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砌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95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砖砌发酵罐,涉及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层环形的圈梁、多根构造柱和由砖块砌成的罐体;圈梁均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均匀设置;构造柱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且以圈梁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构造柱均穿过每一层圈梁且与每一层圈梁纵横交错;罐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与均圈梁同轴的第一层砖墙、第二层砖墙、第三层砖墙和第四层砖墙;所述第一层砖墙位于构造柱的内侧;所述第四层砖墙位于构造柱的外侧;所述构造柱均切断第二层砖墙和第三层砖墙的砖块;所述砖块之间通过水泥浆料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砖砌发酵罐结构简单、成本低,受力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砖砌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砖砌发酵罐。
技术介绍
牲畜粪便有氧发酵过程需要使用绞龙对物料进行翻抛,翻抛的目的在于拌合物料,使物料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促进有氧发酵过程,发酵需要在发酵罐中进行;然而,现有发酵罐建造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使用模板搭建,罐体尺寸受模板限制,需要根据发酵量设计不同尺寸的发酵罐,因此需要定制大量模板,因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砖砌发酵罐,采用构造柱和圈梁构成发酵罐的框架,砖块砌成发酵罐的罐体,其搭建容易,无需模板,成本低。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砖砌发酵罐,包括多层环形的圈梁、多根构造柱和由砖块砌成的罐体;圈梁均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均匀设置;构造柱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且以圈梁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构造柱均穿过每一层圈梁且与每一层圈梁纵横交错;罐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与均圈梁同轴的第一层砖墙、第二层砖墙、第三层砖墙和第四层砖墙;所述第一层砖墙位于构造柱的内侧;所述第四层砖墙位于构造柱的外侧;所述构造柱均切断第二层砖墙和第三层砖墙的砖块;所述砖块之间通过水泥浆料连接固定。所述构造柱和圈梁纵横交错设置,形成发酵罐的框体结构,四层砖块砌成的砖墙以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框体结构为框架砌成罐体,并用砌砖块的水泥浆料作为发酵罐的连接和密封材料,形成完整的发酵罐。构造柱和圈梁均通过钢筋捆扎然后再以水泥浆料或混凝土浆料浇筑,使其承重性能好,并能承受盛装物料后罐体受到的向外的张力。本技术公开的发酵罐结构简单,搭建容易,无需模板,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构造柱包括钢筋笼和混凝土柱;所述钢筋笼通过多根钢筋捆扎而成的圆柱形,所述钢筋笼预留有混凝土浇筑孔;所述混凝土柱通过向混凝土浇筑孔内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并与钢筋笼浇筑为一体,形成构造柱。捆扎成的钢筋笼的钢筋均竖直设置,且相邻的钢筋之间相互接触或具有细小的间隙,围成混凝土浇筑孔,用于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构造柱。相邻的钢筋之间可以通过细钢丝捆扎成钢筋笼也可以通过焊接形成钢筋笼;优选地,相邻的钢筋之间通过细钢丝捆扎成钢筋笼。进一步,所述圈梁包括环形的连接钢筋和弧形的支撑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套在构造柱上,所述支撑钢筋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钢筋,使圈梁和钢筋笼相互连接。所述圈梁与构造柱相互垂直,形成纵横交错的圆柱形的钢筋网,维持发酵罐的圆柱形结构稳定,使发酵罐能够承受盛装物料后向外的张力。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钢筋为纵横交错的钢筋捆扎而成的钢筋网,提高支撑钢筋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圈梁之间的间距为1m。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靠近地面且占整体高度的1/3的部分,每0.5m设置一层圈梁;发酵罐的其余部分每1m设置一层圈梁。盛装物料后,由于物料的自重,发酵罐靠近地面的部分所承受的向外的张力要大于发酵罐上部的所承受的向外的张力;因此,在靠近地面的部分较为密集的设置圈梁层,有利于提高发酵罐靠近地面部分的张力承受能力,使发酵罐能承受更重的物料加入,不易变形。优选地,所述发酵罐的其余部分设置的相邻圈梁之间的间距在0.5~1.5的范围内从下到上依次递增,符合发酵罐填满物料后从下到上所承受的张力逐渐减小的规律,使发酵罐从下到上在张力作用下变形较为接近,维持发酵罐的圆柱形的形状,延长发酵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还包括通过水泥浆料抹平罐体表面形成的防水层,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使发酵罐的表面光洁平整,更加美观、易清洁。进一步地,所述构造柱2的数量不低于4根,优选为6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砖砌发酵罐采用钢筋捆扎而成且纵横交错的钢筋笼和圈梁构成搭建框架,具有良好的张力受力性能,使其不易变形;并通过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构造柱,使其受力性能良好,经久耐用。