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44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一侧开设有抽斗结构,所述燃烧室一侧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两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行一二次配风,二次风旋流形成后,旋流周边形成负压,炉排上部的挥发分及热量向上输送,与进料管外侧设置的水冷管冷却相配合,确保炉膛辐射的热量不引燃进料口燃料,设置炉拱,保证热量的辐射中心在炉排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
技术介绍
生物质颗粒燃烧器是指以秸秆等农林业废弃物颗粒为燃料,采用半气化燃烧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秸秆颗粒在直接燃烧过程中的结渣等问题,并采用精确控制配风、进料、气化和燃烧,在一体机内实现高效清洁燃烧。颗粒燃烧机直接输出高温火焰和烟气,可直接配接锅炉、工业窑炉等用能设备。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广泛应用于锅炉、压铸机、工业炉窑、焚烧炉、熔炼炉、厨房设备、干燥设备、食品烘干设备、熨烫设备、烤漆设备、公路筑路机械设备、工业退火炉、沥青加热设备等各种热能行业,市场广泛。但现有的生物质颗粒燃烧器的进料口的燃料容易被燃料室内的热气点燃,导致危险的发生。另外还有部分燃烧器无法保证燃料的辐射中心位于炉排的中心,无法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设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行一二次配风,二次风旋流形成后,旋流周边形成负压,炉排上部的挥发分及热量向上输送,不会引燃进料口的燃料,进料管外侧设置水冷管,对此处的燃料进行冷却,确保炉膛辐射的热量不引燃燃料;设置弧形炉拱,保证热量的辐射中心在炉排中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一侧开设有抽斗结构,所述燃烧室一侧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进料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两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循环机构,所述燃烧室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之间放置有炉排,所述炉排表面开设有通孔;燃烧室的炉拱靠近进料口一侧炉壁为半球形,另一侧从上到下炉拱墙壁剖面形状设置为凸出的弧状或斜壁状;所述底座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连通燃烧室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炉排和炉拱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与鼓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鼓风机还连通燃烧室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炉拱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与鼓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部一侧销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一侧贴合于进料管一端。优选的,所述盖板采用比燃烧室炉墙强度高的绝热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外部一侧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燃烧室侧壁,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表面贴合于炉排下表面。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垫块,所述垫块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旋进料器,所述螺旋进料器一端连通于进料管,所述螺旋进料器上侧连通有料仓,所述料仓上侧设置有料仓盖。优选的,所述抽斗结构包括上抽斗和下抽斗。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一侧固定插接有喷火法兰。优选地,所述炉排的外圈设置有一圈螺旋锥齿轮,炉排对应位置的底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轴端部安装有伞装齿轮,该伞装齿轮与螺旋锥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炉排在燃烧室底部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进行一二次配风,二次风旋流形成后,旋流周边形成负压,炉排上部的挥发分及热量向上输送,不会引燃进料口的燃料,进料管外侧设置水冷管,对此处的燃料进行冷却,确保炉膛辐射的热量不引燃燃料;2、进料口正对侧设置下凹上凸形炉拱,保证热量的辐射中心在炉排中心,可保证对燃料的加热,促进燃料的燃烧及挥发分的析出。3、由于炉排下方没有通风,因此在开始点火阶段,可以通过拉开取灰抽斗使炉排下方通风,有利于点火,待燃烧稳定后,关闭取灰抽斗,使用方便;4、由于炉排右侧炉拱形状不能保证燃料在炉排正上方,为了保证燃料在炉排上方均匀堆积,本技术中在炉排的外圈设置了螺旋锥齿轮,同时第二电机的驱动轴端部设置了伞装齿轮,伞装齿轮与螺旋锥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驱动炉排缓慢旋转,保证炉排上部燃料受热的均匀性,并且炉排在旋转过程中,燃料在炉排上方堆积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形状,更利于燃烧和挥发分的析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燃烧器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燃烧室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炉排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燃烧室;3、抽斗结构;4、进料管;5、进料机构;6、水冷管;8、凹形块;9、炉排;10、通孔;11、炉拱;12、鼓风机;13、第一进风口;14、第一阀门;15、第二进风口;16、第二阀门;17、盖板;18、手柄;19、转轴;20、凸轮;501、垫块;502、电机;503、螺旋进料器;504、料仓;505、料仓盖;301、上抽斗;302、下抽斗;21、喷火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室2,燃烧室2一侧固定插接有喷火法兰21,用于导出热量。