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555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涉及血液透析耗材技术领域,包括盖体本体,盖体本体包括底板、注入柱以及密封罩,注入柱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注入口,注入柱与底板同轴设置且与底板连接,底板对应注入柱的内圈底部位置设为过滤层,过滤层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通间隙,流通间隙沿平行于注入柱轴向的截面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密封罩开设有与注入柱适配的卡紧槽,注入柱与卡紧槽卡紧,且密封罩完全罩设注入柱,在溶解碳酸氢钠颗粒的过程中,盖体本体罩设储存罐内部的碳酸氢钠颗粒,减小碳酸氢钠颗粒以及溶液被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
本技术涉及血液透析耗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使用透析器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一次血液透析疗程,必须使用约5L的碳酸氢钠浓缩液(W/V浓度大约8.4%),目前医院以桶装碳酸氢钠浓缩液来进行血液透析疗程,碳酸氢钠浓缩液在储存过程中相较固体碳酸氢钠颗粒容易滋生微生物,且仓储以及运输成本较高,现在有些医院采用一次性罐体盛装碳酸氢钠颗粒进行仓储以及运输,罐体配套设有盖体,血液透析疗程中需要使用碳酸氢钠浓缩液时,将盖体取下往罐体中加水溶解碳酸氢钠颗粒,利用水温及时间的自动溶解及控制,经过在线监测浓度及比例泵的稀释,用于血液透析疗程的最终碳酸氢钠W/V浓度范围0.294-0.311%,达到正常人血液中的碳酸氢钠浓度,然而,盖体直接取下之后,罐体中的碳酸氢钠颗粒完全处于曝光状态,容易被外界污染,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在溶解碳酸氢钠颗粒的过程中,盖体本体罩设储存罐内部的碳酸氢钠颗粒,减小被污染的可能性,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包括盖体本体,所述盖体本体包括底板、注入柱以及密封罩,所述注入柱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柱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且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对应所述注入柱的内圈底部位置设为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通间隙,所述流通间隙沿平行于所述注入柱轴向的截面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所述密封罩开设有与所述注入柱适配的卡紧槽,所述注入柱与所述卡紧槽卡紧,且所述密封罩完全罩设所述注入柱。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间隙开设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流通间隙呈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间隙沿平行于所述注入柱轴向的截面呈漏斗状。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注入柱的侧面连接有限流柱,所述限流柱与所述注入柱同轴设置,所述限流柱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过滤层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注入柱的侧面连接外径与罐体孔径适配的封口圈。进一步的,所述封口圈与所述限流柱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绕所述限流柱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底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注入柱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盖体本体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在碳酸氢钠壳颗粒仓储以及运输时,盖体本体盖设在储存罐上,由于流通间隙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碳酸氢钠颗粒难以从流通间隙通过底板,且由于密封罩罩设注入柱,通过底板的碳酸氢钠颗粒难以通过密封罩,使得碳酸氢钠颗粒从注入口溢出,达到密封仓储的效果的同时避免碳酸氢钠颗粒的浪费,且有效避免微生物滋生,另外,在溶解碳酸氢钠颗粒时,取下密封罩,无需将盖体本体取下,可在注入口中加水,水流经过滤层上的流通间隙进入储存罐中,将储存罐中的碳酸氢钠颗粒逐渐溶解,储存罐中的碳酸氢钠颗粒被盖体本体罩设,减少外界的灰尘等其他杂质进入储存罐中污染碳酸氢钠颗粒以及溶液,从而减小被污染的可能性,且水量足够后,可重新将密封罩罩设注入柱,将注入口密封,也可减小碳酸氢钠颗粒以及溶液被污染的可能性;(2)流通间隙的截面呈漏斗状,便于水更好地流动,快速通过过滤层;(3)通过设置限流柱,限定水流范围,使得通过过滤层的水集中流入储存罐中,避免水流向底板其他区域,延长溶解所需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展示流通间隙位置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展示流限流柱与加强筋位置关系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展示流通间隙截面形状