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忠全专利>正文

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2802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管道,该管道内设有物流车,基架的上端处设有轨道,该轨道与基架之间固定连接,轨道上设有穿梭车,穿梭车有上车体和下车体组成,下车体的底端处设有滚轮和动力轮,滚轮和动力轮与轨道之间活动配合;下车体的一侧设多个稳定轮,稳定轮与轨道之间为滑动配合;动力轮上设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设有蓄电装置,蓄电装置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转向引导臂与下车体之间活动配合连接,转向引导臂上设有引导轮,该引导轮与轨道之间滑动配合;上车体的上端处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光伏板与蓄电装置之间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占道,节能无污染,解决了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物流系统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交通拥堵已成城市-大灾害想要解决问题,当前的几方面着手是:靠规划和大力建设多修路,控号出行,控车销售,发展地铁,发展未来城市空中飞行,虽然近几年城市轻轨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在我国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纷纷兴建城市轻轨。城市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种轻轨车仍然存在施工复杂、投资巨大还与交通抢占地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人员上下班出行拥堵痛点,如能采用一种科学有效的,不占道,节能无污染清洁能源的的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穿梭车。技术方案: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固定台,该固定台上设有多个管道,该管道内设有物流车,位于固定台的下端处设有物流口;所述基架的上端处设有轨道,该轨道与基架之间固定连接,该轨道上设有穿梭车,该穿梭车有上车体和下车体组成,该下车体的底端处设有滚轮和动力轮,该滚轮和动力轮与轨道之间活动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上设有固定台(4),该固定台(4)上设有多个管道(6),该管道(6)内设有物流车(5),位于固定台(4)的下端处设有物流口(3);所述基架(1)的上端处设有轨道(7),该轨道(7)与基架(1)之间固定连接,该轨道(7)上设有穿梭车(8),该穿梭车(8)由上车体(16)和下车体(17)组成,该下车体(17)的底端处设有滚轮(11)和动力轮(12),该滚轮(11)和动力轮(12)与轨道(7)之间活动配合;所述下车体(17)的一侧设多个稳定轮(20),该稳定轮(20)与下车体(17)之间滚动配合连接,该稳定轮(20)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上设有固定台(4),该固定台(4)上设有多个管道(6),该管道(6)内设有物流车(5),位于固定台(4)的下端处设有物流口(3);所述基架(1)的上端处设有轨道(7),该轨道(7)与基架(1)之间固定连接,该轨道(7)上设有穿梭车(8),该穿梭车(8)由上车体(16)和下车体(17)组成,该下车体(17)的底端处设有滚轮(11)和动力轮(12),该滚轮(11)和动力轮(12)与轨道(7)之间活动配合;所述下车体(17)的一侧设多个稳定轮(20),该稳定轮(20)与下车体(17)之间滚动配合连接,该稳定轮(20)与轨道(7)之间为滚动配合;所述动力轮(12)上设有电机(18),该电机(18)的一侧设有蓄电装置(19),该蓄电装置(19)与电机(18)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稳定轮(20)的一侧的设有转向引导臂(14),该转向引导臂(14)与下车体(17)之间活动配合连接,该转向引导臂(14)上设有引导轮(13),该引导轮(13)与轨道(7)之间滚动配合;所述上车体(16)的上端处设有太阳能光伏板(9),该太阳能光伏板(9)与蓄电装置(19)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为两个,该管道(6)为透明材质制成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人道上人客物流两用的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全杨智敏罗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忠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