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蠕动泵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体释放泵管的多通道卡片式蠕动泵。
技术介绍
1、蠕动泵通过交替挤压和释放泵的弹性输送软管来泵送流体。滚轮碾压泵管时,会使泵管压缩并产生负压,从而允许更多的流体进入。在运行过程中,至少会有一个滚轮压紧泵管,因此具有自锁截止功能。滚轮直接由电机或齿轮箱来转动,类似于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
2、现有的泵管在非工作状态下也处于被挤压状态,长时间的非工作状态会使得泵管同一部位受到长时间挤压,由于泵管无法快速恢复其物理特性,导致再次使用时存在精度偏差及加速了泵管的老化损坏,严重影响流体传输管路系统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3、另外,现有的泵管多数处于封闭的壳体内,作为蠕动泵的易损件,在更换泵管的时候,需要对泵体进行拆卸,效率低下,目前也有少数能活动打开泵体的快拆结构,需要手动进行拆卸,而且泵管的压力也不能随意调节,给蠕动泵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体释放泵管的多通道卡片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1)、联轴器(2)、前支撑(3)、后支撑(4)、卡片组件(5)、释放组件(6)、同步盘组件(7)和泵头支架(8),U型的所述泵头支架(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撑(3)和后支撑(4),所述同步盘组件(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支撑(3)和后支撑(4)上,所述联轴器(2)与贯穿后支撑(4)的同步盘组件(7)一端动力连接,且通过与联轴器(2)动力连接的动力部件驱动同步盘组件(7)转动,多个所述卡片组件(5)沿同步盘组件(7)的轴向依次设置在同步盘组件(7)的上方,且多个所述卡片组件(5)的一端均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体释放泵管的多通道卡片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舵机(1)、联轴器(2)、前支撑(3)、后支撑(4)、卡片组件(5)、释放组件(6)、同步盘组件(7)和泵头支架(8),u型的所述泵头支架(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支撑(3)和后支撑(4),所述同步盘组件(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支撑(3)和后支撑(4)上,所述联轴器(2)与贯穿后支撑(4)的同步盘组件(7)一端动力连接,且通过与联轴器(2)动力连接的动力部件驱动同步盘组件(7)转动,多个所述卡片组件(5)沿同步盘组件(7)的轴向依次设置在同步盘组件(7)的上方,且多个所述卡片组件(5)的一端均活动卡接在泵头支架(8)的u型框架一侧,所述卡片组件(5)的另一端活动设置有释放组件(6),所述释放组件(6)的一端贯穿所有卡片组件(5)设置,所述释放组件(6)的另一端贯穿后支撑(4)后与设置在后支撑(4)外侧的舵机(1)动力连接,通过舵机(1)控制释放组件(6)的转动角度,调节卡片组件(5)与同步盘组件(7)之间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在非工作状态下整体释放泵管的多通道卡片式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组件(5)的结构:包括卡片主体(51)、轨迹槽(52)、弹簧(53)、手拧螺钉(54)、拨杆(55)、拨杆轴(56)、轨迹槽轴(57)和卡扣(58),呈半圆弧状的所述轨迹槽(52)一端通过轨迹槽轴(57)活动设置在卡片主体(51)的一端,所述卡片主体(51)的另一端与轨迹槽(52)的对应端之间设置有手拧螺钉(54),且所述手拧螺钉(54)与轨迹槽(52)之间设置有弹簧(53),所述弹簧(53)套装在手拧螺钉(54)上,所述拨杆(55)呈柱状的一端端部活动设置在轨迹槽(52)上侧的对应凹槽内,且所述拨杆(55)的柱状端部通过拨杆轴(56)活动设置在卡片主体(51)上,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