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55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涉及环网柜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并排的进线单元与馈线单元;底座上设置有位于进线单元与馈线单元之间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开设;底座上通过第一滑槽安装有若干过渡单元;过渡单元底部设置有沿滑槽开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馈线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沿底座长度方向的第二滑轨,底座上开设有沿第二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第二滑轨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垂直,馈线单元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渡单元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满足用户增加或删减单元的需求,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对单元的数量进行自由组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网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
技术介绍
目前环网箱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高压开关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它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中。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9133906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母线单元、进线单元和馈线单元,所有进线单元、馈线单元的电源、电流、遥信、遥控等回路采用标准化接口设计,通过二次航空插头汇总于数据采集终端单元的航插室;母线单元的电源、电压等回路通过二次航空插头汇总于DTU单元的航插室。单元整体实现三遥、计量、相间及接地故障处理、通信、二次供电等功能;计量采用独立模块。本技术的进出线单元采用独立气箱设计、可灵活拼接组合,数据采集终端也采用统一接口定义,满足设备功能模块化、互换性等要求。另外,数据采集终端采用工业级元器件,所有与外界的连接均做到了充分的电气隔离,并内置抗雷击保护电路和电源滤波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专利中的母线单元、进线单元和馈线单元为一体式的结构,一旦将各个单元间安装完毕,便无法将单元间进行拆分;当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想要增加或删减单元时,上述环网箱将无法满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想增减单元的需求;从而导致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具有能满足用户增加或删减单元的需求,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对单元的数量进行自由组合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并排的进线单元与馈线单元;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于进线单元与馈线单元之间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底座上通过第一滑槽安装有若干过渡单元;所述过渡单元底部设置有沿滑槽开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馈线单元的底部设置有沿底座长度方向的第二滑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沿第二滑轨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垂直,所述馈线单元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渡单元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需要增加过渡单元时,先解除限位机构对馈线单元的限位束缚,再将过渡单元下方的第二滑轨沿着第二滑槽向远离进线单元的方向滑出;接着再将新增加的过渡单元沿着第一滑槽的开设方向滑入至底座上,当将新增加的过渡单元安装到位后,再将馈线单元沿着第二滑槽从过渡单元一侧滑入至底座上;最后通过限位机构来将过渡单元与馈线单元重新固定在底座上;同理当用户需要删减过渡单元时,先将馈线单元向外滑出,再将过渡单元从底座上拉出即可;通过采用上述操作步骤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来自行调整过渡单元的数量,实现自由拼装组合的目的;而且采用分段式的单元结构还能方便运输,当过渡单元出现老化时方便进行更换从而减小了更换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固定在馈线单元上且朝向进线单元的插杆,所述插杆垂直于馈线单元;所述过渡单元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插杆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插杆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插杆通过限位槽从过渡单元的侧面水平插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馈线单元通过第二滑轨从过渡单元一侧滑入在底座上时,插杆将跟随馈线单元逐渐插入至相对的限位槽内;由于插杆的插入方向与过渡单元插入在底座上的方向垂直,通过插杆与限位槽的插接配合能将相邻的过渡单元限位在底座上,避免过渡单元从底座上滑出,使过渡单元能稳定限位在底座上;第一滑槽能将过渡单元进行左右限位,而插杆能将过渡单元进行前后限位,从两个维度上实现了限位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由若干拼装座头尾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座的前端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拼装座的后端开设有供插接件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接件与插槽呈对称设置在拼装座的两端;所述进线单元、过渡单元以及馈线单元分别安装在单独的拼装座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底座进行安装时,将后一拼装座上的插接件对准前一拼装座上的插槽并插入,用户通过拼装座间的相互拼接便能实现将底座的长度进行调整;由于进线单元、过渡单元以及馈线单元被分别单独安装在各自相对的拼装座上,从而当需要增加或删减过渡单元时,通过相应的拼接或拆除拼装座,从而能使底座的整体长度与单元的长度相匹配,减小不必要的占地空间。