(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砖砌发酵罐,其结构简单、搭建容易,无需模板,搭建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砖砌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砖砌发酵罐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砖砌发酵罐的钢筋笼与砖体结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砖砌发酵罐中圈梁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圈梁,11-连接钢筋,12-支撑钢筋,2-构造柱,21-钢筋笼,211-浇筑孔,3-罐体,31-第一层砖墙,32-第二层砖墙,33-第三层砖墙,34-第四层砖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砖砌发酵罐包括多层环形的圈梁1、多根构造柱2和由砖块砌成的罐体3;圈梁1均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均匀设置;构造柱2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且以圈梁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构造柱2均穿过每一层圈梁1且与每一层圈梁1纵横交错;所述构造柱2的数量不低于4根,优选为6根。罐体3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与均圈梁1同轴的第一层砖墙31、第二层砖墙32、第三层砖墙33和第四层砖墙34;所述第一层砖墙31位于构造柱2的内侧;所述第四层砖墙34位于构造柱2的外侧;所述构造柱2均切断第二层砖墙32和第三层砖墙33的砖块;所述砖块之间通过水泥连接固定。所述构造柱2和圈梁1纵横交错设置,形成发酵罐的框体结构,四层砖块砌成的砖墙以构造柱2和圈梁1形成的框体结构为框架砌成罐体3,并用砌砖块的水泥作为发酵罐的连接和密封材料,形成完整的发酵罐。构造柱2和圈梁1均通过钢筋捆扎然后再以水泥或混凝土浇筑,使其承重性能好,并能承受盛装物料后罐体3受到的向外的张力。所述构造柱2包括钢筋笼21和混凝土柱;如图3所示,所述钢筋笼21为多根钢筋捆扎而成的圆柱形,所述钢筋笼21预留有混凝土浇筑孔211;所述混凝土柱可通过浇筑混凝土浇筑孔211形成并与钢筋笼21浇筑为一体。所述第一层砖墙31完全位于构造柱2的内侧,第四层砖墙34完全位于构造柱2的外侧。所述构造柱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第三层砖墙33和第三层砖墙33的厚度和,使构造柱2切断第二层砖墙32和第三层砖墙33,但保持第一层砖墙31和第四层砖墙34的完整性,保证发酵罐的强度和防水效果。所述圈梁1包括环形的连接钢筋11和弧形的支撑钢筋12;所述连接钢筋11套在构造柱2上,所述支撑钢筋12连接两个相邻的连接钢筋11,使圈梁1和钢筋笼21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钢筋11的内径等于钢筋笼21的外径,使连接钢筋11可箍在钢筋笼21上,对钢筋笼21的进行进一步捆扎。所述支撑钢筋12与连接钢筋11焊接为一体;所述圈梁1与钢筋笼21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支撑钢筋12为多个同圆心设置且不同直径的弧形钢筋捆扎而成。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砌发酵罐,搭建在平整的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环形的圈梁(1)、多根构造柱(2)和由砖块砌成的罐体(3);/n圈梁(1)均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均匀设置;/n构造柱(2)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且以圈梁(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构造柱(2)均穿过每一层圈梁(1)且与每一层圈梁(1)纵横交错;/n罐体(3)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与均圈梁(1)同轴的第一层砖墙(31)、第二层砖墙(32)、第三层砖墙(33)和第四层砖墙(34);所述第一层砖墙(31)位于构造柱(2)的内侧;所述第四层砖墙(34)位于构造柱(2)的外侧;所述构造柱(2)均切断第二层砖墙(32)和第三层砖墙(33)的砖块;所述砖块之间通过水泥浆料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砌发酵罐,搭建在平整的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环形的圈梁(1)、多根构造柱(2)和由砖块砌成的罐体(3);
圈梁(1)均从上到下依次同轴均匀设置;
构造柱(2)均竖直设置在地面上,且以圈梁(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构造柱(2)均穿过每一层圈梁(1)且与每一层圈梁(1)纵横交错;
罐体(3)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且与均圈梁(1)同轴的第一层砖墙(31)、第二层砖墙(32)、第三层砖墙(33)和第四层砖墙(34);所述第一层砖墙(31)位于构造柱(2)的内侧;所述第四层砖墙(34)位于构造柱(2)的外侧;所述构造柱(2)均切断第二层砖墙(32)和第三层砖墙(33)的砖块;所述砖块之间通过水泥浆料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砌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2)包括钢筋笼(21)和混凝土柱;所述钢筋笼(21)为通过多根钢筋捆扎而成的圆柱形,所述钢筋笼(21)预留有混凝土浇筑孔(211);所述混凝土柱为通过向混凝土浇筑孔(211)内浇筑混凝土浆料形成,并与钢筋笼(21)浇筑为一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大兵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市科跃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