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盖体本体;2、底板;3、注入柱;31、注入口;4、密封罩;5、过滤层;51、流通间隙;6、限流柱;61、通孔;7、封口圈;8、加强筋;9、导向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结合图1和图2,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包括盖体本体1,盖体本体1包括底板2、注入柱3以及密封罩4,注入柱3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注入口31,注入柱3与底板2同轴设置且与底板2固定连接,底板2对应注入柱3的内圈底部位置设为过滤层5,过滤层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流通间隙51,且相邻两个流通间隙51呈平行设置,流通间隙51沿平行于注入柱3轴向的截面呈漏斗状(如图4所示),且此截面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精度达到0.1-0.2mm之间。密封罩4开设有与注入柱3适配的卡紧槽,注入柱3远离底板2的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斜面9,导向斜面9的设置便于注入柱3插设于卡紧槽中,注入柱3与卡紧槽卡紧,且密封罩4完全罩设注入柱3,有效避免微生物滋生进入注入口31中。注入口31的孔径范围为7.9mm~8.1mm,优化的,注入口31的孔径可设置为8mm,控制从注入口31注入水流的流量,从而控制水流的速度,便于水穿过流通间隙51后与碳酸氢钠颗粒温和接触。如图3所示,底板2背离注入柱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流柱6,限流柱6与注入柱3同轴设置,限流柱6沿自身轴向开设有通孔61,通孔61的孔径大于过滤层5的直径,避免限流柱6遮盖流通间隙51,且限流柱6的设置限定水流范围,使得通过过滤层5的水集中流入储存罐中,避免水流向底板2其他区域,延长溶解所需时间。底板2背离注入柱3的侧面连接外径与罐体孔径适配的封口圈7,便于盖体本体1快速定位在储存罐中,储存罐中灌装好碳酸氢钠颗粒后,壁板朝向储存罐的侧面与储存罐塑料焊接,实现二者的固定。优化的,封口圈7与限流柱6之间设有加强筋8,加强筋8绕限流柱6轴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加强筋8与底板2固定连接,加强筋8的设置提高盖体本体1整体的强度,减少盖体本体1受压破损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注入柱3、底板2、限流柱6、封口圈7以及加强筋8均为一体注塑形成,盖体本体1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密封罩4、限流柱6、封口圈7以及加强筋8也均采用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耐化学性以及耐热性较好,适于医疗器械,保障盖体本体1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需要溶解碳酸氢钠颗粒时,拔下密封罩4,使用于注入口31适配的水管或其他工具插入注入口31中,对注入口31通水,水流流经流通间隙51后,掉落至储存罐中,逐渐浸没碳酸氢钠颗粒,将碳酸氢钠颗粒溶解。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包括盖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包括底板(2)、注入柱(3)以及密封罩(4),所述注入柱(3)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注入口(31),所述注入柱(3)与所述底板(2)同轴设置且与所述底板(2)连接,所述底板(2)对应所述注入柱(3)的内圈底部位置设为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通间隙(51),所述流通间隙(51)沿平行于所述注入柱(3)轴向的截面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所述密封罩(4)开设有与所述注入柱(3)适配的卡紧槽,所述注入柱(3)与所述卡紧槽卡紧,且所述密封罩(4)完全罩设所述注入柱(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包括盖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本体(1)包括底板(2)、注入柱(3)以及密封罩(4),所述注入柱(3)沿轴向贯穿开设有注入口(31),所述注入柱(3)与所述底板(2)同轴设置且与所述底板(2)连接,所述底板(2)对应所述注入柱(3)的内圈底部位置设为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表面贯穿开设有流通间隙(51),所述流通间隙(51)沿平行于所述注入柱(3)轴向的截面的最小间距小于0.2mm,所述密封罩(4)开设有与所述注入柱(3)适配的卡紧槽,所述注入柱(3)与所述卡紧槽卡紧,且所述密封罩(4)完全罩设所述注入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间隙(51)开设有多个,且相邻两个流通间隙(51)呈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氢钠颗粒储存罐用过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间隙(51)沿平行于所述注入柱(3)轴向的截面呈漏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友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辰基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