置板(6),支撑装置(4)上端右部安装弯杆(42),且弯杆(42)表面设有弧度数值,放置板(6)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夹紧装置(8),放置板(6)后端右部开设滑动槽(61),滑动槽(61)内设置指向块(62),且指向块(62)位于弯杆(42)内,放置板(6)后端左部安装对齐装置(7),升降装置(3)包括空心板(31)、螺纹杆一(32),空心板(31)内竖向设置螺纹杆一(32),螺纹杆一(32)上下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座一(33),且轴承座一(33)固定连接空心板(31)内壁,螺纹杆一(32)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一(35),螺纹套一(35)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伸出杆(36),且伸出杆(36)穿过空心板(31)上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4),螺纹杆一(32)外表面设置伞齿轮一(34),且伞齿轮一(34)位于螺纹套一(35)下方,空心板(31)内对应伞齿轮一(34)的位置设置伞齿轮二(37),且伞齿轮二(37)和伞齿轮一(34)相啮合,空心板(31)外对应伞齿轮二(37)的位置设置传动杆(38),传动杆(38)一端固定连接伞齿轮二(37),传动杆(38)另一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支撑装置(4)包括固定框(41)、螺纹杆二(51),固定框(41)内横向设置螺纹杆二(51),螺纹杆二(51)左端安装伺服电机(5),螺纹杆二(51)右端安装轴承座二(52),且轴承座二(52)固定连接固定框(41)内右壁,螺纹杆二(51)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二(53),螺纹套二(53)上安装支撑杆(54),支撑杆(54)一端转动连接螺纹套二(53),支撑杆(54)另一端转动连接放置板(6)下端右部,夹紧装置(8)包括内螺纹板(81)、夹紧板(83),内螺纹板(81)固定连接放置板(6)上,内螺纹板(81)内横向设置螺栓(82),螺栓(82)一端安装夹紧板(83),且螺栓(82)和夹紧板(83)转动连接,对齐装置(7)包括固定杆(71)、对齐杆(73)、对齐块(75),固定杆(71)固定连接放置板(6)后端,固定杆(71)内设置对齐杆(73),对齐杆(73)和固定杆(71)滑动连接,且对齐杆(73)左端穿过固定杆(71),对齐杆(73)左端安装对齐块(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菱形动叶径向装配角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万向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升降装置(3),底板(1)上端设置双轴电机(2),且双轴电机(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升降装置(3),两升降装置(3)上端安装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上方设置放置板(6),支撑装置(4)上端右部安装弯杆(42),且弯杆(42)表面设有弧度数值,放置板(6)上端左右对称安装四个夹紧装置(8),放置板(6)后端右部开设滑动槽(61),滑动槽(61)内设置指向块(62),且指向块(62)位于弯杆(42)内,放置板(6)后端左部安装对齐装置(7),升降装置(3)包括空心板(31)、螺纹杆一(32),空心板(31)内竖向设置螺纹杆一(32),螺纹杆一(32)上下两端对称安装轴承座一(33),且轴承座一(33)固定连接空心板(31)内壁,螺纹杆一(32)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一(35),螺纹套一(35)上端左右对称安装伸出杆(36),且伸出杆(36)穿过空心板(31)上端固定连接支撑装置(4),螺纹杆一(32)外表面设置伞齿轮一(34),且伞齿轮一(34)位于螺纹套一(35)下方,空心板(31)内对应伞齿轮一(34)的位置设置伞齿轮二(37),且伞齿轮二(37)和伞齿轮一(34)相啮合,空心板(31)外对应伞齿轮二(37)的位置设置传动杆(38),传动杆(38)一端固定连接伞齿轮二(37),传动杆(38)另一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2),支撑装置(4)包括固定框(41)、螺纹杆二(51),固定框(41)内横向设置螺纹杆二(51),螺纹杆二(51)左端安装伺服电机(5),螺纹杆二(51)右端安装轴承座二(52),且轴承座二(52)固定连接固定框(41)内右壁,螺纹杆二(51)外表面套设螺纹套二(53),螺纹套二(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祖刘玉海张志民康立强刘建钊董心宽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