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50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8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控制整个系统的运作,水位检测电路和水温检测电路进行对热水器水箱内水位、水温的检测,自动加水电路和自动加热电路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加水或者加热处理,按键控制电路设定水箱的加热定时时间以及温度上下限,显示电路显示当前水箱内的水温、水位、温度上下限以及加热定时时间,报警电路通过接收到的高低电平实现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家居常用的热水器主要分为燃气式热水器、电热式热水器、太阳能与电辅式热水器三种。这三种类型中,燃气式热水器由于使用的是煤气,燃烧时容易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存在非常高的安全隐患;现今家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负载的功率也越来越大,电热式热水器的耗电大,增加了家庭的用电负担,不够经济实惠。太阳能热水器拥有更加安全、绿色环保的优点,在众多热水器中脱颖而出。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非常之多,但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控制系统却还存在操作复杂、不够人性化、功能单一、不够智能化等的不足,如今市场上的很多热水器的控制器虽然也具备了对水箱内水的温度和水量的检测与显示功能,但却缺乏对水温进行高低设置和控制的功能,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在没有太阳的阴天或阳光不充足的冬天不能及时热水,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利。市面上部分具有辅助电加热功能的热水器,却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通电加热的时间使热水器产生过烧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利用太阳能加热,耗费过多不必要的电能,给用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具有可以显示水温与定时状态、设置上下限温度、自动加水加热以及水温过高过低报警、水位过高过低报警的特点。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优选的,上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设置有芯片U1、晶振X1、电容C1、电容C2、耦合电容C3、电阻R1和开关RST,芯片U1的1脚与自动加热电路连接,芯片U1的2脚和3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芯片U1的4脚与自动加水电路连接,芯片U1的5脚、6脚、7脚和8脚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连接,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3脚与水温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7脚与报警电路连接,芯片U1的32脚、33脚、34脚、35脚、36脚、37脚、38脚和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优选的,上述芯片U1的19脚分别与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接地,晶振X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耦合电容C3的负极一端、开关RST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9脚连接,芯片U1的31脚、开关RST的另一端和耦合电容C3的正极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优选的,上述自动加水电路设置有电磁继电器DC1、外接负载FZ1、LED灯珠D1、电阻R7、电阻R9和三级管Q3,电阻R9一端与芯片U1的4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电磁继电器DC1的2脚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LED灯珠D1的正极一端连接,LED灯珠D1的负极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DC1的1脚接地,电磁继电器DC1的3脚与外接负载FZ1的1脚连接,电磁继电器DC1的5脚与外接负载FZ1的2脚连接。优选的,上述自动加热电路设置有电磁继电器DC2、外接负载FZ2、LED灯珠D3、电阻R2、电阻R8和三级管Q2,电阻R8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磁继电器DC2的2脚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LED灯珠D3的正极一端连接,LED灯珠D3的负极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DC2的1脚接地,电磁继电器DC2的3脚与外接负载FZ2的1脚连接,电磁继电器DC2的5脚与外接负载FZ2的2脚连接。优选的,上述水位检测电路设置有芯片U3、水位传感器SW1、水位传感器SW2、LED灯珠D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滑动变阻器R13和滑动变阻器R14,芯片U1的16脚分别与芯片U3的1脚、电阻R10的一端、LED灯D2的正极一端连接,芯片U3的2脚与水位传感器SW2的1脚连接,芯片U3的3脚与滑动变阻器R13的滑片一端连接,芯片U3的4脚分别与滑动变阻器R13的电阻线圈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14的电阻线圈一端接地,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14的滑片连接,芯片U3的6脚与水位传感器SW1的1脚连接,芯片U3的7脚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芯片U1的17脚连接,水位传感器SW1的2脚、滑动变阻器R14的电阻线圈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水位传感器SW1的3脚接地,水位传感器SW2的3脚接地,水位传感器SW2的2脚、滑动变阻器R13的电阻线圈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芯片U3的8脚、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LED灯珠D2的负极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上述水温检测电路设置有芯片U2和电阻R6,芯片U1的23脚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芯片U2的2脚连接,芯片U2的3脚接地,芯片U2的3脚和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优选的,上述显示电路设置有液晶显示屏LCD1、排阻RP1、电阻R4和电阻R5,液晶显示屏LCD1的4脚与芯片U1的2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6脚与芯片U1的3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7脚与芯片U1的39脚、排阻RP1的2