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有转动安装在馈线单元内的蜗杆以及与蜗杆相互啮合的蜗轮;所述蜗杆呈竖直放置,所述蜗轮的中心固定有同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远离蜗杆的一端从馈线单元内穿出;所述蜗杆下端螺纹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在蜗杆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升降座下端从馈线单元的底部穿出并插入在位于正下方的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馈线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通过转动操作杆来带动蜗杆转动,随着蜗杆的转动升降座将沿着蜗杆的高度方向升降;当升降座下端向下插入在插槽内时,通过升降座下端与插槽的相互压紧,便能实现对馈线单元的限位固定;通过升降座限制了馈线单元的左右移动,而插杆限制了馈线单元的前后移动,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能使馈线单元稳定且牢靠的固定在拼装座上。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渡单元包括有上下拼接而成的下壳体与上壳体;所述下壳体顶端开设有沿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上端开口朝向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底部设置有朝向第三滑槽的第三滑轨,所述上壳体通过第三滑轨从第三滑槽的侧面开口插入在下壳体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渡单元进行上下拆分后,能进一步减小过渡单元的体积,从而能更加方便地将过渡单元进行运输;当需要将环网箱安装在空间较为狭小的环境下,可将上壳体沿着第三滑槽从下壳体上滑出,通过将电气元件安装在下壳体内,体积减半后的过渡单元能更加顺利的安装在空间狭小的环境内,从而增强了过渡单元的适用范围;克服了过渡单元受空间大小影响的局限性,提高了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位于第三滑槽侧面开口下方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与第三滑槽的底壁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支撑台内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位于第三滑槽侧面开口一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第三滑槽的一侧与下壳体外侧壁贴合;所述支撑台内竖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支撑台抵触,所述压缩弹簧上端与限位板抵触;所述限位板一侧将第三滑槽的侧面开口盖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将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上时,先将上壳体一侧放置在支撑台上,通过支撑台能给上壳体提供支撑,此时限位板在第三滑轨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至支撑台内,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接着再将第三滑轨对准第三滑槽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并排的进线单元(2)与馈线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位于进线单元(2)与馈线单元(3)之间的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底座(1)上通过第一滑槽(4)安装有若干过渡单元(5);所述过渡单元(5)底部设置有沿第一滑槽(4)开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6)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4)内;所述馈线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沿底座(1)长度方向的第二滑轨(7),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沿第二滑轨(7)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轨(7)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8)内;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二滑槽(8)相互垂直,所述馈线单元(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渡单元(5)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并排的进线单元(2)与馈线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位于进线单元(2)与馈线单元(3)之间的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开设;所述底座(1)上通过第一滑槽(4)安装有若干过渡单元(5);所述过渡单元(5)底部设置有沿第一滑槽(4)开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6)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4)内;所述馈线单元(3)的底部设置有沿底座(1)长度方向的第二滑轨(7),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沿第二滑轨(7)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8),所述第二滑轨(7)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8)内;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二滑槽(8)相互垂直,所述馈线单元(3)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过渡单元(5)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9)包括有固定在馈线单元(3)上且朝向进线单元(2)的插杆(10),所述插杆(10)垂直于馈线单元(3);所述过渡单元(5)上开设有开口朝向插杆(10)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沿插杆(10)的移动方向设置;所述插杆(10)通过限位槽(11)从过渡单元(5)的侧面水平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若干拼装座(12)头尾依次拼接而成,所述拼装座(12)的前端设置有插接件(13),所述拼装座(12)的后端开设有供插接件(13)插入的插槽(14),所述插接件(13)与插槽(14)呈对称设置在拼装座(12)的两端;所述进线单元(2)、过渡单元(5)以及馈线单元(3)分别安装在单独的拼装座(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9)还包括有转动安装在馈线单元(3)内的蜗杆(15)以及与蜗杆(15)相互啮合的蜗轮(16);所述蜗杆(15)呈竖直放置,所述蜗轮(16)的中心固定有同轴的操作杆(17),所述操作杆(17)远离蜗杆(15)的一端从馈线单元(3)内穿出;所述蜗杆(15)下端螺纹连接有升降座(18),所述升降座(18)在蜗杆(15)带动下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升降座(18)下端从馈线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南
申请(专利权)人:德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