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
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属于组合泵
技术介绍
在管液运输中,经常遇到需要间隔添加液体的情形,目前的加液通常时开放式的,而且设备巨大,构造复杂,不利于有密闭添加的液体工作,如何实现在连续输送液体过程中实现封闭间隔式添加液体,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将蠕动泵和隔膜泵组合起来,蠕动泵连续输送液体,隔膜泵封闭式间隔输送液体,完美的解决了目前存在的开放式加液问题,而且实现了设备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包括蠕动泵和隔膜泵,所述蠕动泵的出液管道和隔膜泵的出液管道连通;所述蠕动泵的结构为:包括蠕动泵泵管、蠕动泵泵轴、蠕动泵端盖、蠕动泵壳体和蠕动泵电机,所述蠕动泵壳体为前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蠕动泵电机设置在蠕动泵壳体后端外侧,且所述蠕动泵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从蠕动泵壳体的后端伸入到蠕动泵壳体内,并与沿蠕动泵壳体纵向设置且位于蠕动泵壳体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1)和隔膜泵(2),所述蠕动泵(1)的出液管道和隔膜泵(2)的出液管道连通;/n所述蠕动泵(1)的结构为:包括蠕动泵泵管(11)、蠕动泵泵轴(12)、蠕动泵端盖(13)、蠕动泵壳体(14)和蠕动泵电机(17),所述蠕动泵壳体(14)为前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蠕动泵电机(17)设置在蠕动泵壳体(14)后端外侧,且所述蠕动泵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从蠕动泵壳体(14)的后端伸入到蠕动泵壳体(14)内,并与沿蠕动泵壳体(14)纵向设置且位于蠕动泵壳体(14)内的蠕动泵泵轴(12)动力连接,蠕动泵泵轴(1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凸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泵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蠕动泵(1)和隔膜泵(2),所述蠕动泵(1)的出液管道和隔膜泵(2)的出液管道连通;
所述蠕动泵(1)的结构为:包括蠕动泵泵管(11)、蠕动泵泵轴(12)、蠕动泵端盖(13)、蠕动泵壳体(14)和蠕动泵电机(17),所述蠕动泵壳体(14)为前端开口的壳状结构,所述蠕动泵电机(17)设置在蠕动泵壳体(14)后端外侧,且所述蠕动泵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从蠕动泵壳体(14)的后端伸入到蠕动泵壳体(14)内,并与沿蠕动泵壳体(14)纵向设置且位于蠕动泵壳体(14)内的蠕动泵泵轴(12)动力连接,蠕动泵泵轴(1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凸起(15),所述螺旋凸起(15)连续螺旋盘绕在蠕动泵泵轴(12)的外侧,所述蠕动泵泵轴(12)和蠕动泵壳体(14)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蠕动泵泵管(11),所述蠕动泵泵管(11)的两端均伸到蠕动泵壳体(14)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蠕动泵壳体(14)内的蠕动泵泵管(11)沿蠕动泵泵轴(12)的轴向分布,所述蠕动泵壳体(14)的内侧壁和螺旋凸起(15)配合将蠕动泵泵管(11)夹持,所述蠕动泵端盖(13)设置在蠕动泵壳体(14)的前端;
所述隔膜泵(2)的结构为:包括隔膜泵底座(21)、隔膜泵电机(22)、隔膜泵泵体(23)、阀上板(24)和阀下板(25),至少两个所述隔膜泵泵体(23)设置在隔膜泵底座(21)上,所述阀下板(25)固定设置在隔膜泵泵体(23)的上端,所述阀下板(25)的中部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隔膜泵泵体(23)的工作端伸出,所述阀上板(24)匹配的设置在阀下板(25)上,所述阀下板(25)、隔膜泵泵体(23)的工作端和阀上板(24)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工作腔;每个所述阀上板(24)上均设置有第一管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