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基甲脒盐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2783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9
本公开提供一种工业上优选、经济且对环境友好的下述式(5)的化合物(即(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硫基甲脒盐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式(5)的化合物,即(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4,5-ジヒドロイソオキサゾロ-3-イル)チオカルボキサミジン塩)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1]式中,R1、R2和X如后所述。
技术介绍
式(5)的(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作为医药及农药等的制造中间体有用。WO2002/062770(专利文献1)公开了有用的除草剂。其中,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作为具有优异除草活性的除草剂而广为人知。此外,日本特表2013-512201(专利文献2)和WO2006/068092(专利文献3)公开了式(5)的化合物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日本特表2013-512201(专利文献2)公开了(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具体且最优选的方法是使用叔丁醇作为反应溶剂,使3-无取代-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与卤化剂(例如氯化剂)反应以制造3-卤化-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例如3-氯-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接着在相同反应溶剂中使其与硫脲反应,得到目标(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6)。WO2006/068092(专利文献3)公开了通过在酸的存在下使3-卤化-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与硫脲反应以制造(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的方法。特别是,专利文献3记载酸是有效的。即,根据专利文献3,酸在3-卤化-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与硫脲的反应中是必需的。该酸可为催化剂量,但应理解的是,为了在短反应时间内获得高产率,需要一定程度的量的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4和实施例5)。日本特表2013-512201(专利文献2)记载了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无需另外添加酸(参照专利文献2、段落0064)。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使3-无取代-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与氯反应以制造3-氯-4,5-二氢异噁唑化合物后,不经纯化便直接于相同反应槽内(即一锅法)与硫脲进行反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6和段落0060)。推测若氯化后不经纯化便通过一锅法与硫脲进行反应,则氯化所生成的氯化氢不会被去除而是残存在反应体系内,在与硫脲的反应中会成为酸催化剂。因此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无需在与硫脲反应前另外添加酸。[化2]另外,可理解为:虽然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无需另外添加酸,但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与硫脲的反应仍需要酸本身,酸是利用在前工序的氯化所生成且残存的酸(参照上图)。然而,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6中,为了使反应完成,需要在反应温度20℃下60小时以上的长反应时间。从经济效率等观点来看,通常反应优选为在常温附近且在短时间内完成,但专利文献2的方法可理解为在常温附近需要长反应时间。长反应时间并不经济,在工业上不优选。此外,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6的产率为59%,从产率的观点来看,专利文献2的方法也不经济,在工业上不优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02/062770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12201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06/068092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直以来期待有一种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1个以上缺点或问题的上述式(5)的化合物(即目标(4,5-二氢异噁唑-3-基)硫基甲脒盐化合物)在工业上优选的制造方法。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上优选、经济且环境友好的目标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具体目的是提供可在短时间内且以高产率制造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本公开的其它具体目的是提供不需特殊装置且可通过简单操作来制造目标化合物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人对式(5)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意外地发现通过提供式(5)的化合物的以下的制造方法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该认知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I-1]一种式(5)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1]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任选取代的(C1-C6)烷基、任选取代的(C3-C6)环烷基、任选取代的(C2-C6)烯基、任选取代的(C2-C6)炔基、任选取代的(C1-C6)烷氧基或任选取代的苯基;或者,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4~12元碳环,其中所形成的环任选被取代;X为卤素,所述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工序(C)和工序(D)的方法:工序(C):在腈溶剂的存在下使式(3)的化合物与卤化剂反应以制造式(4)的化合物,[化2]式中,R1、R2和X如上述定义;工序(D):使式(4)的化合物与异硫脲鎓化剂(イソチオウロニウム化剤)反应以制造式(5)的化合物,[化3]式中,R1、R2和X如上述定义。[I-2]如[I-1]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的反应在腈溶剂和水溶剂的存在下进行。[I-3]如[I-1]或[I-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4~2.0L。[I-4]如[I-1]或[I-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5~1.5L。[I-5]如[I-1]或[I-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5~1.0L。[I-6]如[I-2]至[I-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水溶剂的量为0.10~0.40L。[I-7]如[I-2]至[I-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水溶剂的量为0.15~0.33L。[I-8]如[I-2]至[I-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的含量为10vol%以上且42vol%以下。[I-9]如[I-2]至[I-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的含量为10vol%以上且40vol%以下。[I-10]如[I-2]至[I-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的含量为20vol%以上且40vol%以下。[I-11]如[I-1]至[I-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反应在腈溶剂的存在下进行。[I-12]如[I-1]至[I-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反应在腈溶剂和水溶剂的存在下进行。[I-13]如[I-11]或[I-1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D)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5)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n[化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7 JP 2017-2511001.一种式(5)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化1]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任选取代的(C1-C6)烷基、任选取代的(C3-C6)环烷基、任选取代的(C2-C6)烯基、任选取代的(C2-C6)炔基、任选取代的(C1-C6)烷氧基或任选取代的苯基;或者,
R1和R2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4~12元碳环,其中所形成的环任选被取代;
X为卤素,
所述制造方法为包括以下工序(C)和工序(D)的方法:
工序(C):在腈溶剂的存在下使式(3)的化合物与卤化剂反应以制造式(4)的化合物,
[化2]



式中,R1、R2和X如上述定义;
工序(D):使式(4)的化合物与异硫脲鎓化剂反应以制造式(5)的化合物,
[化3]



式中,R1、R2和X如上述定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C)的反应在腈溶剂和水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4~2.0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5~1.5L。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的量为0.5~1.0L。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水溶剂的量为0.10~0.40L。


7.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式(3)的化合物1摩尔,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水溶剂的量为0.15~0.33L。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的含量为10vol%以上且42vol%以下。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的含量为10vol%以上且40vol%以下。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工序(C)的反应所使用的腈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俊浩
申请(专利权)人: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