为了防止点燃进料管4中的燃料,在燃烧室2内部一侧销接有盖板17,盖板17一侧贴合于进料管4一端。燃烧室2一侧开设有抽斗结构3,抽斗结构3包括上抽斗301和下抽斗302。当上抽斗301移走后,仍可用下抽斗302接取炉灰。燃烧室2一侧固定插接有进料管4,进料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5,进料机构5包括垫块501,垫块501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02,电机502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旋进料器503,螺旋进料器503一端连通于进料管4,螺旋进料器503上侧连通有料仓504,料仓504上侧设置有料仓盖505。进料管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管6,水冷管6两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循环机构,燃烧室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凹形块8,凹形块8之间放置有炉排9,炉排9表面开设有通孔10,燃烧室2的炉拱11靠近进料口一侧炉壁为半球形,另一侧从上到下炉拱墙壁剖面形状设置为凸出的弧状。底座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2,鼓风机12连通燃烧室2的第一进风口13,所述第一进风口13位于炉排9和炉拱11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13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4,所述鼓风机12还连通燃烧室2的第二进风口15,所述第二进风口15位于炉拱11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15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6。为了清理炉排9上的炉灰,在燃烧室2外部一侧设置有手柄18,手柄18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19,转轴19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贯穿燃烧室2侧壁,转轴19端部固定连接有凸轮20,凸轮20表面贴合于炉排9下表面。通过手柄18摇动凸轮20,对炉排9进行振击,使炉灰掉入抽斗结构3中。为了使燃料堆积均匀,炉排9的外圈设置有一圈螺旋锥齿轮,炉排9对应位置的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驱动轴端部安装有伞装齿轮,该伞装齿轮与螺旋锥齿轮啮合,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炉排9在燃烧室2底部排缓慢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一侧开设有抽斗结构(3),所述燃烧室(2)一侧固定插接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5),所述进料管(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管(6),所述水冷管(6)两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循环机构,所述燃烧室(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凹形块(8),所述凹形块(8)之间放置有炉排(9),所述炉排(9)表面开设有通孔(10);/n燃烧室(2)的炉拱(11)靠近进料口一侧炉壁为半球形,另一侧从上到下炉拱墙壁剖面形状设置为凸出的弧状或斜壁状;所述底座(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2),所述鼓风机(12)连通燃烧室(2)的第一进风口(13),所述第一进风口(13)位于炉排(9)和炉拱(11)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13)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4),所述鼓风机(12)还连通燃烧室(2)的第二进风口(15),所述第二进风口(15)位于炉拱(11)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15)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一侧开设有抽斗结构(3),所述燃烧室(2)一侧固定插接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5),所述进料管(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冷管(6),所述水冷管(6)两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循环机构,所述燃烧室(2)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凹形块(8),所述凹形块(8)之间放置有炉排(9),所述炉排(9)表面开设有通孔(10);
燃烧室(2)的炉拱(11)靠近进料口一侧炉壁为半球形,另一侧从上到下炉拱墙壁剖面形状设置为凸出的弧状或斜壁状;所述底座(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2),所述鼓风机(12)连通燃烧室(2)的第一进风口(13),所述第一进风口(13)位于炉排(9)和炉拱(11)之间,所述第一进风口(13)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4),所述鼓风机(12)还连通燃烧室(2)的第二进风口(15),所述第二进风口(15)位于炉拱(11)上方,所述第二进风口(15)与鼓风机(12)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2)内部一侧销接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一侧贴合于进料管(4)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采用比燃烧室(2)炉墙强度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成果邓旭冯宜鹏郭雪莲安爱琴胡楠李勇峰赵红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