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39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折叠的便于携带的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包括两个条形的槽状外壳,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个外壳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摆杆,所述支撑摆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外壳内靠近第一铰接轴处铰接;所述支撑摆杆中段的顶面还设置有铰接座和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支撑摆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球;所述支撑摆杆的顶面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铰接座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折叠至极小的体积,利于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
技术介绍
平板电脑也就是平板计算机,如IPAD、THINKPAD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平板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在现代化电子图书馆中,通过平板电脑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其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便于携带等优点。平板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支承架是一种常用的辅助工具,其一方面能够直接将计算机架起,避免平放在桌面上由于电脑背板与桌面直接接触导致的散热不良的状况,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调整电脑摆放角度,以提高观看舒适度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支撑架虽然多种多样,但其由于体积相对较大,无法收折,均具有携带不便的缺陷,造成了人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折叠的便于携带的平板计算机支撑架。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包括两个条形的槽状外壳,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个外壳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摆杆,所述支撑摆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与外壳内靠近第一铰接轴处铰接;所述支撑摆杆中段的顶面还设置有铰接座和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支撑摆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球;所述支撑摆杆的顶面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铰接座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面还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橡胶防滑层上设置有防滑凸点。优选的,所述接触球为橡胶球,所述支撑摆杆的顶面设置有与斜撑杆和接触球相配合的收纳槽。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适配的螺柱和螺帽,所述螺柱由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拼接构成,两个柱体分别位于两个外壳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摆杆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与滑动孔构成阻尼滑动。优选的,所述第一铰接轴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呈自然状态时,两个所述外壳之间的夹角为80-120度。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接轴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呈自然状态时,支撑摆杆与外壳之间的夹角为40-6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折叠至极小的体积,利于携带,使用方便。具体来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组件的锁定解除后,可将两个外壳绕第一铰接轴旋转,呈V字形打开,然后将外壳内的支撑摆杆从外壳内转出,调整好角度后直接将本技术摆放在桌面上。然后将斜撑杆绕铰接座翻转抬起,使斜撑杆搭靠在限位块上即可。需要放置平板电脑时,直接将平板电脑的上部搭靠在接触球上,下部放置在外壳的顶面,即可完成对平板电脑的倾斜支撑。在使用完毕后,本技术可重新将斜撑杆转动至支撑摆杆顶部,然后再将支撑摆杆收回外壳中,最后将两个外壳折叠起来,形成一个条柱形的手持结构,方便直接拿在手上或放在包内进行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摆杆和外壳张开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斜撑杆抬起状态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3所示的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包括两个条形的槽状外壳1,所述外壳1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具有更好的外观质感,且强度更高。当然,由于平板电脑自身的重量不大,也可以考虑采用塑料质地。所述外壳1的横截面大体呈C字形,为了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其顶面和底面最好采用平面设计,更准确的说,亦即是外壳1的横截面呈匚字形。两个外壳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外壳1之间通过第一铰接轴2形成转动配合,实现二者张开角度的调节。连接组件是为了对两个外壳1远离第一铰接轴2的一端实现锁紧,如图1中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适配的螺柱和螺帽11,所述螺柱由两个半圆柱形的柱体10拼接构成,两个柱体10分别位于两个外壳1上。将两个外壳1折叠好后,其主体10拼接成一个圆柱,此时,在螺柱上安装螺帽11即可。为了实现外壳1的自动弹开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铰接轴2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呈自然状态时,两个所述外壳1之间的夹角为80-120度。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摆杆3,所述支撑摆杆3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4与外壳1内靠近第一铰接轴2处铰接。支撑摆杆3在绕着第二铰接轴4转动时,可转出外壳1或完全转入外壳1内。同理,为了实现支撑摆杆3的自动弹开,所述第二铰接轴4处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呈自然状态时,支撑摆杆3与外壳1之间的夹角为40-60度。如图2中所示,外壳1之间的夹角为100°,支撑摆杆3与外壳1之间的夹角为50度,这种角度设计具有极好的支撑强度,稳定性极好。所述支撑摆杆3中段的顶面还设置有铰接座5和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座5与支撑摆杆3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球7,所述接触球7用于与平板电脑的背面接触,所述接触球7优选采用橡胶球,避免对平板电脑背面造成磨损,球也提高了防滑性,保证支撑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摆杆3的顶面还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位于铰接座5远离第二铰接轴4的一侧。限位块8的作用在于防止支撑摆杆3在旋转时转动过度。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将连接组件的锁定解除后,可将两个外壳1绕第一铰接轴2旋转,呈V字形打开,然后将外壳1内的支撑摆杆3从外壳1内转出,调整好角度后直接将本技术摆放在桌面上。然后将斜撑杆6绕铰接座5翻转抬起,使斜撑杆6搭靠在限位块8上即可。需要放置平板电脑时,直接将平板电脑的上部搭靠在接触球7上,下部放置在外壳1的顶面,即可完成对平板电脑的倾斜支撑,考虑到平板电脑底部与外壳1接触时的防滑性,所述外壳1的顶面还设置有橡胶防滑层9,所述橡胶防滑层9上设置有防滑凸点。在使用完毕后,本技术可重新将斜撑杆6转动至支撑摆杆3顶部,然后再将支撑摆杆3收回外壳1中,最后将两个外壳1折叠起来,形成一个条柱形的手持结构,方便直接拿在手上或放在包内进行携带。在此基础上,为了便于将斜撑杆6整个收入支撑摆杆3内,本技术更好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撑摆杆3的顶面设置有与斜撑杆6和接触球7相配合的收纳槽。所述铰接座5也可一并设置在收纳槽内,在这种情况下,还可直接利用收纳槽的槽边作为限位块。更进一步的,为了对支撑摆杆3进行加长,以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本技术所述支撑摆杆3远离第二铰接轴4的一端设置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滑动杆12,所述滑动杆12与滑动孔构成阻尼滑动。将滑动杆12从滑动孔内抽出,即可对支撑摆杆3进行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条形的槽状外壳(1),所述外壳(1)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个外壳(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n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摆杆(3),所述支撑摆杆(3)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4)与外壳(1)内靠近第一铰接轴(2)处铰接;所述支撑摆杆(3)中段的顶面还设置有铰接座(5)和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座(5)与支撑摆杆(3)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球(7);所述支撑摆杆(3)的顶面还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位于铰接座(5)远离第二铰接轴(4)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条形的槽状外壳(1),所述外壳(1)的横截面呈C字形,两个外壳(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摆杆(3),所述支撑摆杆(3)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4)与外壳(1)内靠近第一铰接轴(2)处铰接;所述支撑摆杆(3)中段的顶面还设置有铰接座(5)和斜撑杆(6),所述斜撑杆(6)的一端通过铰接座(5)与支撑摆杆(3)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球(7);所述支撑摆杆(3)的顶面还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位于铰接座(5)远离第二铰接轴(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面还设置有橡胶防滑层(9),所述橡胶防滑层(9)上设置有防滑凸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球(7)为橡胶球,所述支撑摆杆(3)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晓清贾建瑞周星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