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8脚与芯片U1的38脚、排阻RP1的3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9脚与芯片U1的37脚、排阻RP1的4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0脚与芯片U1的36脚、排阻RP1的5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1脚与芯片U1的35脚、排阻RP1的6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2脚与芯片U1的34脚、排阻RP1的7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3脚与芯片U1的33脚、排阻RP1的8脚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4脚与芯片U1的32脚、排阻RP1的9脚连接,排阻RP1的1脚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2脚、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3脚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液晶显示屏LCD1的1脚、5脚与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优选的,上述按键控制电路设置有按键SET、按键ADD、按键SUB和按键OK,按键SET的一端与芯片U1的5脚连接,按键ADD的一端与芯片U1的6脚连接,按键SUB的一端与芯片U1的7脚连接,按键OK的一端与芯片U1的8脚连接,按键SET的另一端、按键ADD的另一端、按键SUB的另一端、按键OK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优选的,上述报警电路设置有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n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设置有芯片U1、晶振X1、电容C1、电容C2、耦合电容C3、电阻R1和开关RST,芯片U1的1脚与自动加热电路连接,芯片U1的2脚和3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芯片U1的4脚与自动加水电路连接,芯片U1的5脚、6脚、7脚和8脚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连接,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3脚与水温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7脚与报警电路连接,芯片U1的32脚、33脚、34脚、35脚、36脚、37脚、38脚和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n所述芯片U1的19脚分别与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接地,晶振X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耦合电容C3的负极一端、开关RST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9脚连接,芯片U1的31脚、开关RST的另一端和耦合电容C3的正极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自动加水电路、自动加热电路、按键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模块设置有芯片U1、晶振X1、电容C1、电容C2、耦合电容C3、电阻R1和开关RST,芯片U1的1脚与自动加热电路连接,芯片U1的2脚和3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芯片U1的4脚与自动加水电路连接,芯片U1的5脚、6脚、7脚和8脚分别与按键控制电路连接,芯片U1的16脚和17脚分别与水位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3脚与水温检测电路连接,芯片U1的27脚与报警电路连接,芯片U1的32脚、33脚、34脚、35脚、36脚、37脚、38脚和39脚分别与显示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19脚分别与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接地,晶振X1的另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芯片U1的18脚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耦合电容C3的负极一端、开关RST的一端分别与芯片U1的9脚连接,芯片U1的31脚、开关RST的另一端和耦合电容C3的正极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水电路设置有电磁继电器DC1、外接负载FZ1、LED灯珠D1、电阻R7、电阻R9和三级管Q3,电阻R9一端与芯片U1的4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电磁继电器DC1的2脚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LED灯珠D1的正极一端连接,LED灯珠D1的负极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DC1的1脚接地,电磁继电器DC1的3脚与外接负载FZ1的1脚连接,电磁继电器DC1的5脚与外接负载FZ1的2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热电路设置有电磁继电器DC2、外接负载FZ2、LED灯珠D3、电阻R2、电阻R8和三级管Q2,所述电阻R8一端与芯片U1的1脚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输入端VCC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磁继电器DC2的2脚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LED灯珠D3的正极一端连接,LED灯珠D3的负极一端接地,电磁继电器DC2的1脚接地,电磁继电器DC2的3脚与外接负载FZ2的1脚连接,电磁继电器DC2的5脚与外接负载FZ2的2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自动上水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检测电路设置有芯片U3、水位传感器SW1、水位传感器SW2、LED灯珠D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滑动变阻器R13和滑动变阻器R14,芯片U1的16脚分别与芯片U3的1脚、电阻R10的一端、LED灯D2的正极一端连接,芯片U3的2脚与水位传感器SW2的1脚连接,芯片U3的3脚与滑动变阻器R13的滑片一端连接,芯片U3的4脚分别与滑动变阻器R13的电阻线圈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14的电阻线圈一端接地,芯片U3的5脚与电阻R14的滑片连接,芯片U3的6脚与水位传感器SW1的1脚连接,芯片U3的7脚分别与电阻R11的一端、芯片U1的17脚连接,水位传感器SW1的2脚、滑动变阻器R14的电阻线圈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输入端V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云王慧陈春雷李鸿石友彬唐桂莲李捷赖学辉李鹏达陈雅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